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ái
chéng
yóu
·
·
nán
guó
běn
xiāo

朝代:宋作者:贺铸浏览量:3
nán
guó
běn
xiāo
liù
dài
jìn
háo
shē
tái
chéng
yóu
jiān
néng
shǔ
gōng
yún
guàn
dēng
lín
qīng
xià
yuè
liú
lián
cháng
yín
zuì
sòng
nián
huá
huí
shǒu
fēi
yuān
què
xiàn
jǐng
zhōng
fǎng
访
chéng
bái
shè
róng
chē
jiù
shí
wáng
xiè
táng
qián
shuāng
yàn
guò
shuí
jiā
lóu
wài
héng
dǒu
guà
huái
shàng
cháo
píng
shuāng
xià
qiáng
yǐng
luò
hán
shā
shāng
péng
chuāng
xià
yóu
chàng
hòu
tíng
huā

译文

南方一带特别清丽可人,六朝君王却逐渐沉迷豪奢。在台城纵情游乐的宫女,能写诗作赋取悦君王。清和的初夏,登上宫廷中高大的楼台,璧月般的圆月流连一整夜,人们吟诗醉酒打发时光。回首往事陈朝宫殿被焚毁,值得羡慕的却是井中之蛙。走访乌衣巷,它成了贫民区,道窄过不去车。往日王、谢两大家族,堂前的一对燕子,究竟飞过谁家?秋天夜深时,楼外天空中银河自东南至西北横斜于天,北斗星星柄指北,看上去下垂若挂,秦淮河上潮水平稳,白霜结下,船桅杆的影子落在寒沙上。卖唱的歌女躲在船的缝隙中,仍然在唱小曲《后庭花》!

逐句剖析

"南国本潇洒":南方一带特别清丽可人,

# 南国:国之南方。

"六代浸豪奢":六朝君王却逐渐沉迷豪奢。

# 浸:渐进。,六代:即六朝,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于今南京。

"台城游冶":在台城纵情游乐的宫女,

"襞笺能赋属宫娃":能写诗作赋取悦君王。

# 襞笺能赋属宫娃:陈后主沉湎酒色,在宫中宴会,常先令八妇人襞彩笺作诗,十客赓和,文思稍慢,便要罚酒,君臣酣饮,常常通宵达旦。襞笺:即指此。襞:折迭。

"云观登临清夏":清和的初夏,登上宫廷中高大的楼台,

# 云观:高耸入云的楼观。实指陈后主所建的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

"璧月留连长夜":璧月般的圆月流连一整夜,

# 璧月:陈后主选择宠姬、狎客赋艳诗,配乐歌唱,其中有“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之句,多为描写张、孔二妃的美丽姿色。

"吟醉送年华":人们吟诗醉酒打发时光。

"回首飞鸳瓦":回首往事陈朝宫殿被焚毁,

# 飞鸳瓦:喻陈宫门被毁。鸳瓦:华丽建筑物上覆瓦的美称。

"却羡井中蛙":值得羡慕的却是井中之蛙。

# 井中蛙:陈宫城破后,后主偕二妃躲入井中,隋军窥井,扬言欲下石,后主惊叫,于是隋军用绳索把他们拉出井外。这里用来讽刺后主穷途末路,欲为井蛙亦不可得。

"访乌衣":走访乌衣巷,

# 乌衣:即乌衣巷,在秦淮河南,东吴时是乌衣营驻地,故名。晋南渡后,王、谢等名家豪居于此。

"成白社":它成了贫民区,

# 白社:洛阳地名,晋高士董京常宿于白社,乞讨度日。这里作为贫民区的代名词。

"不容车":道窄过不去车。

"旧时王谢、":往日王、谢两大家族,

# 旧时王谢:“旧时”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堂前双燕过谁家":堂前的一对燕子,究竟飞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秋天夜深时,楼外天空中银河自东南至西北横斜于天,北斗星星柄指北,看上去下垂若挂,

# 斗挂:北斗星挂在天际。,河横:银河横斜。

"淮上潮平霜下":秦淮河上潮水平稳,白霜结下,

# 淮上:指秦淮河上。

"樯影落寒沙":船桅杆的影子落在寒沙上。

# 寒沙:是指河边的沙石,因是秋天月夜,所以称寒沙。,樯影:船桅杆的影子。

"商女篷窗罅":卖唱的歌女躲在船的缝隙中,

# 商女篷窗罅:“商女”二句:用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歌女。蓬:船蓬,代指船。 罅:缝隙。

"犹唱后庭花":仍然在唱小曲《后庭花》!

# 后庭花:即陈后主所制《玉树后庭花》,为靡靡之音,时人以为陈亡国的预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台城游》是北宋贺铸所作的一首金陵怀古词。上片描绘了六朝时台城的奢华,写陈后主荒淫无度,宫女能诗,人们在云观中消暑、赏月、吟醉,最终却国破家亡,词人甚至羡慕井中蛙。下片写词人寻访乌衣巷等遗迹,感慨时世变迁,燕子不再归旧家,又描绘了楼外、淮上的清冷之景,而商女仍唱亡国之曲,讽刺当世当权者不吸取教训。写作上,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善用对比,大量引用典故借古讽今。全词将吊古伤今之情融入历史反思与清冷画面,具有针砭时弊之效,情感深沉蕴藉,在北宋金陵怀古词中地位颇高,可与王安石、周邦彦的同题材作品相媲美,发人深省,令人叹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水调歌头·台城游》这首词创作于哲宗元祐三年至五年(1088--1090)间,彼时贺铸任职于历阳石碛戍,担任管界巡检之职,不过是个受他人差遣的下级武官。他胸怀壮志却报国无门,只好将内心吊古伤今、愤懑磊落的情感,倾注于对历史的思索以及凄清冷寂的场景描绘之中,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金陵怀古词。上片以景入词,描绘了六朝台城的豪奢生活场景,述陈后主荒淫无度终致国破家亡;下片写寻访乌衣巷等遗迹,叹时世变迁,当世当权者仍穷奢极欲,表达了作者吊古伤今之情,以及对当权者不吸取历史教训的痛心与无奈。

2. 写作手法

正面描写:“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直接描绘了台城的游乐场景,宫女能作赋,人们在云观中消夏、赏月、吟诗醉酒,尽情享受,从正面展现了六代时的豪奢生活。借古讽今:词人通过描写六朝时台城的荒淫奢靡、陈后主的亡国,以及乌衣巷往昔王谢家族的兴盛与如今的衰败,结合“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借古事来讽刺当时北宋社会中当权者不吸取历史教训,依旧穷奢极欲的现象。对比:将“南国本潇洒”的初始状态与“六代浸豪奢”的转变作对比,突出六代的变化;把“旧时王谢”家族的繁华兴盛与如今“成白社,不容车”的衰败冷落对比,表现出时世变迁;还用六代的奢靡亡国和当下当权者的不吸取教训对比,强化讽刺意味。用典:“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典故,以王谢家族的兴衰来感慨世事无常、沧海桑田;“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化用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典故,借商女唱亡国之曲来讽刺当世的奢靡之风。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句“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词人从宏观视角切入,笔触大气磅礴。一个“本”字,将江南原本的洒脱自然之态点明,而“浸”字更是巧妙,生动地展现出在六朝时期,这种潇洒逐渐被奢华之风所浸染、侵蚀的过程,在看似客观陈述南国江山变迁的言语中,悄然融入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感慨。紧接着“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这五句,贺铸打破了传统怀古诗词多以侧面烘托、借景抒情的常规手法,大胆地依据确凿的史实,对陈后主荒淫无度的腐朽生活进行了正面且细致的铺陈。我们仿佛能看到在台城之中,宫女们展开彩笺,优雅赋诗的场景;也能感受到君臣们于云观之上,在清凉的夏日登高望远,又在如璧的月色下,整夜流连,吟诗纵酒,就这样在醉意中虚度着年华。这几句词,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了后宫的奢靡场景,更将末世君臣那种醉生梦死、浑浑噩噩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到了“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回首”一词如同一道凌厉的转折,瞬间将画面从先前的繁华奢靡切换到了国破家亡的凄惨之境。“却羡”二字更是别出心裁,以一种漫画式的夸张笔触,将陈后主在国破时的那种狼狈不堪、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模样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饱含着词人对这位昏庸君主的强烈愤怒与深深鄙弃。下片“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词人巧妙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的诗意。原本刘禹锡诗中冷静客观的描述,在此处被词人转化为充满情感张力的反诘。曾经的朱门大户,如今已沦为荆扉白屋;往昔宽阔的长街通衙,现在狭窄得连车都难以通行;当年在雕梁画栋间自在筑巢的双燕,如今也迷失了方向,不知该飞向何处。这种今昔的强烈对比,深刻地体现出了岁月变迁所带来的巨大沧桑感,同时也反映出词人在面对这一切时,内心难以抑制的起伏波动。“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这几句,词人显然是受到了杜牧《泊秦淮》的启发,对眼前的实景进行了精心的筛选与组合。他巧妙地描绘出一幅高远而空灵、迷蒙又冷寂的秦淮秋月图:在寂静的秋夜,银河横亘天际,北斗星斜斜地悬挂着。柔和的月光如同梦幻般,轻柔地笼罩着水波荡漾的秦淮河,河面上几桅樯影清晰地倒映在铺满银霜的寒沙之上。就在这时,那断断续续的《后庭花》歌声,从商女所在的篷窗缝隙中悠悠传来,如泣如诉,令人黯然神伤。以商女依旧唱着亡国之曲《后庭花》作为结尾,与上片所描述的陈后主的荒淫亡国形成了呼应,词人借古讽今,将自己空有一腔壮志,却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深深地融入到这凄清冷寂的画面之中,其中蕴含的浩茫心事,将刚硬的情感化为了绕指的柔情,读来让人无限叹惋。

4. 作品点评

《水调歌头・台城游》一词在音律方面,它突破了《水调歌头》仅押平韵、不押仄韵的传统惯例,平仄通叶且皆用同部之韵,以“麻韵”与“马”“杩”的上去声韵相互交替,轻重相衬,音韵嘹亮亢爽,较之他人同调作品,更具声情之美,连龙榆生都对其声调组织之美赞叹不已,称其“观止”。在辞情方面,此作辞采与情感俱佳,上片对六朝旧事的铺陈,下片对今昔变迁的感慨,以及借古讽今的巧妙运用,使得全词情感深沉而真挚。在北宋同题材的词作中,它地位颇高,可与王安石的《桂枝香》、周邦彦的《西河》相媲美,鼎足而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情景兼到,用笔亦洒落有致。又:去路甚别致。

清陈廷焯《词则·别调集》卷六

# 味其词,正有无数伤心处也。乃风尘虽脱,而依归尚非第一流。卒之君负国,妾不负君。苍凉晚节。此尤红颜之薄命欤?使当日不见拒于黄陶庵,则依停忠魂,岂至留此一种缺憾哉?陈云伯令常熟,重修河东君墓,有记。查伯葵为作墓碣,其文俱极骈丽。嗟乎!明社将屋,青楼女子独多倜傥不群。

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十

# 节短而韵长,调高而音凄,其雄恢才笔,可与放翁、稼轩争驱夺槊矣。

近代俞陛云《宋词选释》

# 声情激越而又美听,显示其(贺铸)抑塞磊落、纵恣不可一世之气概。

近代词学家龙榆《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娟娟霜月又侵门》

下一篇:宋·欧阳修《学书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