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fàn
zhōu

朝代:唐作者:刘方平浏览量:1
lín
táng
zhōu
chóng
xiǎng
sōu
sōu
wàn
yǐng
jiē
yīn
yuè
qiān
shēng
wèi
qiū
suì
huá
kōng
wǎn
xiāng
kān
chóu
西
běi
yún
wài
chuān
chù
liú

译文

夜晚从林塘出发划船,虫子的鸣叫声伴着荻草发出的飕飕声。无数的影子都是因为月亮的照耀,众多的声音都是秋天的声响。岁月匆匆又到了晚上,思乡之情让人难以承受忧愁。在西北浮云之外,伊川之水不知流向何处。

逐句剖析

"林塘夜发舟":夜晚从林塘出发划船,

"虫响荻飕飕":虫子的鸣叫声伴着荻草发出的飕飕声。

# 荻飕飕:芦荻在秋风中发出的声音。,虫响:指秋夜蟋蟀鸣。

"万影皆因月":无数的影子都是因为月亮的照耀,

"千声各为秋":众多的声音都是秋天的声响。

# 为:因,因为。此喻指边境少数民族犯境。

"岁华空复晚":岁月匆匆又到了晚上,

"乡思不堪愁":思乡之情让人难以承受忧愁。

"西北浮云外":在西北浮云之外,

"伊川何处流":伊川之水不知流向何处。

# 伊川:伊水,这里暗指作者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夜泛舟》是唐代诗人刘方平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秋夜诗人在林塘中泛舟,耳边传来虫鸣声与荻草飕飕声。月光下万物影子清晰可见,各种声音都仿佛在诉说秋意。诗人由此感慨岁月空自流逝,已至年末,而浓浓的乡思让人忧愁难耐。望着西北浮云之外,不禁思索伊川水流向何方,表达了诗人行旅中的思乡之情与对时光流逝的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

刘方平(?~?),唐代诗人。出生于河南洛阳。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其诗多咏物写景、闺情乡思之作,尤擅绝句,风格清新自然,构思精巧,富有意趣。作品多寓情于景,意蕴无穷。代表作品有《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点明时间是秋夜,地点在林塘,诗人于此泛舟出发。“虫响荻飕飕”通过听觉描写,以虫鸣声和荻草声营造出秋夜的静谧与清冷,奠定全诗基调。颔联:“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从视觉和听觉进一步描写秋夜之景。月光之下万物皆有影,各种声音都透露着秋意,此联对仗工整,以细腻笔触描绘出秋夜独特的景致,强化了秋的氛围。颈联:“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由景及情,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时光白白流逝,已至年末,而此时浓浓的乡思让他难以承受,直接抒发内心的愁绪,使情感达到高潮。尾联:“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诗人望着西北浮云之外,思绪飘远,想到伊川,不知其流向何方。这一问,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前路的迷茫,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刘方平有“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亦佳,但不题树。然起句云“林塘夜泛舟,虫响获飕飕”,引带而下,顿觉精采。

宋范晞文《对床夜话》

# 中四旬皆好,“各”字尤妙。

元方回《瀛奎律髓》

# 周敬曰:三、四禅悟。含情婉转,炼辞雅致,佳作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清新(“万影”二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冯舒:好起。纪昀:有第二句,则“千声”句复矣。如曰申第二句,则第三句又不申第一句,此谓无法。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继《上清词》

下一篇:唐·白居易《晚秋闲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