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重九共登高":客居他乡,在重阳节与兄弟们一同登高。
"逼烟霄":高耸入云。
"见秋毫":能看清极细微的事物。
"云涌群山":云雾在群山间翻涌,
"山外海翻涛":山外海浪滔天。
"回首中原何处是":回头看中原在哪里呢,
"天似幕":天空像幕布,
"碧周遭":四周一片碧绿。
"茱萸蕊绽菊方苞":茱萸花蕊绽放,菊花正含苞待放。
"左倾醪":左手倾倒美酒。
"右持螯":右手拿着蟹螯。
"莫把闲愁":不要无端生出忧愁,
"空使寸心劳":白白地让内心烦扰。
"会取八荒皆我室":应把这广阔天地当作自己的家,
"随节物":随着时序变化,
"且游遨":姑且尽情游玩。
宋朝宰相、抗金名臣、诗人
李纲(1083~1140),宋朝宰相、抗金名臣、诗人。字伯纪,号梁溪先生,谥忠定,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宋徽宗政和进士,北宋末任太常少卿。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主张坚决抗金及反对乞怜求和,被宋高宗及汪伯彦、黄潜善所不容。李纲能诗文,写了不少爱国篇章。他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
1.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客中重九共登高”点明时间、地点与事件。“逼烟霄。见秋毫”写登高之感,仿佛逼近云霄,能看清细微之物。“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涛”描绘出登高所见的壮阔之景,云绕群山,山海相连。“回首中原何处是,天似幕,碧周遭”,由眼前景转向对中原的思念,以天空如幕、四周碧绿,衬托出对中原的迷茫与忧虑。下阕:“茱萸蕊绽菊方苞。左倾醪。右持螯”描绘重阳节日场景,茱萸花开、菊花含苞,左右手持酒和蟹,展现节日氛围。“莫把闲愁,空使寸心劳”,词人劝诫自己不要被闲愁所累。“会取八荒皆我室,随节物,且游遨”,进一步表达应豁达面对生活,随季节变化尽情游乐,体现旷达的心境。
上一篇:宋·欧阳修《玉楼春(其二十四)》
下一篇:宋·张元干《醉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