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3
chóu
jiā
zhù
luò
chuān
bàng
shí
xiān
yāo
wén
fāng
táng
shàng
jīn
zūn
yāo
shàng
mén
qián
bái
chuí
yáng
chūn
fēng
mǎn
chéng
huā
mǎn
shù
luò
huā
guāng
zhēng
fěn
guāng
chéng
tóu
xíng
rén
zhù
néng
lìng
jūn
duàn
cháng

译文

莫愁姑娘家住在洛水之畔,她年方十五,纤细的腰肢令她的美名传遍四方。厅堂之上摆着精美的金樽美酒,邀请着尊贵的客人,门前的垂杨树上,系着一匹匹前来赴宴的客人的白马。春风吹拂,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春天的气息里,每棵树上都开满了鲜花,落日的余晖洒下,那花朵的光彩与莫愁姑娘的粉面娇容相互争艳。城头上路过的行人啊,请不要停下你们的马,因为莫愁姑娘唱上一曲,就能让你为之肝肠寸断,沉醉其中。

逐句剖析

"莫愁家住洛川傍":莫愁姑娘家住在洛水之畔,

"十五纤腰闻四方":她年方十五,纤细的腰肢令她的美名传遍四方。

"堂上金樽邀上客":厅堂之上摆着精美的金樽美酒,邀请着尊贵的客人,

"门前白马系垂杨":门前的垂杨树上,系着一匹匹前来赴宴的客人的白马。

"春风满城花满树":春风吹拂,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春天的气息里,每棵树上都开满了鲜花,

"落日花光争粉光":落日的余晖洒下,那花朵的光彩与莫愁姑娘的粉面娇容相互争艳。

"城头行人莫驻马":城头上路过的行人啊,请不要停下你们的马,

"一曲能令君断肠":因为莫愁姑娘唱上一曲,就能让你为之肝肠寸断,沉醉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戏赠》是北宋诗人欧阳修于1034年暮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莫愁女为核心描写对象,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莫愁女的美丽动人以及她所处的生活场景。诗的首联和颔联从莫愁女的居住环境、自身美名以及社交场景等方面,展现出她的魅力与生活的热闹;颈联则将笔触转向自然景色,用春风、繁花、落日等意象,营造出绚烂美好的氛围,同时以花光与莫愁女的粉光相映衬,进一步突出莫愁女的美貌;尾联以一种调侃和略带夸张的语气,强调莫愁女的魅力之大,一曲便能令行人断肠。整首诗语言明快,意象丰富,以轻松戏谑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女子和美好春光的欣赏与赞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欧阳修诗歌善于营造意境、刻画人物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夸张:“城头行人莫驻马,一曲能令君断肠”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大了莫愁姑娘歌声的感染力,说她的一曲能让城头路过的行人肝肠寸断,极言莫愁姑娘歌声的美妙动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趣味性。动静结合:诗中既有“春风满城花满树”这样的静态描写,描绘出春天里城市中繁花满树的静谧美好景象,又有“门前白马系垂杨”中马的动态元素,以及想象中莫愁姑娘唱歌时的动态场景,使诗歌画面有静有动,动静相互映衬,使整个场景更加鲜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细节描写:“十五纤腰闻四方”,以“十五”点明莫愁姑娘的年龄,突出其青春年少,“纤腰”则是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莫愁姑娘身材的窈窕纤细,使读者对莫愁姑娘的形象有了更具体、更鲜活的印象,展现出她的柔美与动人。

2. 分段赏析

《戏赠》以轻松戏谑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春日丽人图,全诗四联层层递进,从莫愁的居所到其魅力,再到自然烘托与行人反应,最终以夸张的感染力收束。首联“莫愁家住洛川傍,十五纤腰闻四方”以洛神居所暗喻其超凡姿色,“十五纤腰”既点明青春年少,又以细节刻画体态之美;颔联“堂上金樽邀上客,门前白马系垂杨”通过金樽、白马等物象侧面烘托其社交之盛,暗含对其才貌双全的赞誉;颈联“春风满城花满树,落日花光争粉光”以满城春色为背景,将自然之美与人物之美交融,“争”字拟人化手法既写花色与粉面竞艳,又暗喻莫愁在春日中的耀眼夺目;尾联“城头行人莫驻马,一曲能令君断肠”以夸张口吻调侃莫愁歌声的感染力,“断肠”二字在戏谑中暗藏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怅惘。全诗通过衬托、夸张、动静结合等手法,将赞美、欣赏与淡淡的惆怅熔铸于春日丽景中,既展现了欧阳修诗歌“婉丽”的一面,又以“戏赠”的名义消解了传统艳情诗的轻薄感,在戏谑中透出雅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祁《侨居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邵雍《不肖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