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尊前开画扇":在酒席前弹奏一曲后打开画扇。
# 尊:古代酒器,青铜制。
"暂近还遥":一会儿靠近一会儿远离,
"不语仍低面":不说话并且低着头。
# 低面:低头。
"直至情多缘少见":只因为感情深厚但相聚的机会太少。
"千金不直双回眄":即使有千金也不换对方那深情的一瞥。
# 眄:斜视。
"苦恨行云容易散":苦恨那如行云般的相聚时光容易消散。
# 苦恨:甚恨,深恨。
"过尽佳期":美好的约会时光已经过去,
# 佳期:美好的时光。
"争向年芳晚":却为何偏偏到了美好年华的晚期。
# 年芳:年华。,争向:怎奈。
"百种寻思千万遍":主人公反复地思考了无数次。
# 寻思:思索、考虑。
"愁肠不似情难断":愁肠百结也不像这份感情那样难以割舍。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章“明道”“致用”,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与曾巩并称“欧曾”。其诗颇受李白、韩愈影响,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与梅尧臣并称“欧梅”。其词婉丽,与晏殊并称“晏欧”。又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著有《六一诗话》。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朋党论》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爱情词。词中营造出一种细腻、惆怅的氛围,描绘了词人与女子在宴会上的相遇、相处细节,以及女子离去后词人的情感状态。通过描写女子的神态动作和词人的心理活动,表达了词人对女子的钟情,以及因情难遂愿而产生的无奈、痛苦与思念,展现了爱情中那种欲罢不能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用典:“苦恨行云容易散。过尽佳期,争向年芳晚”,“行云”,用巫山神女之典,暗指他所倾心的这位歌女,感慨美好时光易逝,佳期错过,青春不再。
3. 分段赏析
上片“一曲”三句,刻画着这位歌女的姿态神情。她手执画扇,于宴席间轻歌一曲。在那位倾慕者眼中,她似近还远,带着几分飘忽难定。她只顾专心表演,并未特意留意谁。“直至”两句,大意是说,这位爱慕她的男子纵然情意深厚,也未得回应。“千金”应指缠头(赠予歌舞者的锦帛或财物),“双回眄”即双眼回望。即便付出千金,也难换她一回眸!这情景,真令人既尴尬又伤感!下片,这位痴情男子竟染上了相思。“苦恨”三句中,他懊恼机会竟如此轻易错失,面对渐逝的大好春光,唯有徒然叹息。“行云”一词化用巫山神女典故,暗指他倾心的歌女;而“行云”的字面意,又与上片“暂近还遥”的飘忽感相呼应——在他眼中,她的形象已需仰视,且遥不可及。“百种”两句中,这般境况下,他所剩的,唯有千回百转的相思与苦楚。“愁肠不似情难断”堪称神来之笔:一层意思是愁肠易断,深情难绝;另一层则是即便愁断肝肠,这份情缘恐怕也难有指望了。
4. 作品点评
本篇的题材内容与思想倾向颇具深意:它讲述了一位身份或许尊贵的男子,未能获得地位卑贱的歌女青睐的故事。全文从男子视角展开叙述,以男子作为歌女的陪衬。这位歌女的容貌与才艺均未着墨,仅刻画她在爱慕者心中若即若离的模样,那般自尊自重,只可仰望而不可轻慢。在作者笔下,她并非软弱怯懦、等待他人施舍同情的可怜人,也不是无法独立自主、仅凭容貌与青春故作娇柔的依附者。她虽只是一名歌女,却始终是自己的主宰!
下一篇:宋·裴湘《浪淘沙·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