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yáng
dān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3
luò
yáng
mài
huā
zuì
dān
yóu
wéi
tiān
xià
suǒ
shù
shí
zhǒng
jīn
shí
nián
bàn
wàng
zhī
kāi
ruò
jiàn
rén
miàn
jiān
shù
zhǒng
wèi
kuī
yán
jìn
suì
huā
wǎng
wǎng
biàn
chū
chéng
xīn
zhī
luò
rén
jīng
kuā
míng
mǎi
zhǒng
lùn
jiā
xīn
jiào
jiù
nán
yōu
liè
zhēng
xiān
shàn
jià
shí
dāng
shí
jué
pǐn
shǔ
zhě
wèi
hóng
yǎo
tiǎo
yáo
huáng
fēi
shòu
寿
ān
kāi
shàng
shǎo
zhū
shā
bǎn
rén
wèi
zhī
chuán
wén
qiān
wèi
yǒu
zhǐ
cóng
zuǒ
míng
chū
chí
shí
nián
jiān
huā
bǎi
biàn
zuì
hòu
zuì
hǎo
qián
fēi
jīn
huā
suī
xīn
wèi
shí
wèi
xìn
jiù
shuí
yán
chī
dāng
shí
suǒ
jiàn
yún
jué
yǒu
gèng
hǎo
chēng
tiān
xià
zhèng
dàn
kǒng
shì
hǎo
suí
shí
tīng
hóng
líng
měi
liǎn
xīn
lái
kuàng
yuǎn
shuō
yǒu
lèi
shì
kuā
qiáng
shī
zào
huà
qíng
gài
piān
zhuó
yòu
rén
xīn
qiǎo
wěi
tiān
dòu
qiǎo
qióng
jīng
wēi
rán
yuán
huà
sàn
jiǔ
jìn
suì
yóu
jiāo
zhēng
xīn
dòu
ruò
gèng
hòu
bǎi
zài
zhī
wéi
dàn
yīng
xīn
huā
hǎo
wéi
yǒu
lǎo
nián
nián
shuāi

译文

洛阳的土地脉络最适宜花卉生长,而牡丹在其中更是天下奇特的品种。我过去所记得的牡丹有几十种,到如今过了十年,已经忘掉了一半。打开牡丹图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的面容,其中有几种过去我从未见过。客人说近年来的牡丹花朵特别奇异,常常变化出新的品种,长出新的花枝。洛阳的人对新的牡丹品种感到惊讶并夸赞,还为它们起名字,购买牡丹种子时不再考虑家里的钱财。比较新的牡丹品种和旧的品种很难分出优劣,它们都在各自的时期争先显示自己的价值。当时能够数得上的绝品牡丹,有姿态优美的魏红和如同贵妃般艳丽的姚黄。寿安的细叶牡丹开放得还很少,朱砂和玉版这两个品种人们还不太了解。听说千叶牡丹过去没有,自从左紫这个品种开始声名远扬。四十年间牡丹的品种变化了很多,最后出现的最好的品种是潜溪绯。如今的牡丹品种虽然是新的我还不认识,我不相信它们和旧的品种相比谁美谁丑。当时所见到的牡丹已经称得上是绝品了,难道还有更好的吗,对此我表示怀疑。古人说天下没有真正标准的颜色,只怕世人的喜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鞓红和鹤翎这两种牡丹难道不美丽吗,它们却收敛了颜色,好像在躲避新出现的品种。更何况说到久远的苏、贺两个品种,就好像不同时代夸赞西施和王昭君一样(各有其美)。大自然的造化本应是公平无情的,却偏偏对牡丹如此用心,这是多么的偏心啊。又怀疑是人心越来越巧诈虚伪,上天也想要与人斗巧,穷尽精妙细微之处。不然的话,天地自然的质朴之气已经消散很久了,难道只是近年来才特别浮薄吗?如果牡丹争新斗丽的情况不停歇,再过一百年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只应该是新的牡丹品种一天比一天好,只有我却一年比一年衰老。

逐句剖析

"洛阳地脉花最宜":洛阳的土地脉络最适宜花卉生长,

# 地脉:旧时讲风水所说的地形好坏。

"牡丹尤为天下奇":而牡丹在其中更是天下奇特的品种。

"我昔所记数十种":我过去所记得的牡丹有几十种,

"于今十年半忘之":到如今过了十年,已经忘掉了一半。

"开图若见故人面":打开牡丹图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的面容,

"其间数种昔未窥":其中有几种过去我从未见过。

#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此为看见、见到。

"客言近岁花特异":客人说近年来的牡丹花朵特别奇异,

# 言:一作云。

"往往变出呈新枝":常常变化出新的品种,长出新的花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洛阳的人对新的牡丹品种感到惊讶并夸赞,还为它们起名字,

"买种不复论家赀":购买牡丹种子时不再考虑家里的钱财。

# 家赀:家资。赀:同“资”。

"比新较旧难优劣":比较新的牡丹品种和旧的品种很难分出优劣,

# 难:一作莫。

"争先擅价各一时":它们都在各自的时期争先显示自己的价值。

# 擅:独揽;专。

"当时绝品可数者":当时能够数得上的绝品牡丹,

"魏红窈窕姚黄妃":有姿态优美的魏红和如同贵妃般艳丽的姚黄。

# 窈窕:美好的样子。

"寿安细叶开尚少":寿安的细叶牡丹开放得还很少,

# 少:一作早。

"朱砂玉版人未知":朱砂和玉版这两个品种人们还不太了解。

# 未知:一作莫犹。

"传闻千叶昔未有":听说千叶牡丹过去没有,

# 千叶:复瓣。

"只从左紫名初驰":自从左紫这个品种开始声名远扬。

# 驰:一作驱。

"四十年间花百变":四十年间牡丹的品种变化了很多,

"最后最好潜溪绯":最后出现的最好的品种是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如今的牡丹品种虽然是新的我还不认识,

"未信与旧谁妍媸":我不相信它们和旧的品种相比谁美谁丑。

# 妍媸:美和丑。

"当时所见已云绝":当时所见到的牡丹已经称得上是绝品了,

# 时:一作年。

"岂有更好此可疑":难道还有更好的吗,对此我表示怀疑。

# 好:曾本校:苏本作妍。

"古称天下无正色":古人说天下没有真正标准的颜色,

# 正色:古人以朱为正色,以红、紫为杂色。

"但恐世好随时移":只怕世人的喜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鞓红鹤翎岂不美":鞓红和鹤翎这两种牡丹难道不美丽吗,

"敛色如避新来姬":它们却收敛了颜色,好像在躲避新出现的品种。

# 姬:美女;妾。,敛色:脸色变得严肃。此表示不满。敛:收束。

"何况远说苏与贺":更何况说到久远的苏、贺两个品种,

# 苏与贺:即牡丹品种苏家红、贺家红。

"有类异世夸嫱施":就好像不同时代夸赞西施和王昭君一样(各有其美)。

# 嫱施:指西汉元帝时宫女王嫱(字昭君)和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异世:不同的时期、年代。

"造化无情宜一概":大自然的造化本应是公平无情的,

# 造化:天地,大自然。

"偏此著意何其私":却偏偏对牡丹如此用心,这是多么的偏心啊。

# 著意:用心;有意。

"又疑人心愈巧伪":又怀疑是人心越来越巧诈虚伪,

"天欲斗巧穷精微":上天也想要与人斗巧,穷尽精妙细微之处。

# 天:一作各。

"不然元化朴散久":不然的话,天地自然的质朴之气已经消散很久了,

# 朴散:敦厚疏散。,元化:天地万物的本原;自然的功能。

"岂特近岁尤浇漓":难道只是近年来才特别浮薄吗?

# 浇漓:犹浇薄,(人情、风俗)刻薄,不敦厚。

"争新斗丽若不已":如果牡丹争新斗丽的情况不停歇,

# 新:一作先。

"更后百载知何为":再过一百年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但应新花日愈好":只应该是新的牡丹品种一天比一天好,

"惟有我老年年衰":只有我却一年比一年衰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洛阳牡丹图》是北宋诗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诗开篇点明洛阳地脉适宜花卉生长,牡丹更是天下奇绝。接着回忆自己过去对牡丹品种的记忆,看到牡丹图如同见到故人,又听闻近年来牡丹新品频出,洛人对牡丹极为追捧,不惜重金购买品种。然后列举了如魏红、姚黄等曾经的绝品,以及新出现的如潜溪绯等品种。诗人在诗中对牡丹品种的变化进行了思考,怀疑是人心巧伪或天意使然,感慨牡丹争新斗丽不止,而自己却年年衰老。全诗通过对洛阳牡丹的描写,展现了牡丹品种的丰富多变,也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体现了欧阳修诗歌关注生活、蕴含哲理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洛阳牡丹图》由北宋欧阳修创作。庆历五年,欧阳修任职河北都转运使,权知镇州。他此前对洛阳牡丹就有所了解,在看到描绘牡丹的画作,听闻洛阳牡丹在近年间不断推陈出新的情况后,结合自己对牡丹的记忆,感慨于花卉在岁月变迁中品种的丰富与变化,以及世人对新花的追捧,由此写下这首诗,借牡丹百态抒发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将过去所记的牡丹品种与现在新出现的品种进行对比,“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与“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突出牡丹品种的变化。同时将不同品种的牡丹进行对比,“魏红窈窕姚黄妃”展现牡丹品种的多样。引用:“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引用古人言论,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深度,借古人之语表达自己对世人喜好变化的看法。反问:“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当时所见已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通过反问,表达了自己对新花与旧花优劣的疑惑和对曾经所见牡丹绝品的肯定,引发读者的思考。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头“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点明洛阳适合花卉生长,牡丹更是奇特,总领全诗。“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写自己对过去牡丹品种的记忆以及看到牡丹图后的感受,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牡丹品种的变化。“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赀”,借客人之口说出近年来牡丹新品频出,洛人对牡丹的狂热追捧。“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擅价各一时。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妃。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对牡丹的新旧品种进行比较,列举了多个著名品种,展现了牡丹品种的丰富和变化。“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当时所见已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古称天下无正色,但恐世好随时移。鞓红鹤翎岂不美,敛色如避新来姬。何况远说苏与贺,有类异世夸嫱施”,表达对新花旧花优劣的疑惑,引用古语和类比,说明世人喜好随时间变化。“造化无情宜一槩,偏此著意何其私。又疑人心愈巧伪,天欲斗巧穷精微。不然元化朴散久,岂特近岁尤浇漓”,对牡丹品种变化的原因进行思考,怀疑是造化不公或人心巧伪。“争新斗丽若不已,更后百载知何为。但应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感慨牡丹争新斗丽不止,而自己却年华老去,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米芾《西江月·秋兴》

下一篇:宋·管鉴《念奴娇·登高作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