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chéng
·
·
chí
yáng
fàn
zhōu
zuò

朝代:宋作者:李纲浏览量:3
chūn
lái
jiāng
shàng
tóu
fēng
hǒu
céng
kōng
juǎn
fēi
péng
duō
shǎo
yún
tāo
xuě
làng
jiāng
zhōng
zǎo
shì
qíng
duō
gǎn
kǎi
yān
méng
méng
liáng
zhǐ
zài
tài
dōng
zhǎng
ér
tóng
xué
páng
wēng
shuí
xìn
jiā
shū
sān
yuè
céng
tōng
jiàn
shuō
zhè
jīn
zhèn
dào
xiàn
guī
hóng
鸿

译文

春天到来,江上行船遭遇顶头风。风声在层层天空吼叫。风卷起地面的飞蓬。多少云涛翻滚,暮江之中,如雪般的浪涛奔腾不息。本来客居他乡就多有感慨,眼前烟雾迷茫,细雨蒙蒙。梁溪就在太湖的东边。看着儿童渐渐长大。学习庞德公隐居不仕。谁能相信,已经三个月没有收到家书了。听说浙河一带金鼓震天有战事,哪一天才能到达家乡呢,我羡慕那归鸿。

逐句剖析

"春来江上打头风":春天到来,江上行船遭遇顶头风。

"吼层空":风声在层层天空吼叫。

"卷飞蓬":风卷起地面的飞蓬。

"多少云涛":多少云涛翻滚,

"雪浪暮江中":暮江之中,如雪般的浪涛奔腾不息。

"早是客情多感慨":本来客居他乡就多有感慨,

"烟漠漠":眼前烟雾迷茫,

"雨蒙蒙":细雨蒙蒙。

"梁溪只在太湖东":梁溪就在太湖的东边。

"长儿童":看着儿童渐渐长大。

"学庞翁":学习庞德公隐居不仕。

"谁信家书":谁能相信,

"三月不曾通":已经三个月没有收到家书了。

"见说浙河金鼓震":听说浙河一带金鼓震天有战事,

"何日到":哪一天才能到达家乡呢,

"羡归鸿":我羡慕那归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城子·池阳泛舟作》是宋代诗人李纲创作的一首词。上阕描绘了春来江上逆风行船的艰难景象,狂风吼空、飞蓬卷起、云涛雪浪,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又略带压抑的氛围,同时“烟漠漠,雨濛濛”也烘托出词人客居他乡的惆怅感慨。下阕由眼前景联想到家乡梁溪,感慨时光流逝,儿童渐长,自己却久未收到家书,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最后提到浙河金鼓震天,暗示时局动荡,而自己只能羡慕归鸿,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渴望归乡却难以如愿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朝宰相、抗金名臣、诗人

李纲(1083~1140),宋朝宰相、抗金名臣、诗人。字伯纪,号梁溪先生,谥忠定,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宋徽宗政和进士,北宋末任太常少卿。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主张坚决抗金及反对乞怜求和,被宋高宗及汪伯彦、黄潜善所不容。李纲能诗文,写了不少爱国篇章。他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春来江上打头风。吼层空。卷飞蓬”,这几句词中“春来”点明时间,“打头风”描绘出逆风行船的艰难,“吼层空”以夸张的手法写出风声之大,仿佛在层层天空吼叫,“卷飞蓬”则进一步渲染风的强劲,将地面的飞蓬卷起,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又略带压抑的氛围。“多少云涛,雪浪暮江中”,这句词中“多少”强调云涛之多,“雪浪”形象地描绘出江面上浪涛汹涌,如白雪般的壮观景象,“暮江中”点明时间和地点,使整个画面更具感染力,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力量。“早是客情多感慨,烟漠漠,雨蒙蒙”,这句词中“早是”表示本来就,“客情多感慨”直接抒发客居他乡的惆怅之情,“烟漠漠,雨蒙蒙”描绘出烟雾迷茫、细雨蒙蒙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内心的惆怅和迷茫。下片:“梁溪只在太湖东。长儿童。学庞翁”,这几句词中“梁溪”点明家乡,“只在太湖东”说明家乡的位置,“长儿童”感慨时光流逝,看着儿童渐渐长大,“学庞翁”则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暗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谁信家书,三月不曾通”,这句词中“谁信”加强语气,强调自己久未收到家书的意外和无奈,“三月不曾通”具体说明时间之长,突出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见说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羡归鸿”,这句词中“见说”表示听说,“浙河金鼓震”暗示浙河一带有战事,局势动荡,“何日到”表达了对早日到达家乡的渴望,“羡归鸿”则借归鸿表达自己对自由归乡的羡慕,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严中和《诗三首(其二)》

下一篇:宋·苏轼《梅花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