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水东北流":锦江之水向东北潺潺流去,
# 锦水:即锦江,在蜀地,当地习称府河。蜀人以此水濯锦鲜明,故谓锦江。
"波荡双鸳鸯":水波荡漾,一对鸳鸯在水中相伴。
# 鸳鸯:《古今注》:鸳鸯,水鸟,凫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思而至死。故曰匹鸟。
"雄巢汉宫树":雄鸳鸯在汉宫的树上筑巢,
# 雄巢汉宫树:“雄巢”二句:汉宫树、秦草,均指长安风物。此咏长安之事也。汉:指长安一带。
"雌弄秦草芳":鸳鸯在秦地的草丛中嬉戏。
"宁同万死碎绮翼":它们宁肯同死让美丽的翅膀破碎,
# 绮翼:鸳鸯美丽的翅膀。
"不忍云间两分张":也不忍心在云间分离。
# 分张:分飞,分离。,忍:一作分。
"此时阿娇正娇妒":此时阿娇失宠了正心生娇妒,
# 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名。《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 阿娇 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独坐长门愁日暮":独自坐在长门宫中日愁夜涕。
# 长门:长门宫,汉宫名。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
"但愿君恩顾妾深":但愿汉武帝还能够顾念往日的恩情,
"岂惜黄金买词赋":又怎会吝惜黄金去买司马相如的词赋呢。
# 买词赋:陈皇后失宠,被打入长门宫。后以千金所购司马相如《长门赋》而重新得宠。一作“将买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司马相如作赋得到了黄金,
# 相如:即司马相如。
"丈夫好新多异心":喜新厌旧,对卓文君怀有异心。
# 异心:二心。,丈夫:男子。指成年男子。《谷梁传·文公十二年》:“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一朝将聘茂陵女":他要迎娶茂陵女子为妻,
# 茂陵: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汉初为茂乡,属槐里县。武帝筑茂陵,置为县,属右扶风。见《汉书·地理志上》。
"文君因赠白头吟":卓文君十分伤心,作《白头吟》以相赠。
# 赠:一作“赋”。,文君:指卓文君。汉临邛富翁卓王孙之女,貌美,有才学。司马相如饮于卓氏,文君新寡,相如以琴曲挑之,文君遂夜奔相如 。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东流不作西归水":东去的流水不会再向西回流,
# 东流不作西归水:用“不见东流水,何时复归西”的语意。东流:东去的流水。亦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西归:向西归还;归向西方。
"落花辞条归故林":落花离开枝条也会重返故林。
# 归故林:重返故林。故林:从前栖息的树林。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羁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归:一作羞。,辞条:离开树枝。《南齐书·王俭传》:“秋叶辞条,不假风飙之力;太阳跻景,无俟萤爝之晖。”
"兔丝固无情":菟丝本就无情,
# 固:一作“本”。,兔丝:即菟丝,一种寄生植物,茎细如丝,寄生缠绕在其他植物上。
"随风任颠倒":任凭风吹而倾倒。
# 颠:一作倾。
"谁使女萝枝":是谁让女萝枝,
# 女萝:亦作“女罗”。植物名,即松萝。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菟丝有时缠在女萝上,比喻男女的爱情。
"而来强萦抱":与兔丝强行环抱在一起。
# 萦抱:环抱。
"两草犹一心":两棵草尚且保持一心,
"人心不如草":人心却不如草。
"莫卷龙须席":不要把龙须席子卷起来,
# 龙须席:用龙须草编织成的席子。
"从他生网丝":任凭它生满蛛网。
# 从他生网丝:任它生蛛网。
"且留琥珀枕":暂且留着琥珀枕头,
# 琥珀枕:一种用琥珀做成的枕头。《西京杂记》:赵飞燕女弟遗飞燕琥珀枕。《广雅》曰:琥珀,珠也。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浅者四五尺,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皮成琥珀。初时如桃胶,凝坚乃成,其方人以为枕。出博南县。
"或有梦来时":或许会有入梦相见之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倒在地上的水再收起来难以装满一杯,
# 覆水: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
"弃妾已去难重回":被弃之妾离去后难以再回来。
# 弃妾:被弃之妾。南朝宋鲍照《山行见孤桐》诗:“弃妾望掩泪,逐臣对抚心。”
"古来得意不相负":自古以来至死不相负的,
"只今惟见青陵台":如今只有青陵台的韩朋夫妇。
# 青陵台:《太平寰宇记》:河南道济州郓城县有青陵台。《郡国志》:宋王纳韩凭之妻,使凭运土筑青陵台,至今台迹依约。后因以“青陵台”为咏爱情坚贞之典。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古诗,也是一首乐府诗。此诗通过融入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陈阿娇等历史人物故事,以锦水鸳鸯、兔丝女萝等意象起兴喻情,刻画了女子对负心男子的哀怨及对坚贞爱情的执着渴求,揭露了封建社会男子喜新厌旧的普遍现象,表达了对女性在爱情婚姻中弱势处境的同情与对纯粹情感的深切向往。
2. 写作手法
起兴:开篇二句“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以锦水鸳鸯起兴,借鸳鸯双栖双飞的亲密之态,引发对夫妻忠贞爱情的咏叹,同时“锦水”又巧妙关联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为诗歌奠定情感基调。互文:“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两句运用互文,相互补充说明,并非单指雄鸳鸯在汉宫树筑巢、雌鸳鸯在秦地草嬉戏,而是共同描绘出鸳鸯在宫树草丛间亲密相伴的画面,增强诗歌的表现力。用典:此诗多处引用历史典故,如“相如作赋得黄金”“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化用《西京杂记》中司马相如拟娶茂陵女、卓文君作《白头吟》自绝的典故,诗人借历史故事深化诗歌主题,通过古人故事寄托对坚贞爱情的向往与对男子负心的批判。拟人:诗中多处以物拟人,将流水、落花、草木等赋予人的情感与行为,如“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以流水不回头、落花羞返故林,赋予其人类情感,暗喻夫妻分离后难以复合的现实,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女子的哀怨。比喻:“兔丝固无情,随风任颠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四句以兔丝、女萝等自然物象为喻,借兔丝随风倾倒喻男子对爱情的不坚定,女萝强来萦抱喻女子的痴情,含蓄表达情感。
3. 分段赏析
诗歌开篇六句,生动描绘了一对鸳鸯相依相伴的亲密姿态:它们于水波间悠然荡漾,栖居于长安附近,时而在汉宫树木间筑巢,时而在秦地草丛中嬉戏。这对鸳鸯情深义重,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愿彼此分离、各自高飞。“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两句,运用互文手法,相互补充,共同勾勒出鸳鸯形影不离的画面。诗人以水中鸳鸯的恩爱场景起兴,开篇点出“锦水”,巧妙关联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典故。锦水经成都郊外,向东北折向东南,因漂洗锦缎色泽鲜亮得名,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曾于成都同居,此水正是二人故事的重要背景,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此时”之后的八句,诗人引入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故事。阿娇是陈皇后的小名,诗中不仅认可陈皇后千金求司马相如作赋邀宠之事,还将其视为司马相如变心的诱因,“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两句,直接点明这一因果。司马相如因获陈皇后重金,生出喜新厌旧之意,“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这与《西京杂记》中记载的情节一致,相传司马相如看到卓文君的《白头吟》后,才放弃了娶茂陵女子的打算。从“东流不作西归水”往后六句,诗人抒发感慨、展开议论。“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借流水东去不回头、落花离枝羞返旧林,暗喻夫妻一旦分离,便难以破镜重圆。“兔丝固无情,随风任颠倒。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四句,以兔丝和女萝为喻,尽管兔丝究竟为何物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兔丝、女萝是同一物,也有人认为兔丝是蔓生药草,依靠缠绕其他植物生存,但在诗中,兔丝象征对爱情摇摆不定的男子,轻易动摇心意,而女萝则代表痴情的女子,执着地渴望爱情。诗的最后十句,以女子口吻强烈谴责男子的负心行为。“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再次以物喻人,发出人心不如草木坚贞的深沉感慨。“莫卷”以下四句,通过龙须席和琥珀枕,展现女子对往昔夫妻美好生活的眷恋。她不舍卷起龙须草编织的席子,哪怕任其布满蛛网,只因席上承载着美好回忆;也不愿移走琥珀枕,盼望着能在梦中重温旧情。龙须席与琥珀枕,既是珍贵之物,也是夫妻生活的常见用品,诗人选取它们极具代表性。“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化用姜子牙与马氏的典故,以水泼难收,表明弃妇离去后难以再返。结尾“古今得意不相负,只今唯有青陵台”,诗人引用韩朋与贞夫的传说,韩朋在宋为官,与妻子贞夫感情深厚,却遭宋康王拆散,最终二人以死明志,死后化为连理枝、水中鸳鸯。诗人感叹古往今来,坚守爱情、不离不弃的多是女子,男子负心者却比比皆是,既饱含对忠贞爱情的向往,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悲愤与无奈。
4. 作品点评
从艺术手法来看,此诗开篇以比兴手法,借水中鸳鸯双栖双宿的意象,暗喻恩爱夫妻间的深情。诗中更是大量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流水、落花、兔丝、女萝、草木等自然物象以人的情感与意志,借此感慨世人喜新厌旧的凉薄心性。即便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这般被传为佳话的美满姻缘,即便司马相如曾为陈皇后作赋讽谏汉武帝,最终仍不免生出迎娶茂陵女子的念头,可见世间想要维系一段纯粹真挚的感情是何等艰难。反观韩朋之妻,面对宋康王的宠幸不为所动,最终以死殉情,其坚贞之心令人动容。古往今来,多少薄情寡义之人,其心性竟不如双宿双飞的鸳鸯,不如相互缠绕的兔丝女萝,甚至比不上两棵心意相通的草木。在古诗传统中,常以夫妻关系隐喻君臣关系,君主对臣子的态度往往反复无常,由此推测,李白此诗或许还暗含对君臣际遇的深沉感慨,寄寓着更为深刻的人生况味。
# 萧士赟注:此诗其为明皇宠武妃废王后而作乎!......唐诗人多引《春秋》作鲁讳之义,以汉武比明皇,中间比义引事,读者自见。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 旧说卓文君为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作。然本辞自疾相知者以新间旧,不能至白首,故以为名。六朝人拟作皆然。而白诗自用文君本事。
明胡震亨《李杜诗通》
# 太白诗固多寄托,然必欲事事牵合,谓此诗指废王皇后事,殊支离也。信手写来,无不入妙(“东流不作”二句下)。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萧士赟云:辞婉意悲,《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是诗得之矣。冯舒曰:天际鸾吟,非复人间凡响。沈德潜曰:此随题感兴耳,后人欲扭合时事,支离无谓。“兔丝固无情”以下,信手拈来,无不入妙。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
# 比物抒情,含凄婉转(“人心”句下)。
《诗伦》
# 缠绵婉曲,声声入人心坎里,此风人遗韵(“兔丝”六句下)。末二句。言语妙天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白头吟》云:“此时阿娇正娇妒”,接法有形无迹,有一落千丈之势,其妙不可思议。“莫卷龙须席”四句,尚作回护之笔,至“覆水再收”句,方下决绝语,用笔如晴丝袅空,深静中自能一一领会。
清延君寿《老生常谈》
# 方氏宏静曰:太白《白头吟》,颇有优劣,其一盖初本也。天才不废讨润,今人落笔便刊布。纵云“挥珠”,无怪多颣。
清潘德舆《养一斋李杜诗话》
# “娇妒”字奇。严云:骂武帝,并相如亦骂,甚快(“相如作赋”二句下)。又云:“东流落花”句与上“宁同”、“不忍”句呼应。欢则愿死聚,怨则愿生离:皆钟情语。严云:“莫卷”四句,可摘作《子夜歌》,妙绝。又云:末四句为赘。诗人好尽,往往病此。外史案:无此四句,不成结构。严说妄矣。
伊豫松山、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上一篇:唐·杜甫《绝句六首》
下一篇:唐·李世民《赋得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