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iàn
jiāo
·
·
yòng
chuán
ān
dào
zhū
zhēn
méi
yùn

朝代:宋作者:朱熹浏览量:3
lín
fēng
xiào
wèn
qún
fāng
shuí
shì
zhēn
xiāng
chún
bái
péng
suàn
zhǐ
yǒu
shè
shān
tóu
xiān
jué
yàn
shuí
lián
zhēn
xīn
bǎo
miǎo
chén
yuán
tiān
rán
shū
shèng
guān
fēng
bīng
xuě
yīng
xiào
táo
yán
fān
yǐn
kuáng
fēng
qīng
dié
zhēng
huáng
hūn
xián
nòng
yǐng
qīng
qiǎn
shuāng
yuè
huà
jiǎo
chuī
cán
yáo
tái
mèng
duàn
zhí
xià
chéng
xiū
xiē
绿
yīn
qīng
jiào
róng
zhé

译文

梅花迎着风微微一笑,问百花群芳谁是,谁才是真正纯净洁白的花。它超然独立没有同伴,想来只有、姑射山上的仙子能与之比肩。绝世风姿无人欣赏,但坚守本心,远离尘世纷扰。这是天生的超凡脱俗,并非依靠风露冰雪的滋养。梅花应当嘲笑俗艳的李花、粗糙的桃花,没来由地反招惹来,轻狂的蜂儿浪荡的蝶儿。哪比得上(梅花)在黄昏时悠闲地映照身影,与清浅溪水、如霜月色相伴。待到号角声残、仙梦惊醒,繁华便顷刻消散。只愿绿荫中的青梅,不要轻易遭受摧折。

逐句剖析

"临风一笑":梅花迎着风微微一笑,

"问群芳谁是":问百花群芳谁是,

# 群芳:各种艳丽、芳香的花草。

"真香纯白":谁才是真正纯净洁白的花。

"独立无朋":它超然独立没有同伴,

"算只有、":想来只有、

"姑射山头仙客":姑射山上的仙子能与之比肩。

# 姑射山头仙客:指神仙,用以喻梅花,言其清高绝世。姑射山:即藐姑射之山。

"绝艳谁怜":绝世风姿无人欣赏,

"真心自保":但坚守本心,

"邈与尘缘隔":远离尘世纷扰。

# 尘缘:佛教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是污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缘。

"天然殊胜":这是天生的超凡脱俗,

# 殊胜:指特别的胜境。

"不关风露冰雪":并非依靠风露冰雪的滋养。

"应笑俗李粗桃":梅花应当嘲笑俗艳的李花、粗糙的桃花,

"无言翻引得":没来由地反招惹来,

# 翻:反而。

"狂蜂轻蝶":轻狂的蜂儿浪荡的蝶儿。

"争似黄昏闲弄影":哪比得上(梅花)在黄昏时悠闲地映照身影,

# 争似:怎似。

"清浅一溪霜月":与清浅溪水、如霜月色相伴。

"画角吹残":待到号角声残、

# 画角:古乐器名,形如竹筒,外加彩绘,故称画角。

"瑶台梦断":仙梦惊醒,

# 瑶台:美玉砌成之台。又神话中有瑶台,为神仙所居之地。

"直下成休歇":繁华便顷刻消散。

"绿阴青子":只愿绿荫中的青梅,

"莫教容易披折":不要轻易遭受摧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创作的一首咏梅词。词作以梅花“真香纯白”的特质为切入点,通过姑射仙人的典故与桃李的对比,展现了梅花超然物外、不染尘俗的品格。上片着重刻画梅花临风独放的孤高姿态,下片则以“绿阴青子”寄寓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全词善用拟人手法赋予梅花灵性,在咏物中暗含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谥号文,世称朱文公。祖居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定居建阳(今属福建)。绍兴进士,其后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朱熹与吕祖谦、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理气一元论体系,世称“程朱学派”。提出“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事物“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其理学思想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朱子学”曾在韩国、日本颇流行。从事教育五十余年,强调启发式。其诗文很有特色,以平易畅达、说理缜密见长,诗则以吟咏情性、雍容和缓取胜。朱熹博极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贡献。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纂有《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和《朱子语类》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梅词。描绘了梅花在风雪中独自绽放的孤高姿态,通过与俗艳桃李的对比,展现了它不染尘俗的品格,最后借绿阴青子的意象,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怜惜。

2. 写作手法

用典:“姑射山头仙客”句,巧用《庄子·逍遥游》中姑射神人“肌肤若冰雪”的典故,原典形容神人超尘绝俗;作者以此仙姿比喻梅花,暗喻其不染尘俗的高洁品格。反衬:以美衬丑,“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句,以桃李招蜂引蝶的俗艳景象反衬梅花清雅绝尘,属“以美衬丑”之法,突出梅花不慕浮华的特质。托物言志:全词借梅花“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的特性,以花喻人,寄托作者坚守本心、不随流俗的高洁志趣。拟人:“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二句,将梅花拟作含笑美人,以“笑”字赋予梅花灵性,使其“问群芳”之举更显孤高傲世之态。

3. 分段赏析

上片“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词句起始便化用“一笑千金”或“千金买笑”的典故内容,描绘出梅花在风中尽情绽放的姿态,好似美丽女子巧笑嫣然般妩媚动人,同时也点明在众多花卉之中唯有梅花独具的特殊风韵——“真香纯白”,这体现出它拥有高远的抱负,具备纯正洁白、香气清雅不腻、风格朴实无华的个性特点。“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这两句,展现出梅花虽然早早绽放,自我欣赏其独特芬芳,却难免陷入孤单境地,没有伙伴相伴,唯有仙客与它相依为伴。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提及:“咏物词需不时加以提调,若感觉表意不够明晰,需用一两件事来印证才行。”前句词提到梅花“真香纯白”的特性后,紧接着又指出它“独立无朋”的处境,词人为防止词意变得空泛,便紧接着引用“仙客”的典故来进行印证。依据《庄子・逍遥游》记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姑射山,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山。仙客,指的是居住在姑射仙山上的美丽神女。此句用美女来衬托梅花,与开头“临风一笑”句相呼应。接下来“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这几句,继续赞美梅花具有清高绝俗、在岁寒时节独自绽放的品格。真心,指的是纯正自然的本性。《庄子・渔父》中讲:“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这几句词的意思是,尽管梅花孤单没有伙伴,但它依然保持真心精诚,志向坚定不改变,不随波逐流,坚守着自己的天然本性。对于梅花这种抵御寒冷、清高超绝的意趣,古代诗人有很多歌颂之作。南朝陈代谢燮的《早梅》诗中写道:“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南朝梁代何逊的《咏早梅》诗中说:“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明代王冕曾自号梅花屋主,最擅长画梅花,并且有《咏梅》诗写道:“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话说出了梅花天然卓越、独自秉持高尚格调的清正品德。在古代数量极多的咏梅诗里,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两句,构思新颖巧妙、别具一格。前句先暂时把梅比作雪,说出了梅花颜色洁白和不惧怕严寒的特点,接着又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比喻,这是因为有香气飘来的缘故,进而又点出了梅花气味芳香的特点。短短十个字,说明了梅花的三大特点,写得饶有趣味,笔调含蓄曲折。下片换头“应笑俗李粗桃,无端翻引得,狂蜂轻蝶”几句,以桃李之花被轻狂蜂蝶追逐的庸俗可笑模样,反衬出梅花洁身自爱的高雅姿态。“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两句,意思是桃李怎么能比得上梅花在黄昏时分悠闲地舞动影子,如霜月溪水般洁白清澈呢?“争似”,即怎能比得上。“黄昏闲弄影”化用了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咏梅名句,这里指的就是梅花。接下来“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几句,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美好期许。“画角”是古代的管乐器,军队中多用,常常在城楼高处吹奏,用来报知昏晓时刻。“瑶台”指的是想象中神仙居住的华丽楼台,这里回应了上片“姑射山头仙客”句。“直下”意为直到,“绿阴青子”指的是梅花凋谢后树上结出的青绿色果子。这几句是说,天将破晓,梦境已断,梅花也有凋零飘落的时候,只希望它的果子能够好好生长,不要轻易夭折。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从这里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朱熹曾写有《探梅得句》诗:“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独晚开?应为花神无意管,故烦我辈着诗催。”仅仅因为梅花晚开了几天,诗人就急切得按捺不住,还写诗催促。在这首词里,当梅花“直下成休歇”时,词人内心的无限惋惜、无限留恋之情,也就不难让人想象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令《孤云》

下一篇:宋·吕本中《兵乱后杂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