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xuě

朝代:唐作者:刘方平浏览量:1
fēi
xuě
dài
chūn
fēng
péi
huí
luàn
rào
kōng
jūn
kàn
huā
chù
piān
zài
luò
yáng
dōng

译文

满天飞舞的大雪携带着春风而来,雪花在空中回旋乱舞。你看那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的地方,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逐句剖析

"飞雪带春风":满天飞舞的大雪携带着春风而来,

"裴回乱绕空":雪花在空中回旋乱舞。

# 裴回:彷徨,徘徊不进。诗中指雪花飞来飞去。一作徘徊,来回地行走。

"君看似花处":你看那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的地方,

# 似花处:指雪花落在树枝上,如盛开的梨花一般。,君:相当于“你”,有尊敬的意思。

"偏在洛阳东":原都是居住在洛阳城中的富贵人家啊。

# 洛阳东:一作洛城中。洛城:即洛阳;洛城中:即“洛城东”,当时豪贵宅第之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雪》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借一场骤至的春雪,不着痕迹地展现出社会的冷暖两面:一边是富人于室内美酒赏雪的闲适,另一边是穷人在雪中饥寒交迫的困窘。这种强烈对比,辛辣讽刺了洛阳权贵贪图享乐的丑态。不同于常见的讽喻之作,此诗未用直白批判,而是以独特视角,将讽刺之意藏于雪景描绘中,含蓄委婉却引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

刘方平(?~?),唐代诗人。出生于河南洛阳。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其诗多咏物写景、闺情乡思之作,尤擅绝句,风格清新自然,构思精巧,富有意趣。作品多寓情于景,意蕴无穷。代表作品有《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刘方平为洛阳人,天宝前期(742年—756年)曾尝试应试进士、投身军旅,均未顺遂,此后隐居于颍水、汝河之畔。《春雪》一诗,便是他离开故乡洛阳、向东南迁移途中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讽刺诗。描绘了飞雪在春风中徘徊绕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纷繁迷茫的氛围,体现了春雪的动态美。同时通过“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城东达官贵人在屋内赏雪作乐,而穷人们却在雪天流落街头这一现象的讽刺。

2. 写作手法

对比:“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将洛阳城东富人眼中如春花般的春雪,与其他地方穷人面临的春雪之寒对比,暗示社会的不公平。虚实结合:“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君看似花处”虚写想象中洛阳城东的阔人们将春雪当作春花观赏的场景,是基于审美经验的联想;“偏在洛阳东”以实笔点明地点,实则借虚境抒发对权贵耽于享乐的讽喻之情。全诗以虚写的赏雪场景(雪似花的想象)映衬实写的情感态度,通过虚实相生揭示社会阶层对自然景象的不同体验,暗含对现实的批判。

3. 分段赏析

“飞雪带春风”,首句未写春风吹雪,却以“带”字凸显飞雪引领春风的动态。一个“带”字看似寻常,却突兀劲健地勾勒出严冬刚过、春风初至、余寒犹存的季节特征。“裴回乱绕空”,次句细绘飞雪情态,“裴回”二字既写出雪片在风中的轻缓旋舞,仿佛冬寒恋恋不舍;“绕空”则展现气流回荡中雪的整体动向,加之“乱”字,更添纷繁迷茫之感,足见这初春风雪并非为装点美景而来,亦暗示诗人内心的低回怅惘与烦乱。“君看似花处,偏在洛阳东”,三、四句以“君看”转折,聚焦洛阳城东雪景。诗人仅以“似花”状雪之美,此乃诗中常见的雪与花的互喻,如韩愈《春雪》中“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便属此类。但作者无意渲染“似花”之美,而是关注“似花”之处——他以审美经验推想他人赏雪之乐,暗指洛阳城东的权贵正将春雪当作春花玩赏取乐。两句虚写雪景,实抒感慨,“君看”一词如旧体诗中常见的“君不见”,意在提醒读者关注蕴含深意的景象。如李白“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范仲淹“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均以呼告引发深思。诗中“洛城东”乃唐代东都贵族豪门宅邸园林集中之地,正如初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公子王孙芳树下”的赏花场景便设于此。春雪唯有在大片园林亭榭间方能装点奇景,而权豪贵胄正因身处优渥环境,方能围炉宴饮、无惧春寒、尽赏雪色。第四句“偏”字既点出这种特殊条件下的独特兴致,又与第二句“乱”字呼应——春雪本自纷乱飘落,却好似专为豪贵增色。长期隐居、“不乐仕进”的刘方平,以平民视角触及人间不平:春雪之乱本是自然现象,却因社会地位差异,成为权贵偏享的乐景,字里行间暗含对阶层不公的深沉感慨。

4. 作品点评

《春雪》与常见的悯寒、讽谕诗作风格迥异。它既不像罗隐《雪》中“长安有贫者”那样直白倾诉,也未采用朱门与寒舍对比的传统手法。诗人另辟蹊径,将讽喻之意巧妙融入雪景描写中,以含蓄笔触引发读者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天寒风雪,独宜富贵之家,却说来蕴藉。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楚楚有致。

清王仲儒《历代诗法》

# 《直觉观照·沉思默想——论古典文学鉴赏的妙悟》:如果仅从字面上看,好像在写洛阳城东雪景很美。实际上诗人的言外之意是,洛阳城东皆豪贵宅第所在,春雪到此,这里的人非但不觉得寒,反而观之如花,却不知穷人们却处于风刀雪剑之中。

南通师范学院教授徐应佩

# 意存讥讽,却蕴含不露。洛阳为唐时东都,当时富贵之家都住在城东。春雪落在贫穷百姓居处,不免寒冷难忍,而在富豪聚居处,非但不寒,而且当花来欣赏,围炉赏雪,其乐无穷,怎知贫者饥寒。这样委婉曲折、蕴藉含蓄,有他在艺术上的独创性。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国伟《中国诗歌发展史·上》

# 此诗三、四两句,意存讥讽。洛城东皆豪贵第宅所在,春雪至此等处,非但不寒,而且似花,故用一“偏”字,以见他处之雪与此不同。然则此中人之不知人之寒,可知矣。

清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纥干著《灞上》

下一篇:唐·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