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iàn
jiāo
·
·
chā
tiān
cuì
liǔ

朝代:宋作者:朱敦儒浏览量:3
chā
tiān
cuì
liǔ
bèi
rén
tuī
shàng
lún
míng
yuè
zhào
téng
chuáng
liáng
shuǐ
fēi
yáo
tái
qióng
què
lěng
shēng
xiāo
fēng
qīng
huán
pèi
suǒ
rén
chè
xián
yún
shōu
jìn
hǎi
guāng
tiān
yǐng
xiāng
jiē
shuí
xìn
yǒu
yào
cháng
shēng
é
xīn
liàn
jiù
fēi
shuāng
níng
xuě
suì
shān
zhēng
kàn
xiān
guì
shū
héng
jué
jìn
fán
xīn
mǎn
shēn
qīng
lěng
jìn
xiāo
xiāo
míng
zhāo
chén
shì
xiū
xiàng
rén
shuō

译文

直插青天的翠柳梢头,被什么人,推上了一轮明月。月光照着我的藤制睡床,凉得如同寒水一般,思绪飘飞幻想着飞入瑶台月宫。雾气迷漫,笙箫声冷,风声轻盈,环佩丁丁,然而宫门的玉锁无人来开启。轻云渐渐收尽,碧海波光,青天云影,遥遥相接。谁相信有长生不死之方,请看嫦娥仙子,刚炼成了仙药,像洁白的飞霜凝雪。人世间打碎珊瑚的豪举,又哪能赶得上欣赏月中仙桂,树影扶疏,枝柯横绝。洗尽了凡心俗虑,满身清露冷冷,清冷的感觉浸润着我稀疏的头发。明天回到尘世之中,可千万记着,别向凡人述说。

逐句剖析

"插天翠柳":直插青天的翠柳梢头,

"被何人":被什么人,

"推上一轮明月":推上了一轮明月。

"照我藤床凉似水":月光照着我的藤制睡床,凉得如同寒水一般,

"飞入瑶台琼阙":思绪飘飞幻想着飞入瑶台月宫。

# 琼阙:精巧华美之楼台。,瑶台:神仙居处。李白《清平调》有“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雾冷笙箫":雾气迷漫,笙箫声冷,

"风轻环佩":风声轻盈,环佩丁丁,

"玉锁无人掣":然而宫门的玉锁无人来开启。

"闲云收尽":轻云渐渐收尽,

"海光天影相接":碧海波光,青天云影,遥遥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谁相信有长生不死之方,

"素娥新炼就、飞霜凝雪":请看嫦娥仙子,刚炼成了仙药,像洁白的飞霜凝雪。

# 素娥:月宫仙女“嫦娥”。因月色白,故称“素娥”。

"打碎珊瑚":人世间打碎珊瑚的豪举,

"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又哪能赶得上欣赏月中仙桂,树影扶疏,枝柯横绝。

# 争:怎么。如“争似”“争忍”“争知”“争奈”等等。

"洗尽凡心":洗尽了凡心俗虑,

"满身清露":满身清露冷冷,

"冷浸萧萧发":清冷的感觉浸润着我稀疏的头发。

# 萧萧:头发花白稀疏貌。

"明朝尘世":明天回到尘世之中,

"记取休向人说":可千万记着,别向凡人述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念奴娇·插天翠柳》是宋代朱敦儒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开篇勾勒出一幅奇景,插天的翠柳之上,不知被谁推上一轮明月,月光照凉藤床,词人仿若飞入仙境瑶台,那里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开合,闲云散尽后海光与天影相融。下片词人展开奇妙遐想,质疑长生之药,描绘素娥新炼就如霜雪般的丹药,又言打碎珊瑚的富贵之景,不及欣赏仙桂的疏朗风姿,最后写洗净凡心,沐满身清露,叮嘱明朝回归尘世莫向人诉说此般经历。全词意境奇幻空灵,笔触潇洒飘逸,展现了词人超凡脱俗的心境与对仙境的向往、对尘世的超脱,充满浪漫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两宋之交词人,“词俊”

朱敦儒(1081~1159),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希真,号岩壑老人,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洛阳遗民等,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年隐居不仕,绍兴进士,曾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朱敦儒少有词名,获“词俊”之名,早年为“洛中八俊”之一。其词多写隐逸之趣,词风豪放旷逸,清新晓畅;南渡后作品又融入家国之感,慷慨悲歌,风格沉郁苍凉。代表作品有《鹧鸪天·西都作》《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念奴娇·插天翠柳》等。今存词集《樵歌》。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初秋),朝廷内投降派当权,爱国志士遭斥退,收复中原希望渺茫。词人满腔热忱落空、期望成失望,为求精神解脱,遂向隐逸之路寻求归宿并写下此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咏物词。描绘了插天翠柳、明月高悬的梦幻之景,营造出清冷仙境氛围,表达了词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的超脱态度。

2. 写作手法

想象:“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以及“飞入瑶台琼阙”等句运用想象,词人仰卧纳凉,望着插天翠柳与明月,幻想月亮是被人推上天空,自己还飞入月宫仙境,突破现实局限,营造出奇幻美妙氛围,使词作空灵飘逸,引人遐思,拓展了词境与情感表达空间。对比:下片中“打碎珊瑚”的世俗斗富与赏玩月中仙桂对比,凸显人间贪欲低俗和月宫超凡脱俗,突出词人对纯净无贪境界的向往,强化情感倾向,让读者更清晰感知其价值追求。反衬:以丑衬美,“打碎珊瑚”化用《世说新语·汰侈》中石崇与王恺斗富典故,以世俗权贵奢靡争斗的“打碎珊瑚”之举,反衬月中“仙桂扶疏”的清雅自然。夸张:开篇“插天翠柳”将翠柳高度夸饰至“插天”,又以“推上明月”的想象突破物理逻辑,极写景物奇崛瑰丽,营造出超现实的清婉意境,强化了月宫仙境的缥缈感。设问:上片“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以问句起兴,引发读者对奇幻景象的思索;下片“谁信有药长生”自设问答,否定传统玉兔捣药传说,以“素娥炼霜”的新解凸显立意新奇,前后设问形成呼应,增添词篇的哲思趣味。

3. 分段赏析

上片“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此句中,高耸入云的翠柳似要触碰那皎洁明月。词人以极度夸张之笔触,用问句描绘这奇崛之景。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将翠柳推向月宫,让画面充满奇幻色彩。如此一来,不仅增添了景色的神秘与瑰丽,还营造出一种清婉美妙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词人写作角度巧妙转换,上句写天空明月高悬,下句写月光铺满藤床。这一仰一俯之间,空间感十足,衔接自然流畅。银亮的月光洒落在床上,带来丝丝凉意,如同凉水一般。词人在惬意之中,仿佛灵魂出窍,飞入了月宫,见到了那琼台仙阁,给人以无限遐想。词人飞入琼台仙阁后,展开了一系列奇妙的想象。“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白蒙蒙的雾气笼罩着整个月宫,增添了几分迷离与神秘。沉郁顿挫的箫声在雾中若隐若现,似远似近;微风轻轻拂过,环佩之声叮当作响。词人运用“雾”“笙箫”“环佩”“玉锁”等悠远冷清的意象,精心打造出一个冰清玉洁、与世隔绝的仙境。在词人眼中,月宫是一个极其清净、神秘的地方,既没有天兵天将把守,也没有玉锁把门,仿佛是一个超脱尘世的净土。“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当云朵渐渐散去,海天相接的壮丽景色展现在眼前,光辉胜景美不胜收,让人陶醉其中。下片开头,词人再次以问句开篇,与上片形成呼应。“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炼就,飞霜凝雪。”不同的是,这是一个设问句。词人自问自答,对于谁有长生不老药这一问题,给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所谓的不老药,不过是嫦娥新炼制的凝霜,而非传说中玉兔捣药。这种立意新颖独特,展现了词人的创新思维和与众不同的视角。“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石崇斗富时打碎的那株枝繁叶茂的名贵“珊瑚”,在词人看来,远远比不上月宫中玲珑的桂树。“横绝”二字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月宫桂树的超凡脱俗、不同凡响,让人对月宫中的桂树产生了无限的向往。“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词人前面的所有铺叙,都是为了抒发内心的感受。这三句是全词的主旨句,一语中的。“洗”字深刻地表明了作者的心志,他渴望脱去尘世的纷扰,给心灵来一场彻底的洗礼。然而,词人的这种心态和志向只能埋藏在心底,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这种隐逸脱俗的情怀,恐怕尘世之人难以理解,所以也不必向外人诉说。语意深沉,饱含着词人的感慨与无奈,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朱希真南渡,以词得名。月词有“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之句,自是豪放。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 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朱希真作中秋《念奴娇》,则不知出此。其首云:“插天翠柳,……瑶台银阙。”亦已佳矣。其后云:“洗尽凡心,……休向人说。”此两旬全无意味,收拾得不佳,遂并全篇气索然矣。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

# 此段言月中奇物之贵,虽珊瑚不及仙桂之盛。又:洗心涤虑之句,诵之令人自乐。

明李廷机《草堂诗余评林》

# (“插天”三句)开奇口,吴依乃谓不成话。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进德》

下一篇:宋·刘过《思故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