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一笑":梅花迎着风微微一笑,
"问群芳谁是":问百花群芳谁是,
# 群芳:各种艳丽、芳香的花草。
"真香纯白":谁才是真正纯净洁白的花。
"独立无朋":它超然独立没有同伴,
"算只有、":想来只有、
"姑射山头仙客":姑射山上的仙子能与之比肩。
# 姑射山头仙客:指神仙,用以喻梅花,言其清高绝世。姑射山:即藐姑射之山。
"绝艳谁怜":绝世风姿无人欣赏,
"真心自保":但坚守本心,
"邈与尘缘隔":远离尘世纷扰。
# 尘缘:佛教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是污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缘。
"天然殊胜":这是天生的超凡脱俗,
# 殊胜:指特别的胜境。
"不关风露冰雪":并非依靠风露冰雪的滋养。
"应笑俗李粗桃":梅花应当嘲笑俗艳的李花、粗糙的桃花,
"无言翻引得":没来由地反招惹来,
# 翻:反而。
"狂蜂轻蝶":轻狂的蜂儿浪荡的蝶儿。
"争似黄昏闲弄影":哪比得上(梅花)在黄昏时悠闲地映照身影,
# 争似:怎似。
"清浅一溪霜月":与清浅溪水、如霜月色相伴。
"画角吹残":待到号角声残、
# 画角:古乐器名,形如竹筒,外加彩绘,故称画角。
"瑶台梦断":仙梦惊醒,
# 瑶台:美玉砌成之台。又神话中有瑶台,为神仙所居之地。
"直下成休歇":繁华便顷刻消散。
"绿阴青子":只愿绿荫中的青梅,
"莫教容易披折":不要轻易遭受摧折。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谥号文,世称朱文公。祖居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定居建阳(今属福建)。绍兴进士,其后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朱熹与吕祖谦、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理气一元论体系,世称“程朱学派”。提出“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事物“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其理学思想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朱子学”曾在韩国、日本颇流行。从事教育五十余年,强调启发式。其诗文很有特色,以平易畅达、说理缜密见长,诗则以吟咏情性、雍容和缓取胜。朱熹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纂有《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和《朱子语类》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梅词。描绘了梅花在风雪中独自绽放的孤高姿态,通过与俗艳桃李的对比,展现了它不染尘俗的品格,最后借绿阴青子的意象,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
2. 写作手法
用典:“姑射山头仙客”句,巧用《庄子·逍遥游》中姑射神人“肌肤若冰雪”的典故,原典形容神人超尘绝俗;作者以此仙姿比喻梅花,暗喻其不染尘俗的高洁品格。反衬:以美衬丑,“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句,以桃李招蜂引蝶的俗艳景象反衬梅花清雅绝尘,属“以美衬丑”之法,突出梅花不慕浮华的特质。托物言志:全词借梅花“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的特性,以花喻人,寄托作者坚守本心、不随流俗的高洁志趣。拟人:“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二句,将梅花拟作含笑美人,以“笑”字赋予梅花灵性,使其“问群芳”之举更显孤高傲世之态。
3. 分段赏析
上片“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词句起始便化用“一笑千金”或“千金买笑”的典故内容,描绘出梅花在风中尽情绽放的姿态,好似美丽女子巧笑嫣然般妩媚动人,同时也点明在众多花卉之中唯有梅花独具的特殊风韵——“真香纯白”,这体现出它拥有高远的抱负,具备纯正洁白、香气清雅不腻、风格朴实无华的个性特点。“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这两句,展现出梅花虽然早早绽放,自我欣赏其独特芬芳,却难免陷入孤单境地,没有伙伴相伴,唯有仙客与它相依为伴。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提及:“咏物词需不时加以提调,若感觉表意不够明晰,需用一两件事来印证才行。”前句词提到梅花“真香纯白”的特性后,紧接着又指出它“独立无朋”的处境,词人为防止词意变得空泛,便紧接着引用“仙客”的典故来进行印证。依据《庄子・逍遥游》记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姑射山,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山。仙客,指的是居住在姑射仙山上的美丽神女。此句用美女来衬托梅花,与开头“临风一笑”句相呼应。接下来“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这几句,继续赞美梅花具有清高绝俗、在岁寒时节独自绽放的品格。真心,指的是纯正自然的本性。《庄子・渔父》中讲:“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这几句词的意思是,尽管梅花孤单没有伙伴,但它依然保持真心精诚,志向坚定不改变,不随波逐流,坚守着自己的天然本性。对于梅花这种抵御寒冷、清高超绝的意趣,古代诗人有很多歌颂之作。南朝陈代谢燮的《早梅》诗中写道:“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南朝梁代何逊的《咏早梅》诗中说:“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明代王冕曾自号梅花屋主,最擅长画梅花,并且有《咏梅》诗写道:“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话说出了梅花天然卓越、独自秉持高尚格调的清正品德。在古代数量极多的咏梅诗里,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两句,构思新颖巧妙、别具一格。前句先暂时把梅比作雪,说出了梅花颜色洁白和不惧怕严寒的特点,接着又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比喻,这是因为有香气飘来的缘故,进而又点出了梅花气味芳香的特点。短短十个字,说明了梅花的三大特点,写得饶有趣味,笔调含蓄曲折。下片换头“应笑俗李粗桃,无端翻引得,狂蜂轻蝶”几句,以桃李之花被轻狂蜂蝶追逐的庸俗可笑模样,反衬出梅花洁身自爱的高雅姿态。“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两句,意思是桃李怎么能比得上梅花在黄昏时分悠闲地舞动影子,如霜月溪水般洁白清澈呢?“争似”,即怎能比得上。“黄昏闲弄影”化用了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名句,这里指的就是梅花。接下来“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几句,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美好期许。“画角”是古代的管乐器,军队中多用,常常在城楼高处吹奏,用来报知昏晓时刻。“瑶台”指的是想象中神仙居住的华丽楼台,这里回应了上片“姑射山头仙客”句。“直下”意为直到,“绿阴青子”指的是梅花凋谢后树上结出的青绿色果子。这几句是说,天将破晓,梦境已断,梅花也有凋零飘落的时候,只希望它的果子能够好好生长,不要轻易夭折。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从这里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朱熹曾写有《探梅得句》诗:“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独晚开?应为花神无意管,故烦我辈着诗催。”仅仅因为梅花晚开了几天,诗人就急切得按捺不住,还写诗催促。在这首词里,当梅花“直下成休歇”时,词人内心的无限惋惜、无限留恋之情,也就不难让人想象到了。
上一篇:宋·王令《孤云》
下一篇:宋·吕本中《兵乱后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