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江南天气好":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
"可怜冬景似春华":冬天的景色仍然有春天的盛貌。
# 春华:比喻季节盛况美丽自然风貌,又有初春形态气候之盛貌。,可怜:可爱。
"霜轻未杀萋萋草":小草上落着轻轻的一层薄霜,
#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轻:轻轻的。
"日暖初干漠漠沙":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像被风干了的沙粒一般。
# 漠漠:密布、广布的意思。,暖:照耀。
"老柘叶黄如嫩树":老柘树叶子是黄色的,犹如一棵娇嫩的小树,
# 如:犹如。,柘:树名,桑科属,木材密致坚韧。
"寒樱枝白是狂花":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
# 狂花:不依时序而开的花。,寒樱:寒天的樱花树。
"此时却羡闲人醉":这个时候真羡慕悠闲喝酒的人,
# 闲:清闲,闲适。,却羡:只羡慕。羡:羡慕。
"五马无由入酒家":而我作为杭州刺史,政事繁杂,是没有这个福分的啊。
# 无由:无从,意即没有门径,没有机会。,五马:五马并驰,表是繁华之象。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描绘季节景色的诗。描绘了江南十月早冬时节,天气晴好,冬景如春花般美好,霜轻草绿、日暖沙干,老柘叶黄似嫩树,寒樱枝白若狂花的独特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早冬美景的赞美,以及因公务缠身无法像闲人般尽情享受这闲适美景的遗憾之情。
2. 写作手法
白描:以简淡笔墨勾勒江南早冬图景,如“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通过“霜轻”“日暖”等关键词,不加修饰地展现气候特征与自然状态。以景结情:尾联“五马无由入酒家”以公务繁忙的现实场景收束,通过“羡闲人醉”的情感投射,将对自由的向往融入自然之景,含蓄深沉。反衬:以乐景衬哀情,江南早冬的盎然春意与诗人“无由入酒家”的无奈形成反差,凸显其宦途羁绊与内心矛盾。
3. 分段赏析
《早冬》首联“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以平易之语点明主题,“好”字概括江南气候温润特点,“可怜”(可爱)赋予冬景蓬勃朝气,打破传统冬日萧瑟印象。颔联“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运用白描与叠词手法,“萋萋”“漠漠”强化画面感,薄霜暖阳中透露出春日般的生机。颈联“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以新颖比喻突破季节局限,枯叶泛黄如新芽,素枝似白花,暗含生命轮回哲思。尾联“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以身份对比收束,“五马”代指刺史身份,既陶醉美景又因公务缠身无法尽兴,“无由”二字平衡愉悦与责任,形成情感张力。全诗语言通俗构思精巧,通过比喻与白描展现江南早冬的独特生机,体现白居易闲适诗“以自然之眼观物”的艺术风格。
4. 作品点评
《早冬》是白居易颇具特色的写景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早冬细腻的观察与独特的审美。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以直白流畅的表述勾勒出江南十月如春华般的冬景,毫无雕琢痕迹,让读者如临其境。通过对霜草、暖沙、柘叶、寒樱等景象的描绘,生动呈现江南早冬生机不减的别样风光,对仗工整,如“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与节奏感。
# 多数诗人写冬景,往往写它的寒冷萧索,诗人却不同,他抓住江南初冬的不同,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颇有生机、温暖娴美的冬日景象,颇具个性与特色。
现代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兆鹏主编《小磨诗坊:冬》
下一篇: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