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bǎn
qiáo
fàn
yuè
zhuó
huái
怀
xiè
tiǎo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tiān
shàng
suǒ
yǒu
tiáo
tiáo
bái
shéng
xié
jiàn
zhāng
què
gěng
gěng
duì
jīn
líng
hàn
shuǐ
jiù
liàn
shuāng
jiāng
qīng
chéng
cháng
chuān
xiè
luò
yuè
zhōu
zhǔ
xiǎo
hán
níng
zhuó
bǎn
qiáo
rén
shuí
zhēng
xuán
huī
nán
zài
jiǔ
tián
yīng

译文

夜半天上何所有,只有这遥远的玉绳星白光闪闪。继而又斜挂在建章宫门前,低吐地对着钟山。静水依旧像一条素练,寒江夜来显得更加清澈。天将晓时川流不息的长江水像要把落月也泻到大海,沙洲上还凝结着夜里的秋寒。我独自酌酒在板桥浦,寻找着古人描写这里的诗篇。可惜谢朓这样的诗人再也不得见了,洒酒江上惆帐填满胸间。

逐句剖析

"天上何所有":夜半天上何所有,

"迢迢白玉绳":只有这遥远的玉绳星白光闪闪。

# 玉绳:星宿名,李善《文选》注引《春秋元命苞》说,玉衡北两星为玉绳星。

"斜低建章阙":继而又斜挂在建章宫门前,

# 建章:宫殿名,南朝宋时建。

"耿耿对金陵":低吐地对着钟山。

"汉水旧如练":静水依旧像一条素练,

# 汉水:即汉江,长江最长支流,源出今陕西西南宁强县,流经湖北,在武汉注入长江。这里即借指长江。

"霜江夜清澄":寒江夜来显得更加清澈。

# 霜江:此指长江。

"长川泻落月":天将晓时川流不息的长江水像要把落月也泻到大海,

"洲渚晓寒凝":沙洲上还凝结着夜里的秋寒。

# 洲渚:水中小块陆地。

"独酌板桥浦":我独自酌酒在板桥浦,

"古人谁可征":寻找着古人描写这里的诗篇。

"玄晖难再得":可惜谢朓这样的诗人再也不得见了,

# 玄晖:即谢朓。《南齐书》: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

"洒酒气填膺":洒酒江上惆帐填满胸间。

# 洒酒:一作“洒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为唐代诗人李白之作,具体出处为《全唐诗》。此五言古诗借怀念谢朓,抒发怀才不遇愤懑。前四句描绘秋夜天宇与金陵远景,勾勒开阔之景;中间四句聚焦秋江月色,营造清朗幽静氛围;末四句点明主旨,直抒胸臆。写作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既写秋夜景色,又融入思古人不见的寂寞凄清,是悠然神远的抒情佳作,尽显李白诗歌浪漫与深沉交织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开元十四年(726),时年二十六岁的李白游历襄汉、登上庐山后,又东至金陵、扬州。《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便创作于这年秋天他游金陵之际。从诗题便能明晰,此为一首缅怀谢朓之作。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作为南齐著名诗人,与谢灵运同族而有“小谢”之称,曾任宣城太守等职。其诗对南齐黑暗现实,尤其仕途险恶多有不满与畏惧流露,山水诗更是清俊秀丽,成就颇高,却遭诬陷,含冤死于狱中,年仅三十六岁。李白对谢朓才华极为崇仰,也同情其悲惨遭遇。板桥浦位于金陵城南三十里,是长江南岸津渡,当年谢朓出任宣城太守曾途经此地并写下《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李白于秋夜在此地泛月独酌,自然忆起这位才高命蹇的前代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是一首五言古诗,题材为怀古抒情。诗人借缅怀南齐诗人谢朓,描绘秋夜清朗幽静之景,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以及思古人而不得见的寂寞凄清情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全诗通过描写秋夜天宇、金陵远景、秋江月色等清幽之景,如“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将对谢朓的怀念以及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寂寞凄清之情融入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直抒胸臆:诗歌最后四句“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直接点明题旨,抒发了对谢朓的深切怀念以及感慨自己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愤懑,情感真挚强烈,极具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开篇四句描绘秋夜天宇与金陵远景。“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一问一答,似民歌般天真明快。诗人仰望,天宇中两颗玉绳星闪烁。三四句中,玉绳星斜照建章阙、耿对金陵城,勾勒出青天、明星与金陵巍峨宫阙的剪影,境界空阔高远,尽显诗人秋夜泛月的萧散自赏。细品之下,此四句已暗含对谢朓的怀念。李白有意化用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中“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的写景佳句,两颗玉绳星宛如谢朓与李白精神契合的象征。​中间四句聚焦秋江月色。“汉水”代指长江,避免与“霜江”重复。李白在板桥浦俯视大江,江水如银练流淌,此时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诗句浮现脑海。他仿若超越时空,与谢朓同赏秋江,身心沉浸于与古人神游之境。随着时间推移,明月西斜、月落星隐,从对古人的缅怀遐想,到神游的畅快,再到回归现实发觉古人不可见的寂寞怅惘,诗人复杂的心理变化借景色变化自然暗示,不着痕迹,尽显空灵之美。​最后四句直抒胸臆。诗人独酌板桥浦,知音难觅,虽追慕谢朓却相隔久远。现世难寻如谢朓般才华志趣相投之人,这让诗人深感孤独,无心饮酒,悲凉之气填膺。结尾暗用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之意,不着痕迹。至此,诗人既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古人的缅怀,又借痛感知音难遇,宣泄出世无知音的深沉喟叹。​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融合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哲思,极具艺术感染力。从创作手法看,诗人巧妙化用谢朓诗句,以玉绳星象征二人精神契合,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在情感表达上,从秋夜美景的悠然自得,到缅怀古人的畅快,再到知音难觅的孤独悲凉,层层递进,尽显复杂心绪。整体意境空灵,境界高远,将对古人的追思与自身怀才不遇之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展现出李白诗歌豪迈又不失细腻,浪漫且饱含深情的独特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咸用《石版》

下一篇:唐·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