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养功已极":生长的力量已经达到极致,
"大运忽云迁":大自然的运行忽然发生了变化。
"人间漫未知":人们还浑然不觉,
"微阴生九原":微弱的阴气已经在大地深处开始滋生。
# 原:吕本作泉。
"杀生忽更柄":生死交替突然改变了方向,
"寒暑将成年":寒冷与炎热的循环即将完成一年的周期。
"崔巍干云树":高耸入云的大树,
"安得保芳鲜":又怎能长久保持其新鲜美丽?
"几微物所忽":细微的变化往往被忽视,
"渐进理必然":但逐渐积累的道理是必然的。
"韪哉观化子":明智的人观察这一切变化,
"默坐付忘言":静坐沉思,默默领悟其中的奥秘。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全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赏析。第一部分,“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这四句主要描述了夏至这一节气时自然界的变化,指出生长的力量已达极致,季节突然转变,而人们尚未察觉到微阴已在大地滋生。通过“长养功已极”与“大运忽云迁”的对比,揭示了自然界变化无常和不可抗拒的规律。“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细微变化的忽视,反衬出自然界悄然发生的变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第二部分,“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这几句深入探讨了生死交替、寒暑循环的自然规律,并以高大的树木难以保持长久的新鲜为例,象征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通过具体形象揭示事物渐变的道理,使得诗歌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则升华主题,表达对观察自然变化之人的赞美,认为他们能静坐沉思,领悟自然的奥秘。这种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结构安排,使得诗歌主题更加突出,思想更加深刻。
上一篇:宋·张九成《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