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ng
yuè
·
·
liǔ
fāng
zhōng
yān
绿

朝代:宋作者:向子湮浏览量:3
zhèng
jiān
zhù
wǎn
qiū
shǒu
zhí
zhòng
xiāng
hào
xiāng
lín
shì
jiàn
yán
chū
jiě
liù
cáo
shì
zhōng
yuán
chù
rǎo
fǎn
qīng
jiāng
zhī
liǔ
fāng
shào
xīng
guǐ
chǒu
shuài
nán
hǎi
guān
shì
mǎo
jiǔ
jiāng
jùn
zhuǎn
cáo
jiāng
dōng
wéi
shì
láng
róng
bàng
chū
shǒu
dào
jùn
shǎo
qǐng
yòu
yān
zhào
qiě
zhōu
yuē
fàn
zhái
sòng
zhī
guī
wèi
chūn
huán
jiù
yǐn
shí
zhòng
jiù
gōng
xiū
chōng
líng
jùn
shǒu
zhì
shì
shì
liǔ
fāng
zhōng
yān
绿
bǎi
huā
zhōu
shàng
yún
hóng
xiāo
xiāo
bái
liǎng
shuāi
wēng
shí
rén
tóng
mèng
pāo
zhì
lín
jié
cháng
yáng
jiāng
yuè
lín
fēng
shì
jiān
wàn
shì
zhuǎn
tóu
kōng
dòng

译文

政和年间,我在宛丘择地建宅定居,亲手种植很多花草,自号芗林居士。建炎初年,卸任六路漕事,当时中原骚乱,因此不能回到故乡,就寓居在清江县的五柳坊。绍兴三年癸丑,罢官于南海,随即弃官不仕。乙卯年又起用,从九江郡太守转任江东转运使,入朝担任户部侍郎。为辞让荣誉躲避诽谤,出任姑苏太守。到郡才几天,又力请辞职,诏书终于许可,并且赐予一艘名叫泛宅的船,送我归来。己未年暮春,我又回到以前隐居的地方。当时二舅李公休也辞任舂陵郡太守退休回家,于是高兴地写下了这首词。五柳坊柳绿如烟,葱茏翠碧,景物朗润,百花洲苍穹红云,绚丽而璀璨。可叹我与李公休均已年老,白发萧萧了,但不愿与奸佞同流合污。因此被罢了官,退隐至清江,此刻月朗风清,林中信步,徘徊慨叹。宦海浮沉,犹过眼云烟,还不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能让我心静啊。

逐句剖析

"政和间":政和年间,

# 政和:宋徽宗年号,1111—1118年。

"余卜筑宛丘":我在宛丘择地建宅定居,

# 宛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阳县。

"手植众芗":亲手种植很多花草,

# 芗:调味的香草。此泛指花草。

"自号芗林居士":自号芗林居士。

"建炎初":建炎初年,

# 建炎:宋高宗年号,1127—1130年。

"解六路漕事":卸任六路漕事,

# 解六路漕事:建炎元年(1127),作者任江淮发送副使,九月,因素为李纲所善,被黄潜斥黜。解,指卸任。六路,指两浙西路、两浙东路、江南西路、江南东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

"中原俶扰":当时中原骚乱,

# 俶扰:开始扰乱。泛指骚动。

"故庐不得返":因此不能回到故乡,

"卜居清江之五柳坊":就寓居在清江县的五柳坊。

"绍兴癸丑":绍兴三年癸丑,

# 绍兴癸丑:“绍兴”三句:绍兴三年(1133),作者起知广州,不久即以言者罢,遂致仕。

"罢帅南海":罢官于南海,

"即弃官不仕":随即弃官不仕。

"乙卯起":乙卯年又起用,

# 乙卯起:“乙卯”二句:绍兴五年(1135),作者起复为知江州,改江南东路转运使。

"以九江郡复转漕江东":从九江郡太守转任江东转运使,

"入为户部侍郎":入朝担任户部侍郎。

"辞荣避谤":为辞让荣誉躲避诽谤,

"出守姑苏":出任姑苏太守。

"到郡少日":到郡才几天,

# 到郡少日:“到郡”五句:据《宋史》本传记载,绍兴八年(1138),金人议和将入境,作者不肯拜金诏,反对议和,忤秦桧意,遂罢官。

"请又力焉":又力请辞职,

"诏可":诏书终于许可,

"且赐舟曰泛宅":并且赐予一艘名叫泛宅的船,

"送之以归":送我归来。

"己未暮春":己未年暮春,

# 己未:即绍兴九年(1139)。

"复还旧隐":我又回到以前隐居的地方。

"时仲舅李公休亦辞舂陵郡守致仕":当时二舅李公休也辞任舂陵郡太守退休回家,

# 舂陵:旧郡名。隋置。在今枣阳县。,李公休:生平事迹未详。,仲舅:二舅。

"喜赋是词":于是高兴地写下了这首词。

"五柳坊中烟绿":五柳坊柳绿如烟,葱茏翠碧,景物朗润,

"百花洲上云红":百花洲苍穹红云,绚丽而璀璨。

"萧萧白发两衰翁":可叹我与李公休均已年老,白发萧萧了,

# 萧萧:头发稀疏貌。

"不与时人同梦":但不愿与奸佞同流合污。

# 时人:指当时的专权误国的权贵,包括秦桧之流的投降派。

"抛掷麟符虎节":因此被罢了官,退隐至清江,

# 麟符虎节:制成麒麟或虎形的符节,为古代朝廷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

"徜徉江月林风":此刻月朗风清,林中信步,徘徊慨叹。

# 徜徉:徘徊。

"世间万事转头空":宦海浮沉,犹过眼云烟,

"个里如如不动":还不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能让我心静啊。

# 如如:佛教指真如常住,圆融而不凝滞的境界。《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江月·五柳坊中烟绿》是南宋词人向子諲晚年归隐后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于他第二次辞官重返旧居时,借山水之景抒隐逸之志。上阕勾勒清幽环境,以“萧萧白发两衰翁”自喻与家人超脱世俗的姿态;下阕直言舍弃官场名利,归隐闲适。结句表达看破世事的通达,亦暗藏对朝政昏聩的无奈。全词语言质朴自然,以白描手法将山水之乐与人生志趣相融,看似写隐逸闲情,实则透露出主战派志士在时局倾轧下的精神坚守,于淡泊中隐现家国之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词人

向子湮(諲)(1085~1152),宋代词人。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哲宗元符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词风感慨深沉。代表作品有《鹧鸪天·豫章郡王席上》。著有《酒边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王兆鹏《向子諲年谱》记载,这首词创作于绍兴九年(1139),是词人第二次辞官回到清江五柳坊芗林别墅时所作。当时词人因得罪秦桧而被免职,此后便隐居山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隐逸词,词中描绘了五柳坊中柳绿如烟、葱茏碧翠的景色,以及百花洲上苍穹红云、夕阳绚烂璀璨的村落风光,表达了对岁月蹉跎、世事乖谬的感慨,以及洁身自好、追求高洁的情怀,展现出其凛然正气和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志趣。

2. 写作手法

插叙:“抛掷麟符虎节”这句是插叙往事。上片先以“五柳坊中烟绿,百花洲上云红”勾勒眼前隐居之景,暮色清幽,点出优美宁静的环境。至下片突然插入“抛掷麟符虎节”,如镜头切换般回溯往事:麟符虎节是词人昔日任鄂州知州、转运使等职时执掌的军政信物,“抛掷”将绍兴年间因拒拜金诏、触怒秦桧而罢官的经历凝练成画面,与前文隐逸场景形成对比。这一插叙未直陈事件,却借物件与动作暗示人生转折,点出归隐缘由,又凸显刚直不阿的品性。插叙后紧接“徜徉江月林风”重回当下,江月林风与开篇的烟绿云红呼应。由此看出,词人退隐的闲适中暗藏志士孤愤,将个人气节与家国忧思悄然融在一起。照应:开篇“五柳坊中烟绿”与下阕“徜徉江月林风”形成照应。前者以“烟绿”写柳色,后者以“林风”续写林间景致,通过同一场景的早晚变化,暗示词人虽隐居林泉却始终未改的高洁志趣。

3. 分段赏析

​上片开头提到的五柳坊和百花洲都在清江一带。词人先写自己居住的地方,“五柳坊中烟绿”以简笔勾勒隐居地的清幽,绿柳如烟,朦胧中透出远离尘嚣的宁静;“百花洲上云红”则绘出天边红霞,与地面的翠色相映,展现暮色中山水的鲜活。当然,这里的景色远不止这些。地名叫“五柳坊”“百花洲”,一个“柳”字让人想到满眼青翠,一个“花”字又让人想到姹紫嫣红,词人这样巧妙地安排,读来很有韵味。“萧萧白发两衰翁”直言两人的暮年之态。“萧萧”形容头发花白的样子。这时词人感叹自己年纪大了,岁月流逝,世事变迁,所以头发都白了。他说的“两衰翁”,一个是指自己,另一个就是序文中提到的辞去舂陵太守职务的李公休。前面三句写景叙事,语气平和舒缓。“不与时人同梦”情绪突然变得激烈起来。这里说的“时人”,应该是指当时那些专权误国的权臣,包括秦桧这样的投降派。表面自嘲与世格格不入,实则凸显对趋炎附势者的疏离,暗藏对朝堂的不满。下片“抛掷麟符虎节”,麟符、虎节,是皇帝调兵遣将用的信物,能得到这些是很荣耀的事。但向子諲却以“抛掷”的决绝动作,表达自己不愿接受,呼应序中罢官经历。绍兴初年,向子諲担任过鄂州知州、江州知州等要职,后来还做到户部侍郎,地位很高。但当宋金议和时,秦桧等人主张投降,金国使者要来,向子諲坚决不肯跪拜金国诏书,违背了秦桧的意思,因此被罢官,隐居清江。这一句说的就是这件事。向子諲为人正直,不讨好权贵,也不随波逐流,这种刚正不阿的气节令人敬佩。“徜徉江月林风”又和开头一、二句相呼应。开头写清江傍晚的景色,这里写夜晚的景色。在回忆往事之后,词人接着写现在的心情。江月澄明,林风飒然,悠闲漫步。表面看是在写闲情逸致,其实词人内心并不平静。屈原在《涉江》中说“被明月兮宝路”,这里的“明月”其实是珍珠的名字,但屈原借“明”字表示自己行为光明磊落,借“月”的高洁象征自己的品格。向子諲在林中漫步感叹,和屈原当年的心境是很相似的。“世间万事转头空”以直白之语道破浮华虚妄,宦海沉浮、名利争夺皆如云烟过眼,这句话表现了词人把高官厚禄看得淡泊。“个里如如不动”,“个里”是指心中,“如如不动”是佛家用语,意思是心境平和,不受外界干扰。这句话出自《金刚经》,词人借佛家“真如”之境,写内心不为外物所扰,看似超然,却暗藏对时局无力的慨叹,以平静之语收束全词,愈显其品格高洁。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表面看是描写隐居生活的闲适之作,实则抒发了词人的志向和愤懑。全词展现了向子諲身处浊世而坚守高洁,远离奸佞而保持忠诚的品格。从艺术表现来看,写景时笔触清新自然,描绘出柳绿花红、月明风清的春日景象;叙事时则笔力遒劲,情感激昂。这种寓刚健于柔婉的写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此外,这首词结构严谨,前后呼应,足见词人构思之精巧。开篇写柳色如烟、云霞似火,描绘的是黄昏景色;下片写月下林风,则转为夜晚景象。时间的推移自然流畅,如丝线贯穿,不着痕迹。整首词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写隐逸情趣的词,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作者对南宋政治现实的不满。

现代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连增新《唐宋词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籀《白菡萏一首其一》

下一篇:宋·释道颜《颂古二十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