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guì
yǒu

朝代:宋作者:朱熹浏览量:2
guì
yǒu
pín
jiàn
kān
yōu
shuí
zhī
tiān
yōu
xiǎn
xiāng
chóu
qǐng
kàn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gèng
tīng
huá
tíng
qīng
qiān
hèn
nán
shōu
chī
sàn
nòng
piān
zhōu
chī
chéng
yǒu
móu
shōu
shēn
qiān
chéng
qīng
xiāng
guī
diào
gōu
chūn
zhòu
yān
làng
qiū
tiān
yún
yuè
wài
jìn
yōu
yōu
yǒng
rén
jiān
shì
dào
cāng
zhōu

译文

富贵时有多余的乐趣,贫贱时也不必过于忧愁。谁知道天道的幽深险峻,吉凶祸福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请看那东门外的黄犬,再听听那华亭的鹤唳,千古的遗憾难以消除。哪里比得上鸱夷子,披散着头发,在小船上逍遥自在。鸱夷子,成就了霸业,又有多余的智谋。跻身高位成为大国卿相,最终却放下权柄拿起钓竿归隐。春天的白昼,五湖烟波浩渺,秋天的夜晚,天空云月皎洁,除此之外都显得那么悠远。永远抛弃人间的俗事,把我的道义寄托在沧洲之上。

逐句剖析

"富贵有余乐":富贵时有多余的乐趣,

# 余:同“馀”,多余、剩余。

"贫贱不堪忧":贫贱时也不必过于忧愁。

"谁知天路幽险":谁知道天道的幽深险峻,

"倚伏互相酬":吉凶祸福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

# 倚伏:指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请看东门黄犬":请看那东门外的黄犬,

# 东门黄犬:典出《史记·李斯列传》,指李斯被赵高诬陷,临刑前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更听华亭清唳":再听听那华亭的鹤唳,

# 华亭清唳:指华亭鹤唳,典出《世说新语·尤悔》,指陆机临刑前感叹:“华亭鹤唳,可复闻乎!”

"千古恨难收":千古的遗憾难以消除。

"何似鸱夷子":哪里比得上鸱夷子,

# 鸱夷子:指范蠡,他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泛舟五湖,改名鸱夷子皮。

"散发弄扁舟":披散着头发,在小船上逍遥自在。

# 扁舟:小船。

"鸱夷子":鸱夷子,

"成霸业":成就了霸业,

"有余谋":又有多余的智谋。

"收身千乘卿相":跻身高位成为大国卿相,

# 千乘: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千乘指兵车千辆,形容地位显赫。,收身:献身出仕。

"归把钓鱼钩":最终却放下权柄拿起钓竿归隐。

"春昼五湖烟浪":春天的白昼,五湖烟波浩渺,

# 五湖:古代吴越地区的五个湖泊,常泛指江湖。

"秋夜一天云月":秋天的夜晚,天空云月皎洁,

"此外尽悠悠":除此之外都显得那么悠远。

# 悠悠:安闲貌。

"永弃人间事":永远抛弃人间的俗事,

"吾道付沧洲":把我的道义寄托在沧洲之上。

# 沧洲:水边的绿色草地,常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富贵有余乐》是南宋朱熹的词作。此词围绕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开,感慨富贵贫贱无常,揭示仕途凶险、福祸相依。表达对范蠡功成身退的歆羡,渴望如他般弃却功名,散发弄舟于五湖,享受烟浪云月之悠,传达出远离尘世、归依自然,以道学济世的心境。上阕点明富贵贫贱之态,以典故诉说仕途幽险,末句以范蠡引出归隐之思;下阕盛赞范蠡霸业与智谋,描绘其归隐生活之悠然。此词展现了朱熹独特的文人气质与思想深度,其对人生抉择的思考,超脱功名利禄的情怀,丰富了南宋词作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谥号文,世称朱文公。祖居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定居建阳(今属福建)。绍兴进士,其后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朱熹与吕祖谦、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理气一元论体系,世称“程朱学派”。提出“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事物“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其理学思想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朱子学”曾在韩国、日本颇流行。从事教育五十余年,强调启发式。其诗文很有特色,以平易畅达、说理缜密见长,诗则以吟咏情性、雍容和缓取胜。朱熹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纂有《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和《朱子语类》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属于抒情言志题材的词。全词描绘了对仕途险恶的感慨,以鸱夷子成霸业后归钓五湖为例,展现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词中直抒胸臆,表明词人远离官场世俗,欲于沧洲论学讲道,以道学拯救衰世、人心的决心。

2. 分段赏析

上阕:起笔“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以直白质朴的语言,实写世人对富贵贫贱的普遍认知。紧接着“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笔锋急转,“谁知”一词增强语气,揭示出仕途之路充满幽深险阻,福祸相互依存转化,令人警醒。随后“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运用李斯临刑思牵黄犬出上蔡东门而不可得,以及陆机临刑叹华亭鹤唳的典故,借古人事迹形象地描绘出仕途险恶带来的悲剧后果,强化了对官场凶险的感慨,为后文表达归隐之思蓄势。下阕:“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词人对范蠡(鸱夷子)予以高度赞扬,突出其成就霸业的非凡才能与卓越谋略。“收身千乘卿相,归把钓鱼钩”,将范蠡从位极人臣到功成身退的转变进行鲜明对比,展现其人生选择的智慧。“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通过描绘春秋时节五湖之上烟浪浩渺、天空云月悠悠的优美景致,营造出闲适悠然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词人对这种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结句“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直抒胸臆,表明要彻底远离尘世繁杂,将自己的道学理想寄托于沧洲之地,体现出虽处逆境却坚守信念、积极传道授业的精神。

3. 作品点评

从词作艺术表现来看,《水调歌头·富贵有余乐》并非朱熹的杰出代表之作。词中铺叙范蠡故事时笔墨过繁,且充斥较多议论,致使词作形象塑造不够丰满。虽罗列了诸多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却未能成功营造出动人的艺术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下一篇:宋·李清照《失调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