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ēng
táng

朝代:宋作者:董嗣杲浏览量:1
yáo
tái
ruì
mǎn
huáng
jiā
shān
diān
shuǐ
yuè
yuān
fēi
hán
tiān
cháng
jiǔ
yǎn
nián
huá
jīn
yáo
biǎn
shuāng
lóng
cuì
yǎn
gāo
bēi
chā
xìn
shí
wán
néng
wàn
lǎo
guī
wèn
yīng
huā

译文

美玉砌成的台榭祥瑞满溢,如同帝王之家般气象庄严,恩泽广布,从山顶一直蔓延到水边。鱼儿腾跃、鸢鸟高飞,都蕴含着仁德的意涵,天地长久,推演着岁月的流转。金色的巨大匾额在双龙守护下摇晃,翠绿草木遮掩着高大的石碑,碑上文字或许有一字之差。应当相信顽石能留存万古,老龟沉默不语,仿佛在问询黄莺与繁花。

逐句剖析

"瑶台瑞满玉皇家":美玉砌成的台榭祥瑞满溢,如同帝王之家般气象庄严,

"泽溥山巅与水涯":恩泽广布,从山顶一直蔓延到水边。

"鱼跃鸢飞函德意":鱼儿腾跃、鸢鸟高飞,都蕴含着仁德的意涵,

"天长地久演年华":天地长久,推演着岁月的流转。

"金摇巨扁双龙护":金色的巨大匾额在双龙守护下摇晃,

"翠掩高碑一字差":翠绿草木遮掩着高大的石碑,碑上文字或许有一字之差。

"须信石顽能万古":应当相信顽石能留存万古,

"老龟无语问莺花":老龟沉默不语,仿佛在问询黄莺与繁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德生堂》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德生堂展开,首联描绘德生堂如瑶台般瑞气充盈,恩泽广布山巅水涯;颔联借鱼跃鸢飞展现德意,以天长地久寓意时光流转;颈联描写金摇巨扁有双龙护卫,翠掩高碑虽有一字之差;尾联感慨石顽能存万古,老龟无语面对莺花。全诗语言绮丽,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董嗣杲(?~?),南宋诗人。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初,主管九江富池的榷茶公务,与当地僧人、道士往来密切。度宗咸淳末,任武康知县。宋亡后入孤山四圣观为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号老君山人。董嗣杲的诗,造语新颖,意境清新,“无鄙俚琐碎之态”,远胜当时一般江湖游士。他喜欢采用百咏组诗的形式纪胜或咏物。著有《庐山集》《英溪集》,原书皆散佚,现传本系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瑶台瑞满玉皇家,泽溥山巅与水涯”,诗人将德生堂比作瑶台,瑞气充盈,仿佛是皇家仙境一般。其恩泽广布,不仅覆盖了山巅,还延伸至水涯,展现出一种普惠众生、泽被四方的大气象,为全诗奠定了庄重而宏大的基调。颔联“鱼跃鸢飞函德意,天长地久演年华”,化用典故,借鱼跃鸢飞的活泼景象,传达出德生堂所蕴含的深厚德意,寓意着生机与活力。而“天长地久演年华”感慨岁月流转,德生堂的德意将随着时光不断延续,深化了主题。颈联“金摇巨扁双龙护,翠掩高碑一字差”,聚焦于德生堂的具体建筑与碑刻。“金摇巨扁”在双龙的护卫下,显得庄严而神圣;“翠掩高碑”则增添了一丝神秘的气息,“一字差”引发读者的遐想,让人对碑刻的内容充满好奇。尾联“须信石顽能万古,老龟无语问莺花”,诗人由眼前的建筑与碑刻联想到永恒与变迁。石头坚固,能存万古,而老龟默默无语。此联富含哲理,给读者留下了思考余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董嗣杲《欲脱榷司东归》

下一篇:宋·董嗣杲《予辛酉春哭钟松岩于馀杭灵溪壬戌春于江州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