文章解析

sōng
dào
zhōng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晁补之浏览量:3
tíng
zhōu
bàng
jìn
huāng
yuán
luò
míng
zhǒng
tiān
hán
quǎn
fèi
cūn
fān
líng
zhèn
qiǎng
pán
mén
chàng
wàng
chāi
shì
shān
chǔ
hún

译文

把船停靠在河岸边,向四周望去,满眼都是荒芜的原野。太阳落下,狐狸在坟墓边鸣叫,天气寒冷,狗在村庄里吠叫。把帆系好,驾船越过震泽,冒着风雨进入盘门。惆怅地遥想当年夫差的事迹,吴山深处掩蔽着客死他乡的伍子胥的灵魂。

逐句剖析

"停舟傍河浒":把船停靠在河岸边,

# 浒:水边。

"四顾尽荒原":向四周望去,满眼都是荒芜的原野。

"日落狐鸣冢":太阳落下,狐狸在坟墓边鸣叫,

"天寒犬吠村":天气寒冷,狗在村庄里吠叫。

"系帆凌震泽":把帆系好,驾船越过震泽,

# 震泽:太湖的古称。

"抢雨入盘门":冒着风雨进入盘门。

# 盘门:苏州城西南门。始建于春秋吴王阖闾元年伍子胥筑城时。

"怅望夫差事":惆怅地遥想当年夫差的事迹,

# 夫差:(?-473年)春秋末年吴国国君,阖闾之子。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

"吴山閟楚魂":吴山深处掩蔽着客死他乡的伍子胥的灵魂。

# 楚魂:伍子胥的灵魂。伍子胥原系楚臣。因其父兄被楚王杀害,离楚入吴。,閟:掩蔽。,吴山:在杭州西湖东南,春秋时为吴国南界。吴国大夫伍子胥以忠谏死,浮尸江中。吴人怜之,立祠山上,故又名胥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吴松道中二首(其一)》是宋代晁补之的五言律诗,作于其行船吴松江时。诗的主题围绕行旅见闻与怀古情思展开。此诗的前两联描绘泊舟所见荒凉之景,荒原、日暮、狐鸣、犬吠,尽显孤寂;后两联写行船过程,并由盘门引发对夫差旧事及伍子胥的怀古之思。诗人巧用环境描写烘托心境,借古事抒发情感。此诗将旅途的孤寂与对历史兴亡的怅惘相融,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生动呈现了独特的行旅体验与深沉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晁补之(1053~1110),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进士,曾任礼部郎中、国史编修官、知河中府等职。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散文流畅,论政、论史之作,比较注重“事功”,主张以武力收复幽蓟十六州。诗尤以乐府与古体见长,骨力道劲,辞格俊逸。词的风格与苏东坡的词相近。写景、咏花、赠和、悼亡之外,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不作绮艳语。代表作品有《新城游北山记》《拱翠堂记》《摸鱼儿》等。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怀古诗。诗歌开篇描绘了诗人行船在吴松江上,停舟于河岸边,四顾所见的荒原景象,通过“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营造出萧瑟、孤寂的氛围。接着叙述系帆渡震泽、抢雨入盘门的行船经历。后两联由进入盘门联想到夫差和伍子胥之事,转入怀古,借对伍子胥这位楚人忠魂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忠臣含冤而死的怅惋之情,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整首诗将行旅中的所见所感与对历史的思考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历史人事的深沉感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前两联通过描写“荒原”“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等景象,营造出凄凉、萧瑟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远近结合:“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是写眼前近景,诗人停舟岸边,看到的是一片荒原;“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则是由近及远,写远处的荒冢、村庄,使画面更具层次感。虚实结合:“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是实写眼前的行船经历,而“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则是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历史故事,是虚写,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3. 分段赏析

前两联“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描绘了在一个深秋黄昏,诗人所乘之舟停靠在河边,诗人立于船头,环顾四周,所见皆是一片荒原之景。此时天寒、日落,荒原之上不见人踪,唯有狐狸在坟墓边鸣叫,远处村庄不时传来犬吠声,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萧瑟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接着“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这一联,交代了泊舟的地点是在太湖之上,也说明了泊舟的原因是大雨将至,诗人和船家赶忙系住帆,争在雨前进入盘门,“系帆”“抢雨”等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当时紧张、匆忙的情景,也体现出诗人对天气变化的关注。最后两联“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诗人徘徊在盘门之中,见到这古老的水陆城门,不由想起了建此盘门的伍子胥,进而转入怀古。诗人联想到夫差不听伍子胥忠谏,最终国灭身亡,而伍子胥这位楚人出身的忠臣却死于非命,其忠魂至今还依恋着吴山,诗人运用怀古的手法,借对伍子胥的追思,表达了对忠臣含冤而死的深沉怅惋之情,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整首诗的情感更为厚重。

4. 作品点评

《吴松道中二首(其一)》一诗在写作特色上,将行旅途中的所见之景与怀古之情巧妙融合,随兴而发,随感而咏,自然真切。此诗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歌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契合,使得整首诗不论写景还是怀古,都富有当时当地的色彩,读来流畅自然,毫无刻意雕琢之感,展现出了诗人随性洒脱的创作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下一篇:宋·张鎡《贺新郎·李颐正路分见访,留饮,即席书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