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shū
huái
怀
cháng
mèng
fēi
xiān
wèi
zhī
guī
chéng
mào
xiàn
dài
láng
dāng
xiào

朝代:宋作者:朱熹浏览量:3
tuō
què
guān
zhuó
qīng
shān
绿
shuǐ
hào
rán
guī
kàn
chéng
dǐng
nèi
zhēn
lóng
guǎn
shèn
rén
jiān
xián
shì
fēi
shēng
shàng
yān
fēi
huí
tóu
zhǐ
jiàn
zhǒng
léi
léi
wèi
xún
kuà
fèng
chuī
xiāo
qiě
bàn
yún
fēi

译文

脱下儒生的帽子,穿上道士的羽衣。心怀豪迈地归隐到青山绿水之间。一心专注于丹鼎内的修炼,哪里还去管人间那些无关紧要的是是非非。生出羽翼,飞上云雾弥漫的高空。回头俯瞰,只见那荒坟一座连着一座。还没寻到如萧史弄玉那样乘凤吹箫相伴的伴侣,暂且伴随着孤云和独鹤飞翔。

逐句剖析

"脱却儒冠着羽衣":脱下儒生的帽子,穿上道士的羽衣。

"青山绿水浩然归":心怀豪迈地归隐到青山绿水之间。

"看成鼎内真龙虎":一心专注于丹鼎内的修炼,

"管甚人间闲是非":哪里还去管人间那些无关紧要的是是非非。

"生羽翼":生出羽翼,

"上烟霏":飞上云雾弥漫的高空。

"回头只见冢累累":回头俯瞰,只见那荒坟一座连着一座。

"未寻跨凤吹箫侣":还没寻到如萧史弄玉那样乘凤吹箫相伴的伴侣,

"且伴孤云独鹤飞":暂且伴随着孤云和独鹤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脱却儒冠着羽衣》是宋代朱熹创作的词。词开篇以“儒冠”到“羽衣”的转变,直白展现摆脱世俗儒者身份的意愿,“青山绿水浩然归”勾勒出投身山水的洒脱,奠定超脱基调。上片“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借象征手法,以“鼎内真龙虎”表道家修行追求,直抒对世俗是非的不屑。下片“生羽翼,上烟霏”用夸张想象,写渴望摆脱尘世束缚;“回头只见冢累累”借景表意,增添沧桑;“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用典,凸显追求精神自由。朱熹身为理学大家,此词却寄情道家隐逸。全词语言质朴,意境高远,借多样手法,将对世俗的厌倦与心灵自由的向往抒发得酣畅淋漓,从其对隐逸的憧憬中,能感知他尘世所遇困扰,为我们呈现出朱熹文学创作中追求精神自由的别样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谥号文,世称朱文公。祖居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定居建阳(今属福建)。绍兴进士,其后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朱熹与吕祖谦、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理气一元论体系,世称“程朱学派”。提出“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事物“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其理学思想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朱子学”曾在韩国、日本颇流行。从事教育五十余年,强调启发式。其诗文很有特色,以平易畅达、说理缜密见长,诗则以吟咏情性、雍容和缓取胜。朱熹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纂有《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和《朱子语类》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开篇即点明想要摆脱儒生身份,披上羽衣,潇洒地回归青山绿水之间。“看成鼎内真龙虎”可能暗指关注自身的内丹修炼,而不再理会人间的是非纷扰,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下片“生羽翼,上烟霏。回头只见冢累累。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进一步想象自己生出羽翼,飞上烟霭弥漫之处,回头看到人间不过是累累荒冢,感慨人生短暂。在未找到理想伴侣的情况下,宁愿伴随孤云独鹤飞翔,突出了词人对孤独而自由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叶茵《次韵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汪元量《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