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ì
sēng

朝代:宋作者:释慧远浏览量:3
liǎng
tóng
ér
zuǒ
biān
liǎo
yòu
biān
chà
biàn
xiàn
bǎi
qiān
bān
fēn
míng
shì
jūn
jūn

译文

两个小孩抬着木鼓,左边打完鼓右边就跳舞。瞬间变化出百千种样子,清楚地展示给你你要记住。

逐句剖析

"两个童儿舁木鼓":两个小孩抬着木鼓,

"左边打了右边舞":左边打完鼓右边就跳舞。

"刹那变现百千般":瞬间变化出百千种样子,

"分明示君君记取":清楚地展示给你你要记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示僧》是宋代释慧远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两个童儿抬着木鼓,左边打了鼓右边就起舞,瞬间变化出百般模样的情景,以此来告诫僧人要记住其中的道理。诗歌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日常场景传达深层哲理,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能引发读者对其中蕴含的道理进行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两个童儿舁木鼓”,此句描绘出两个孩童抬着木鼓的画面,“童儿”的形象天真质朴,“舁木鼓”的动作简单直白,为全诗奠定了平实的基调,也为后续的情景发展做了铺垫,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场景的生动。​“左边打了右边舞”,承接上句,写出童儿打鼓起舞的动态场景,“打了”“舞”两个动作连贯自然,展现出童儿的活泼姿态,使画面更具动感,也让整个场景显得鲜活有趣。​“刹那变现百千般”,描绘出瞬间变化出多种多样景象的情景,“刹那”突出时间之快,“百千般”体现变化之多,既承接了前面的场景,又带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引发读者对其中缘由的思考。​“分明示君君记取”,直接点明主旨,是作者对僧人的告诫,“分明示君”表明道理清晰可见,“君记取”则强调要牢记,语气恳切,让读者明白前面的景象都是为了传达需要记住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徐应镳《绝命词》

下一篇: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