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生金屋":自幼入宫,生长于金屋之中,
# 金屋:用汉武帝陈皇后事。,小小:少小时。
"盈盈在紫微":长大之后,轻盈的舞姿便经常在宫殿中皇帝面前表演。
"山花插宝髻":头上佩戴鲜艳的山花,
"石竹绣罗衣":身穿绣着石竹花图案的罗衣。
# 石竹:花草名。
"每出深宫里":经常出入深宫大殿之中,
# 出:一作“上”。
"常随步辇归":常常侍从于皇帝的步牵之后。
# 步辇:皇帝和皇后所乘的代步工具,为人所抬,类似轿子。
"只愁歌舞散":只怕有朝一日,歌舞一散,
# 散:一作“罢”。
"化作彩云飞":自己便像天上的彩云一样,随风而去,再也见不到皇帝的面了。
"柳色黄金嫩":春日杨柳的嫩芽,色泽像黄金,
"梨花白雪香":雪白匡梨花,散发着芳香。
"玉楼巢翡翠":宫中的玉楼珠殿之上,有翡翠鸟在结巢,
# 翡翠:翠鸟名,形似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巢:一作“关”,又作“藏”。,玉楼:华美之楼。
"金殿锁鸳鸯":殿前的池水中置养着成到的鸳鸯。
# 金:一作“珠”。
"选妓随雕辇":于是皇上从后宫中选能歌善舞的宫人,
# 雕辇:有雕饰采画的辇车。雕:一作“朝”。,妓:同“伎”。此指歌女、舞女。
"征歌出洞房":随辇游乐。
"宫中谁第一":能职善舞者,在宫中谁可推为第一呢,
"飞燕在昭阳":当然非居住于昭阳殿的赵飞燕而莫属了。
"卢橘为秦树":苑林中长着卢橘,
"蒲萄出汉宫":宫廷中种着葡萄。
# 蒲萄:即葡萄,原产西域西汉时引种长安。
"烟花宜落日":在落日烟花之下,
"丝管醉春风":箫管之声如凤鸣下空。
"笛奏龙吟水":羌笛之声如龙吟出水,
"箫鸣凤下空":箫管之声如凤鸣下空。
"君王多乐事":莫说君王多游乐之事,
"还与万方同":如今天下太平,天子正与万民同乐呢。
# 还与万方同:一作“何必向回中”。
"玉树春归日":玉树影斜,日暮下朝之时,
# 玉树春归日:一作“玉殿春归好”。
"金宫乐事多":宫中多有乐事。
"后庭朝未入":由于君王白天忙于政务,
"轻辇夜相过":至夜晚才乘着轻辇来到后宫。
"笑出花间语":嫔妃们在花间恣意谈笑,
"娇来竹下歌":在明烛下娇声唱歌。
# 竹:一作“烛”。
"莫教明月去":在月光下尽情地唱吧,跳吧,莫要叫明月归去,
"留著醉嫦娥":我们还要请月宫中的嫦娥一起来欢歌醉舞。
"绣户香风暖":宫殿内香风和暖依旧,
"纱窗曙色新":纱窗外已现出黎明的曙光。
"宫花争笑日":宫中的花朵竞相对朝日开放,
"池草暗生春":池塘中已暗暗地长出了春草。
"绿树闻歌鸟":绿树间的小鸟开始歌唱,
"青楼见舞人":宫殿中舞女的身影在晨光中逐渐清晰。
# 青楼:古时指女子所居之楼。曹植《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昭阳桃李月":昭阳殿前桃李相间,明月渐斜,虽天色已明,
"罗绮自相亲":但宫中的美人狂欢了一夜,兴犹未尽,仍在追逐嬉戏。
# 相亲:本指罗衣,此代指穿罗绮之美女。,自:一作“坐”。
"今日明光里":今日在明光宫中,
# 明光:汉宫名。此代指唐代宫殿。
"还须结伴游":还要结伴相游。
"春风开紫殿":春风吹开了紫殿大门,
"天乐下朱楼":一阵天乐吹下了珠楼。
"艳舞全知巧":舞女们的舞蹈跳得惟妙绝伦,
"娇歌半欲羞":歌女们的歌声娇里娇气。
"更怜花月夜":更令人开心的是在花香月明之夜。
"宫女笑藏钩":宫女们在玩藏钩的游戏。
# 藏钩:古代的一种游戏。手握东西让别人猜,猜中者即胜。
"寒雪梅中尽":傲雪的寒梅已尽,
"春风柳上归":春风染绿了杨柳。
"宫莺娇欲醉":宫莺唱着醉人的歌,
"檐燕语还飞":檐前的燕子呢喃着比翼双飞。
"迟日明歌席":春日迟迟照着歌舞酒筵,
# 迟日:春日白昼渐长,故曰迟日。《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毛传:“迟迟,舒缓也。”
"新花艳舞衣":春花灿烂映看漂亮的舞衣。
"晚来移彩仗":傍晚时斜辉照着皇帝出游的彩仗,
# 彩仗:宫中的彩旗仪仗。
"行乐泥光辉":光彩一片,好不气派。
"水绿南薰殿":龙池之水映绿了南薰殿,
# 南薰殿:唐兴庆宫之宫殿名。
"花红北阙楼":北阙楼在一片红花中显现。
"莺歌闻太液":从太液池上传来阵阵莺鸣似的歌声,
# 太液:唐大明宫内有太液池,池中有蓬莱山。,莺歌:歌如莺鸣。
"凤吹绕瀛洲":笙箫之音绕着池上的蓬莱山打转。
"素女鸣珠佩":一阵仙女玉佩的碰击的叮咚响声传来
"天人弄彩球":原来是宫人们在玩着扣彩毯为游戏。
"今朝风日好":今日天气真好,
"宜入未央游":正是宫中行乐的好日子。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宫中行乐词八首》是一组奉诏为唐玄宗创作的一组以宫廷行乐为题材的五言律诗,通过描绘奢华的宫廷生活与娱乐场景,既展现盛唐气象,又暗含对帝王耽于享乐的讽喻。
2. 写作手法
起兴:第二首前两联“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以景色起兴,写了多种颜色,暗示美人嫩、白、香。烘托:“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这四句描绘出了一幅色泽艳丽的生动画面,用景物和环境来烘托宫女歌妓的美。渲染:第七首前两联“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写景,用雪、梅、柳、莺、燕为后两联描写歌舞行乐做了很好的渲染。拟人:“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这四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梅花落尽,春风送柳归,宫墙内的莺“娇欲醉”,屋檐上的燕“语还飞”,使整幅画面变得十分生动。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写一位宫中歌妓的愁情。这位歌妓身居皇宫,在皇帝面前表演歌舞,生活奢侈。但她并非嫔妃,不能受到皇帝的亲幸,歌舞一散,各自回家。这种处境让她尴尬,心理失衡。“愁”是全诗的核心。首联描述她的居室华贵,且位于皇宫之中;颔联写她服饰奇特,山花插在鬓边,石竹花纹绣在衣上;颈联点明她的身份——常出入宫闱,跟随天子车驾;尾联则点出主旨,表现出她欢愉后的内心孤寂。第二首写歌妓中有人偶然被皇帝看中而极度受宠。其得幸的原因与赵飞燕完全相同,因此用赵飞燕来比喻她。前两联是比兴手法,用景物环境烘托宫女歌妓之美:首二句写宫外花木,暗示美人皮肤娇嫩、肤色白皙、气质芳香;第三四句写殿内鸟雀,暗示她善舞能言。颈联写选妓征歌的场景;尾联写她因能歌善舞而获得极高的恩宠。第三首写天子赏乐。“君王多乐事”是全诗的主线。首联看似写风景,细品实则是说皇帝的恩泽广被四方,万方来朝进贡;颔联描写风光宜人、音乐醉人的场景;颈联写音乐的精妙——笛声如龙鸣水中,箫声如凤鸣,引得凤凰纷纷从空中飞下,箫声之妙堪比古代善吹箫的箫史;尾联表面称颂君王与民同乐,实际暗含讽喻,且与首二句呼应。第四首写帝与妃子嬉戏玩乐。“金宫乐事多”是全诗的中心句。首联描绘宫中美景,并点明时令为春天,以此烘托欢乐氛围;颔联写皇帝夜间无事,在宫中路过;颈联写妃子在花间游憩,皇帝路过时她笑着奔出花丛;姿态娇憨可爱,还唱着歌给皇帝听;尾联写帝与妃子兴致未尽,希望明月走得慢些。这两句字面是留住明月让月中嫦娥玩乐醉酒,实则是想让时光慢行,多些游玩时光。第五首描写春日宫廷中帝妃的亲密相处。“罗绮自相亲”是全诗核心。首联描绘宫廷大门在晨光中敞开,微风送来阵阵花香(“风香”实际指花香);颔联展现阳光下的花园景象,百花竞相绽放(“争”字突出繁盛),池中青草茂密生长(“暗”字暗示草色渐深);颈联将鸟雀啼鸣与宫人歌舞相映衬;尾联通过“昭阳”宫殿的描写收束场景,最终点明“罗绮自相亲”的主旨,前三联全是写景,尾联总括前三联,修饰限制帝妃活动的时令和环境。第六首记录宫女集体出游的欢乐场景。“结伴游”贯穿全篇,首联点明聚会地点在阳光明媚的宫苑。中间两联细致描写:音乐如天籁般美妙,舞姿绚丽多彩,歌声婉转含情,少女们含羞带笑的神态跃然纸上。尾联转写月夜藏钩游戏,“花月夜”既交代时间又渲染氛围,“笑”字生动再现欢聚场景,与开篇的“结伴游”遥相呼应。第七首展现宫廷春日行乐的盛况。“行乐好光辉”统领全诗,前两联以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作铺垫:梅花凋零、柳条返青(“尽”字强调完全凋谢),黄莺啼鸣、燕子低语(“娇欲醉”拟人化描写)。后两联转向歌舞场景:日光映照歌席,花影摇曳舞衣,尾联通过夜晚华美仪仗的描写,用“好光辉”作结,既呼应主题又暗含铺张之意。第八首继续描写宫女游园活动。首联以“绿波”“红花”勾勒宫苑景致,色彩对比鲜明。颔联用鸟鸣比拟乐声,使抽象音乐具象可感。颈联记录宫女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尾联叙述众人趁晴好天气前往未央宫游玩,拓展了活动空间范围,四联层层递进展现宫女们从日常到出游的娱乐生活。
4. 作品点评
李白这组诗写的是宫廷中的享乐场景,诗中把奢华艳丽、风流雅致的种种细节都描绘到了极致。但诗人品格高洁、清醒独立,性格刚正不屈,即便是在应命而作的文字里,也特意加入了一些批评的意味,让那些享乐的人兴致稍减。他内心忧虑重重,透过这些所谓的“乐事”,看到的其实是享乐者丑恶的灵魂,更想到了历史上因荒淫误国的前车之鉴。因此,诗中像盈盈、小小这样的姿态,罗衣绸缎的华丽,宝髻装饰的精致,翡翠饰品的珍贵,鸳鸯图案的精巧,玉楼的华美——所有这些美轮美奂的景象,经过李白的巧妙刻画,在读者心中全都化作了污秽。唯有诗人忧心天下、救济时弊的胸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德,以及语言浅近却意蕴深远、情感细腻却表达鲜明的卓越写作技巧,始终被后世之人敬仰。
# (玄宗)尝因宫人行乐,谓高力士曰:“对此良辰美景,岂可独以声伎为娱?倘时得逸才词人吟咏之,可以夸耀子后。”遂命召白。时宁王邀白饮酒,已醉。既至,拜舞颓然。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白顿首曰:“宁王赐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赐臣无畏。始可尽臣薄技。”上曰:“可。”即遣二内臣掖扶之,命研墨濡笔以授之,又令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白取笔抒思,略不停缀,十篇立就,更无加点。笔迹遒利,凤跱龙拏。律度对属,无不精绝。
唐孟棨《本事诗》
# 太白《清平调》三绝,一时高兴耳。其诗殊未至也。……此虽流丽而未免浅薄,然较三绝句差胜。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宫中行乐词》八章,语极绮丽,有江、庾遗音;不为高、李所取者,为其祖春花而忘秋实也。然其托兴超凡,意出言表,迥非江、庾所及。
明末清初唐汝询《唐诗解》
# 太白《宫中行乐词》,艳时浮,轻而少骨。掇江、庾之绮丽,离鲍、谢之沉雄,选李者信不当采。然题曰《行乐》,要是龟年所唱。假令王、孟作之,尚能清真耶?越人治病,随俗而变;艺苑评诗,随题时变可也。
明末清初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 周珽曰:苑囿声乐,足称巨丽,君上岂可独享其乐?末句托讽昭然。一篇得此结,振起几多声调!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太白《清平》三绝与《宫中行乐词》,钟、谭讥其浅薄。然大醉之后,援笔成篇,如此婉丽,岂非才人!
明末清初贺贻孙《诗筏》
# 原本齐、梁,缘情绮靡中不忘讽意,寄兴独远。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萧士赟云:太白诗用意深远,非洞悟《三百篇》之旨趣,未易窥其藩篱。《清平调词》、《宫中行乐词》,其中数首全得《国风》讽谏之体。如曰“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是讽其玉楼金殿不为延贤之地,徒使女子小人居之也。“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是讽其不好德而好色,不听雅乐而听郑声也。“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是以飞燕比贵妃,妃与飞燕事迹相类,欲使明皇以古为鉴,知飞燕之为汉祸水,而不惑溺于贵妃也。“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是讽其与民同乐也。“今朝风日好,宜向未央游”,是讽其辍游宴之乐,而临政视事于未央也。是时明皇有声色之惑,多不视朝,故因及之也。言在于此,意在于彼,正得谲谏之体。太白才得近君,当吋人所难言者,即寓讽谏之意于诗内,使明皇因诗有悟,其社稷苍生庶有瘳乎!岂曰小补之哉!琦按:萧氏此说甚凿,使解诗者必执此见于胸中而句度字权之,则古今之诗无一而非讥时诽政之作,而忠厚和平之旨,盖于是失矣。尤而效之,几何不为谗邪之嚆矢哉!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 黄彻《巩溪诗话》谓李、杜齐名,而太白集中爱君忧国如子美者绝少。然《蜀道难》《远别离》,忠爱之忱,溢于楮墨;《战城南》《独漉篇》《梁父吟》等作,亦寓忧时之意。第其天才纵轶,出入变幻,令人莫可端倪。且凡不能显言者,每隐言之,是其忠爱之心,不能已也。至《宫中行乐词》,一曰“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一曰“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一曰“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既规讽之,又深警之。徒以玉楼、金殿、翡翠为艳词,则失之矣。
清喻文鏊《考田诗话》
# 太白七言近体不多见,五言如《宫中行乐》等篇犹有陈隋习气,然用律严矣。音节稍稍振顿。
清郭兆麒《梅崖诗话》
# 太白《宫中行乐词》诸作,绝似阴铿。
清陈仅《竹林答问》
上一篇:唐·杜牧《送人》
下一篇:唐·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