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脉花最宜":洛阳的土地脉络最适宜花卉生长,
# 地脉:旧时讲风水所说的地形好坏。
"牡丹尤为天下奇":而牡丹在其中更是天下奇特的品种。
"我昔所记数十种":我过去所记得的牡丹有几十种,
"于今十年半忘之":到如今过了十年,已经忘掉了一半。
"开图若见故人面":打开牡丹图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的面容,
"其间数种昔未窥":其中有几种过去我从未见过。
#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此为看见、见到。
"客言近岁花特异":客人说近年来的牡丹花朵特别奇异,
# 言:一作云。
"往往变出呈新枝":常常变化出新的品种,长出新的花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洛阳的人对新的牡丹品种感到惊讶并夸赞,还为它们起名字,
"买种不复论家赀":购买牡丹种子时不再考虑家里的钱财。
# 家赀:家资。赀:同“资”。
"比新较旧难优劣":比较新的牡丹品种和旧的品种很难分出优劣,
# 难:一作莫。
"争先擅价各一时":它们都在各自的时期争先显示自己的价值。
# 擅:独揽;专。
"当时绝品可数者":当时能够数得上的绝品牡丹,
"魏红窈窕姚黄妃":有姿态优美的魏红和如同贵妃般艳丽的姚黄。
# 窈窕:美好的样子。
"寿安细叶开尚少":寿安的细叶牡丹开放得还很少,
# 少:一作早。
"朱砂玉版人未知":朱砂和玉版这两个品种人们还不太了解。
# 未知:一作莫犹。
"传闻千叶昔未有":听说千叶牡丹过去没有,
# 千叶:复瓣。
"只从左紫名初驰":自从左紫这个品种开始声名远扬。
# 驰:一作驱。
"四十年间花百变":四十年间牡丹的品种变化了很多,
"最后最好潜溪绯":最后出现的最好的品种是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如今的牡丹品种虽然是新的我还不认识,
"未信与旧谁妍媸":我不相信它们和旧的品种相比谁美谁丑。
# 妍媸:美和丑。
"当时所见已云绝":当时所见到的牡丹已经称得上是绝品了,
# 时:一作年。
"岂有更好此可疑":难道还有更好的吗,对此我表示怀疑。
# 好:曾本校:苏本作妍。
"古称天下无正色":古人说天下没有真正标准的颜色,
# 正色:古人以朱为正色,以红、紫为杂色。
"但恐世好随时移":只怕世人的喜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鞓红鹤翎岂不美":鞓红和鹤翎这两种牡丹难道不美丽吗,
"敛色如避新来姬":它们却收敛了颜色,好像在躲避新出现的品种。
# 姬:美女;妾。,敛色:脸色变得严肃。此表示不满。敛:收束。
"何况远说苏与贺":更何况说到久远的苏、贺两个品种,
# 苏与贺:即牡丹品种苏家红、贺家红。
"有类异世夸嫱施":就好像不同时代夸赞西施和王昭君一样(各有其美)。
# 嫱施:指西汉元帝时宫女王嫱(字昭君)和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异世:不同的时期、年代。
"造化无情宜一概":大自然的造化本应是公平无情的,
# 造化:天地,大自然。
"偏此著意何其私":却偏偏对牡丹如此用心,这是多么的偏心啊。
# 著意:用心;有意。
"又疑人心愈巧伪":又怀疑是人心越来越巧诈虚伪,
"天欲斗巧穷精微":上天也想要与人斗巧,穷尽精妙细微之处。
# 天:一作各。
"不然元化朴散久":不然的话,天地自然的质朴之气已经消散很久了,
# 朴散:敦厚疏散。,元化:天地万物的本原;自然的功能。
"岂特近岁尤浇漓":难道只是近年来才特别浮薄吗?
# 浇漓:犹浇薄,(人情、风俗)刻薄,不敦厚。
"争新斗丽若不已":如果牡丹争新斗丽的情况不停歇,
# 新:一作先。
"更后百载知何为":再过一百年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但应新花日愈好":只应该是新的牡丹品种一天比一天好,
"惟有我老年年衰":只有我却一年比一年衰老。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写作手法
对比:将过去所记的牡丹品种与现在新出现的品种进行对比,“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与“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突出牡丹品种的变化。同时将不同品种的牡丹进行对比,“魏红窈窕姚黄妃”展现牡丹品种的多样。引用:“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引用古人言论,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深度,借古人之语表达自己对世人喜好变化的看法。反问:“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当时所见已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通过反问,表达了自己对新花与旧花优劣的疑惑和对曾经所见牡丹绝品的肯定,引发读者的思考。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头“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点明洛阳适合花卉生长,牡丹更是奇特,总领全诗。“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写自己对过去牡丹品种的记忆以及看到牡丹图后的感受,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牡丹品种的变化。“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赀”,借客人之口说出近年来牡丹新品频出,洛人对牡丹的狂热追捧。“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擅价各一时。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妃。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对牡丹的新旧品种进行比较,列举了多个著名品种,展现了牡丹品种的丰富和变化。“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当时所见已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鞓红鹤翎岂不美,敛色如避新来姬。何况远说苏与贺,有类异世夸嫱施”,表达对新花旧花优劣的疑惑,引用古语和类比,说明世人喜好随时间变化。“造化无情宜一槩,偏此著意何其私。又疑人心愈巧伪,天欲斗巧穷精微。不然元化朴散久,岂特近岁尤浇漓”,对牡丹品种变化的原因进行思考,怀疑是造化不公或人心巧伪。“争新斗丽若不已,更后百载知何为。但应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感慨牡丹争新斗丽不止,而自己却年华老去,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无奈。
上一篇:宋·米芾《西江月·秋兴》
下一篇:宋·管鉴《念奴娇·登高作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