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ōng
yuàn

朝代:唐作者:李益浏览量:1
shī
湿
qíng
huā
chūn
diàn
殿
xiāng
yuè
míng
chuī
zài
zhāo
yáng
jiāng
hǎi
shuǐ
tiān
gōng
lòu
gòng
cháng
mén
cháng

译文

春晴正开的桃花,花朵被露水沾湿,春风散入,更是暗香满殿,月亮特别明亮,昭阳殿里彻夜笙歌。宫漏里就好像装了海水一样滴不完、流不尽,在长门宫前滴了一夜没有停息。

逐句剖析

"露湿晴花春殿香":春晴正开的桃花,花朵被露水沾湿,春风散入,更是暗香满殿,

# 春:一作宫。,晴花:晴日的花朵。,露湿:露水打湿。

"月明歌吹在昭阳":月亮特别明亮,昭阳殿里彻夜笙歌。

# 昭阳:汉宫殿名。后泛指后妃所住的宫殿。《三辅黄图·未央宫》:“武帝时,后宫八区,有昭阳……等殿。”,歌吹:歌唱吹打。

"似将海水添宫漏":宫漏里就好像装了海水一样滴不完、流不尽,

# 宫漏:宫中计时器。用铜壶滴漏,故称宫漏。,似将:好似将用。

"共滴长门一夜长":在长门宫前滴了一夜没有停息。

# 长门:汉宫名。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后以“长门”借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宫院。,滴:一作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宫怨》乃唐代诗人李益精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无论是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皆着重于环境的描绘。然而,诗人巧妙地将人物细腻且丰富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情与景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正因如此,读者能透过所描绘的环境,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存在,整首诗也因此呈现出含蓄蕴藉的独特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名卓著,世称“文章李益”,与李贺齐名。李益各体皆工,尤擅长七言绝句。诗歌题材广泛,以边塞诗最为著名。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诗风悲凉慷慨,情调感伤。代表作品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著有《李益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宫廷闺怨诗。描绘了宫廷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昭阳殿内,春日晴朗,花朵被露水沾湿,散发着香气,夜晚明月照临,歌舞声乐不断,一片繁华热闹;而长门宫中,失宠的宫女却度日如年。诗中通过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与热闹欢乐相对照的氛围,体现了失宠宫女的悲惨境遇,表达了她们内心无尽的哀怨之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前两句写昭阳殿的热闹,“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描绘出得宠宫殿的春日繁华、夜晚欢歌的场景;后两句写长门宫的冷清,“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突出失宠宫女长夜难捱。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展现出宫女之间得宠与失宠的巨大差异,强化了失宠宫女的哀怨之情。夸张:“似将海水添宫漏”,将宫漏滴水想象成用海水添注,极度夸张地表现出失宠宫女感觉时间流逝极为缓慢,夜晚漫长难耐,生动地烘托出其内心的痛苦与煎熬。烘托:“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以昭阳殿的“露湿晴花”“月明歌吹”等美好热闹之景,从侧面烘托出长门宫的冷落孤寂,更加突出失宠宫女所处环境的凄凉以及内心的哀怨。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两句所营造的境界,堪称美妙绝伦。诗里所提及的宫花,推测大概是娇艳的桃花。在春日晴好之时,桃花灼灼盛开,花瓣上点缀着晶莹的露滴,宛如《诗经》中所描绘的“灼灼其华”那般光彩照人。晴日下的花朵沾染了露水,愈发显得娇柔艳丽,美不胜收。每当夜幕降临,花香愈发浓郁,更易被人察觉,伴随着春风的吹拂,那股暗香便悠悠地弥漫在整个宫殿之中。这看似只是纯粹地描绘环境,实则不然。如此美好的境界,与昭阳殿内载歌载舞之人的愉悦心情完美契合,二者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昭阳殿中,整夜都回荡着笙歌之音,沉浸在欢乐中的人们尚未停歇。“歌吹在昭阳”,此句不难理解,可明月普照大地,本应无处不在,为何诗人却偏偏将其归属于昭阳殿呢?在此,诗人巧妙地予以暗示,仿佛连那月亮的光辉,在昭阳殿上都显得格外明亮。这两句虽着重于描绘景象,但读者却能从字里行间真切地感受到有人的存在,进而自然而然地由眼前之景,融入到人物的情感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所刻画的并非宫怨,恰恰相反,展现的是宫中女子得宠承恩时的欢快情景,与宫怨形成鲜明的对立。然而,后两句笔锋陡然一转,方才那美好的环境与欢乐的氛围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与氛围。与昭阳殿的繁华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既无馥郁的花香,也无欢快的歌吹,甚至连月光似乎都吝啬照耀。唯有那永无休止、滴滴答答流淌的漏声,以及那仿佛永远都挨不到尽头的漫漫长夜。在这里,同样也有一位难以入眠之人。但与昭阳殿中欢乐之人嫌夜太短不同,身处长门宫的这位,满心皆是愁思,只觉这夜格外漫长难熬。

4. 作品点评

《宫怨》虚与实相互交融、相辅相成,虽超脱了具体事物的外在形态,却精准地捕捉到了情感的神韵。尽管诗中所描述的情形在现实里绝无可能发生,但无疑是饱含深情、情至深处的肺腑之言,深刻地传达出宫女内心无尽的哀怨与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蹦昭阳之歌吹比长门之祸声,是以弥觉其长耳。

明唐汝询《唐诗解》

# 依稀太白。海水添漏,形容夜长,思入风云。

清吴瑞荣《唐诗笺要·后集》

# 宫怨宜在浑厚,诗虽佳,时意甚刻削。

明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 以昭阳之歌吹,比长门之漏声、是以弥觉其长耳。

明唐汝询《唐诗解》

# 兴调已是龙标,又加沉着。

清乔亿《大历诗略》

# 不过“愁人知夜长”之意,却将昭阳歌与长门宫漏比说,便觉谁堪。

现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 和王昌龄“奉帚平明”、“闺中少妇”等名作之同,此诗的怨者,不是一开始就露面的。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的居处,昭阳殿则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居处,唐诗通常分别用以泛指失宠、得宠宫人住地。欲写长门之怨,却先写昭阳之幸,形成此诗一显著特点。

现代《唐诗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万楚《骢马》

下一篇:唐·李白《地藏菩萨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