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ài
zhì
yīn
sān
jué

朝代:宋作者:欧阳修浏览量:2
huáng
liú
míng
sāng
shèn
měi
yīng
táo
shú
mài
fēng
liáng
zhū
lún
kuì
ài
bái
shǒu
chóng
lái
xiāng

译文

黄莺欢快地啼叫着,那成熟的桑葚甜美诱人,紫红色的樱桃也已熟透,阵阵麦风送来丝丝凉意。过去我曾在这里为官,乘坐着朱轮车,可惭愧的是没有给当地百姓留下值得怀念的仁爱之举,如今我已满头白发,再次回到这里,却感觉如同回到了故乡一样亲切。

逐句剖析

"黄栗留鸣桑葚美":黄莺欢快地啼叫着,那成熟的桑葚甜美诱人,

# 桑葚: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用的水果之一。,黄栗留:黄鹂鸟,一种鸣禽,多为中等体型,体羽一般由全黄色的羽毛组成,幼鸟偏绿色,下体具细密纵纹。在古诗词中常出现。

"紫樱桃熟麦风凉":紫红色的樱桃也已熟透,阵阵麦风送来丝丝凉意。

"朱轮昔愧无遗爱":过去我曾在这里为官,乘坐着朱轮车,可惭愧的是没有给当地百姓留下值得怀念的仁爱之举,

# 朱轮: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因用朱红漆轮,故称,古代俸禄至二千石的官,都可乘坐,后用以代指太守、知州。遗爱:去职后留下的德政。

"白首重来似故乡":如今我已满头白发,再次回到这里,却感觉如同回到了故乡一样亲切。

# 白首:白发。诗末自注:“余时将赴毫社,恩许枉道过颍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再至汝阴三绝(其一)》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组诗的其中一首。欧阳修曾在汝阴(今安徽阜阳)为官,对当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此次他以白首之身再次来到汝阴,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组诗。在这首诗中,他描绘了汝阴夏季的田园风光,同时抒发了自己旧地重游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往昔为官的反思,也有对这片土地的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开篇“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通过描写黄莺啼鸣、桑葚甜美、樱桃成熟、麦风送凉等夏日田园景色,营造出一种清新、闲适的氛围,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借美好的景色表达了对汝阴的喜爱之情。对比:“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将过去自己乘坐朱轮车(指代为官时)却觉得没有给当地百姓留下值得怀念的政绩的惭愧,与如今白发苍苍再次回到这里感觉如同回到故乡的亲切之感进行对比,衬托出诗人对汝阴感情的深厚,也流露出对往昔为官经历的反思。

2. 分段赏析

《再至汝阴三绝(其一)》前两句“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夏日田园景象。黄莺欢快地啼叫着,仿佛在为这美好的季节歌唱,桑葚果实饱满,色泽诱人,散发着甜美的气息。紫樱桃也已成熟,圆润的果实挂满枝头。同时,阵阵麦风送来凉意,让人感受到夏日里难得的清爽。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黄栗留鸣)和视觉、味觉(桑葚美、紫樱桃熟)以及触觉(麦风凉)等多方面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汝阴夏季田园的美好风光,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后两句“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由景及情,转入对自身经历和情感的抒发。“朱轮”表明诗人曾经以官员的身份来到汝阴,然而他却觉得自己过去在这里为官时,没有给当地百姓留下足够值得怀念的仁爱之举,心中不免感到愧疚。如今,自己已满头白发,再次回到这里,却有一种回到故乡般的亲切和熟悉之感。这种情感的转变,既包含了对过去为官经历的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汝阴这片土地的深厚眷恋,即使岁月流逝,这份情感依然不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蔡公亮《一字天》

下一篇:宋·晏几道《采桑子·别来长记西楼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