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hóng
fěn
jiā
rén
bái
bēi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3
hóng
fěn
jiā
rén
bái
bēi
lán
chuán
wěn
zhào
cuī
绿
fēng
xiào
shēng
lái
qīng
yān
lǒng
cǎo
shù
xié
qiáo
shuǐ
rào
lóu
tái
yáng
gāo
chù
huà
píng
kāi

译文

筵席上既有风流的俏佳人,又有华贵的白玉杯。精致的游船在湖里飘荡,划船人唱着棹歌。清风吹拂着碧绿的荷叶,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在轻烟细雨之中,草树掩映着斜桥曲水环绕着的楼台。此时阵雨初霁,一抹夕阳向上返照,透进高高的楼台。一抹夕阳向上返照,透进高高的楼台,透进闺房,照着床头的画屏。

逐句剖析

"红粉佳人白玉杯":筵席上既有风流的俏佳人,又有华贵的白玉杯。

# 红粉:原指女子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借指美女。

"木兰船稳棹歌催":精致的游船在湖里飘荡,划船人唱着棹歌。

# 棹歌:或写作“櫂歌”,行船时所唱之歌。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櫂歌发中流,鸣鞞响沓嶂。”棹,划船的工具。屈原《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木兰船:船之美称。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绿荷风里笑声来":清风吹拂着碧绿的荷叶,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

"细雨轻烟笼草树":在轻烟细雨之中,草树掩映着斜桥曲水环绕着的楼台。

"斜桥曲水绕楼台":此时阵雨初霁,一抹夕阳向上返照,透进高高的楼台。

# 斜桥:曲折的桥,如所谓九曲桥之类。

"夕阳高处画屏开":一抹夕阳向上返照,透进高高的楼台,透进闺房,照着床头的画屏。

# 开:明亮。,画屏:饰有彩画的屏风。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诗:“江山今朝寒雨歇,帘中秀色画屏舒。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红粉佳人白玉杯》是一首写夏日生活小景的词篇。上阕铺陈游湖雅事,融良辰、美景、悦心、逸兴于一体,四美并臻间尽显文人雅趣;下阕巧摄斜晖入画,以虚实相生之笔勾勒闺阁剪影,丽人倩影与暮色霞光交相晕染。全篇辞采秾丽却无雕琢之痕,结构精巧如织锦回文,通篇贯穿着空灵蕴藉的隽永情韵。尤其末句以景结情,将人面晚霞共染为朦胧画境,营造出静谧悠远的艺术境界,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欧阳修对颍州西湖怀有无比深厚的情感,这份热爱超越了他曾驻足的任何其他地域。颍州西湖仿佛拥有一种魔力,不断激发他的创作灵感,促使他留下了众多描绘此地美景的诗词,而这首词便是其中之一。在宋仁宗皇祐年间,欧阳修创作了一首名为《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的诗,诗中描绘道:“湖面波光粼粼,柳色青翠朦胧,曲折的小洲与倾斜的桥梁相连,彩绘的船只穿梭其间。愈往远处,景致愈美,仿佛没有尽头;愈深入探索,景致愈加密集,好似无穷无尽。华美的衣裳与香气中,佳宾留连忘返,悠扬的弦管之声随风飘扬在傍晚的空气中。半醉之中返回小舟,已然迷失了方向,只见夕阳余晖中,楼台高低错落,美不胜收。”诗中不仅有曲折的水中小洲、倾斜的古桥、夕阳映照下的楼阁,还有身着绮罗的贵宾,其构思与意境与这首词颇为相似,让人不禁猜测,或许这首词也是创作于同一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夏日游湖词,词人通过上阕宴游之乐与下阕夕照之美的双重画面,以明丽婉约的笔触表达了寄情山水、沉醉自然的生活雅趣,同时暗含对闲适隐逸境界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对比:首句“红粉佳人白玉杯”中,“红粉”与“白玉”构成明艳的色彩对比,美人朱颜与玉杯冷色互为映衬,突出了人物娇艳又暗含清雅气质。这种冷暖色调的碰撞为全词奠定了华而不俗的审美基调。动静结合:次句“木兰船稳棹歌催”通过“船稳”与“棹歌催”的动静对照,以船体安稳反衬划桨动作的迅疾,又以急促的棹歌声暗示行船之速,在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中展现水上活动的韵律美。通感:“绿荷风里笑声来”将听觉的“笑声”融入视觉的“绿荷”、触觉的“风”,使欢愉情绪穿透荷叶屏障自然流露。这种感官互通手法突破了传统写景界限,营造出立体生动的场景氛围。

3. 分段赏析

上片描绘的是游湖时的欢乐场景。游船悠然荡漾在碧波之上,船上布置着精致的宴席。宴席间,有一位“红粉佳人”,她可能是陪伴欢宴的歌女,亦或是宴会的主人;桌上摆放着晶莹剔透的“白玉杯”,彰显着宴会的奢华。清风轻轻摇曳着荷叶,带来缕缕荷香,同时也夹杂着阵阵欢声笑语。碧波荡漾,蓝天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优美环境;人们的笑声与谈话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是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清夏游赏,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俱全,构成了完美的体验。下片则转而描绘了夕照时分的绝美景色。镜头聚焦于“楼台”,它被蜿蜒的曲水和斜跨的小桥所环绕,又被轻烟细雨中的草木所遮掩,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祥和的氛围。这正是夏日里特有的景象,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夕阳”一句,则是描绘了阵雨过后,一抹夕阳穿透云层,斜照在闺房床头的画屏上。画屏在夕阳的映照下变得明亮耀眼,屏上的山水花鸟仿佛活了过来,焕发出勃勃生机,更添几分美丽。而闺房中的女子,则在这光影交错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温馨。

4. 作品点评

此词以秾丽设色与奇巧构境绘夏韵,"夕阳"句尤妙,鎏金暮色中熔铸时空流转,光晕与心绪共振,余响如暮霭衔霞,绵绵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陈师道《舟中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王之道《见山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