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sā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měi
wèi
qiáo
dōng
chūn
huán
shì
cán
zuò
fēi
lóng
qīng
jié
jīn
luò
zhī
shuí
jiā
tiáo
xiào
lái
xiāng
xuè
qiè
běn
qín
luó
yán
yàn
míng
dōu
绿
tiáo
yìng
shǒu
cǎi
sāng
xiàng
chéng
shǐ
使
jūn
qiě
kuàng
lùn
qiū
hán
jiāng
ài
cǎo
míng
fèng
qīng
tuō
xīn
yǒu
chù
dàn
guài
páng
rén
lìng
bái
gāo
jià
kōng
chí
chú

译文

美女在渭桥东采桑,春天正是事蚕作的时候。这时,突然有个乘坐五马之车的太守疾驰经过此地,他的马装饰华美,还饰有金络。不知是哪家公子,前来调笑采桑女。采桑的人本是秦罗敷,她的美貌在整个都城里都是有名的。嫩绿的桑条映着她那洁白的纤纤细手,她正在都城的一角采桑。像使君那样的高官都调戏不动她,何况是秋胡那样的人呢。寒蝉喜爱碧草,鸣凤栖息在青翠的梧桐树上。她自己心中已经有中意之人,只怪旁人愚钝,知道她已托心于人。只让他们从白天空等到日暮,只让他们从白天空等到日暮,停下车来空自踟蹰。

逐句剖析

"美女渭桥东":美女在渭桥东采桑,

# 美女渭桥东:一作“美女缃绮衣”。渭桥,泛指唐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渭桥东:一作缃绮衣。

"春还事蚕作":春天正是事蚕作的时候。

# 春还事蚕作:化用鲍照《采桑》:“季春梅始落,工女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这时,突然有个乘坐五马之车的太守疾驰经过此地,

# 五马如飞龙:一作“五马飞如花”。五马,五马事古今说者不一,据《墨客挥犀》云:“世称太守五马,罕知其故事。”汉代太守出行时乘坐五马之车,因此以“五马”为太守的代称。 如飞龙:一作飞如花。

"青丝结金络":他的马装饰华美,还饰有金络。

# 青丝结金络:化用古《罗敷行》:“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不知谁家子":不知是哪家公子,

# 不知谁家子:化用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不知谁家子,看花桃李津。”

"调笑来相谑":前来调笑采桑女。

"妾本秦罗敷":采桑的人本是秦罗敷,

# 妾本秦罗敷:化用古《罗敷行》:“罗敷善采桑,采桑城南隅。”

"玉颜艳名都":她的美貌在整个都城里都是有名的。

# 玉颜艳名都:化用曹植《名都篇》:“名都多妖女。”

"绿条映素手":嫩绿的桑条映着她那洁白的纤纤细手,

"采桑向城隅":她正在都城的一角采桑。

"使君且不顾":像使君那样的高官都调戏不动她,

# 使君:即使者。《汉书》:“使君颛生杀之柄。”颜师古注:“为使者故谓之使君。”

"况复论秋胡":何况是秋胡那样的人呢。

# 秋胡:鲁秋胡成婚五日就赴陈做官,五年后回家,在路上看到一个采桑的妇人,秋胡调戏人家,许以千金,被严词拒绝。到家里才知道那个被自己调戏的采桑妇是自己的妻子。秋胡十分惭愧,他的妻子悲愤而投河自杀。

"寒螀爱碧草":寒蝉喜爱碧草,

# 寒螀:虫名,似蝉而小,青色。

"鸣凤栖青梧":鸣凤栖息在青翠的梧桐树上。

"托心自有处":她自己心中已经有中意之人,

"但怪傍人愚":只怪旁人愚钝,知道她已托心于人。

"徒令白日暮":只让他们从白天空等到日暮,

"高驾空踟蹰":只让他们从白天空等到日暮,停下车来空自踟蹰。

# 踟蹰:欲行不进之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陌上桑》乃唐代大诗人李白精心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该诗巧妙化用秋胡戏妻的经典故事,以细腻笔触生动展现了采桑女罗敷的形象。诗中着重赞扬了罗敷坚守贞洁、洁身自好的美好品质,与此同时,诗人借罗敷这一形象,巧妙寄托了自身对于国家、君主的耿耿忠诚之心。其中,“寒螀”二句堪称精妙之笔,诗人运用极为恰当的比喻手法,生动刻画出采桑女不倾慕权势、不畏惧强暴的高尚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在《乐府古题要解》中记载:“《陌上桑》的古词开篇为‘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旧有说法称,邯郸有一女子姓秦名罗敷,是邑人千乘王仁的妻子。后来王仁担任赵王家令,罗敷外出至陌上采桑,赵王登上高台见到她后心生爱慕,便设下酒宴企图强行夺取。罗敷擅长弹奏古筝,于是创作《陌上桑》以表明自己绝不屈从的心意。”然而,需注意的是,“此歌辞中所讲述的情节是罗敷在陌上采桑时,被使君邀约,罗敷则极力夸赞自己的丈夫为侍中郎,以此来拒绝使君,这与旧说有所不同”。据《乐府诗集》所述:“张永的《元嘉伎录》记载:‘相和歌共有十五曲,其中第十五曲便是《陌上桑》。’”李白向来喜爱采用古乐府题进行诗歌创作,这首《陌上桑》便是他众多此类作品中的一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以民间故事为题材的诗。诗中描绘了春日渭桥东,采桑女辛勤劳作却遭富家子调笑的场景,体现了采桑女如秦罗敷般坚贞自洁的品质。通过采桑女坚决反抗两种调戏者的情节,营造出一种正义与轻薄相对抗的氛围,表达了对采桑女不慕权势、不畏强暴高尚品格的赞美,同时诗人借古题讽时事,借采桑女的形象寄托自己对国、对君的忠诚,从侧面反映出对当时社会不良风气的批判。

2. 分段赏析

“相谑”之前的内容为第一段,此段由诗人以叙述的口吻展开。开篇提到的“美女”,指的是彼时在渭桥边辛勤采桑的女子。在她采桑之际,不仅有大官前来意图调戏,更有“不知谁家子”也凑趣儿来轻薄她。面对这般无礼之举,美女毫不畏惧地斥责道:“我如同那古诗中的秦罗敷,太守之流在我眼中都不足为意,像你这般与秋胡无异的人,又能算得了什么?还是别白费心机了!”此段着重描绘美女采桑过程中,遭遇富家子调笑戏谑的场景。尤其对马匹车驾的细致刻画,意在凸显富家子富可敌国的气派,宛如王侯,这实则是为展现诗歌主题埋下的重要伏笔。“妾本”起便是第二段,此段是美女针对富家子轻薄言行所做出的回应。她的言辞充分彰显了自身外在美貌与内在心灵的双重美好。“妾本罗敷女”这四句,着重自述美貌。前两句从虚处着笔,声称自己美若古诗中的罗敷女,其容颜在整个都城都声名远扬;后两句则从实处描绘,讲述自己前往城边采桑时,那白嫩的双手在翠绿桑叶的衬托下,愈发显得白皙动人。“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这一句直接表明美女既不倾心于权势,也不会为金钱所诱惑。“寒蛰”之后的四句,进一步阐释她不为权势与金钱所动的缘由。她如同寒蝉钟情于碧草、凤凰偏爱梧桐一般,有着自己坚定的情感归属。她早已心有所属,只是旁人愚钝,未能领会。其中,“托心自有处”可谓是全诗的关键主旨所在。最后的两句,意思是劝诫富家子:快些离去吧,别再耽误彼此的时间了!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秋胡戏妻的故事为蓝本展开创作,诗中对罗敷坚守坚贞、洁身自好的品质给予了高度赞扬。诗人巧妙地借这一形象,将自己对国家的赤诚忠心以及对君主的忠贞不渝之情寄托其中。此诗借古乐府旧题,实则针砭当下时事。值得注意的是,诗中采桑女同时反抗两种心怀不轨之人,这一情节的设置,有力地突显了她敢于抗争的鲜明性格。“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诗人运用精妙贴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采桑女不倾慕权势、不惧怕强暴的高尚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二句,或有非之者,谓不应以秋胡与使君较量盖误解此诗专咏罗敷事耳。殊不知“妾本秦罗敷”一句,是自矜身分如罗敷之贞洁耳。观首句云“美女渭桥东”,并不实指罗敷。又云“不知谁家子”,亦未切指使君。通首辞句不可因此而悟乎。胡孝辕谓“此当善领其意,政复何碍”。旨哉斯言!可为读太白乐府者发凡起例之一端矣。

近代汪琦《李太白集·图文版》

# “有些立意和故事情节与原作接近,而写得比较出色的,大体上都是在思想和艺术上有独到的创造。可以举唐李白、李彦远、汪遵写的《陌上桑》为例。”

现代语言教育家、作家刘征《剪侧文谈·刘征十年集卷4》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薛莹《秋日湖上》

下一篇:唐·李白《南轩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