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lóu
wǎn
tiào
jǐng
xiān
yín
wán
chéng
piān
shuǐ
zhāng
yuán
wài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dàn
yān
shū
jiàn
xié
yáng
jiāng
xiān
míng
hǎi
liáng
shèn
sàn
yún
shōu
lóu
hóng
cán
shuǐ
zhào
duàn
qiáo
liáng
fēng
fān
bái
làng
huā
qiān
piàn
yàn
diǎn
qīng
tiān
háng
hǎo
zhuó
dān
qīng
huà
shī
shuǐ
cáo
láng

译文

江的上空不时有淡淡的烟云荡过,不时还夹杂着稀疏细雨,当云过雨收之际,一轮夕阳把金灿灿的阳光撒在湖面上,风吹江面浪滚波涌,深碧色的波浪在夕阳的照射下,一边是金光跳动,如金蛇游泳,一边是暗色背光,水色对比如呈墨绿。天上的彩云在变化,水面的云气在飘涌,好像刚散的海市蜃楼,雨霁残云像破了的楼阁,由于细雨刚停,空间的水珠与夕阳映照,一条彩虹如桥梁一样架在江上,而彩虹照水倒影入江,一一相应,美不胜收。加之水波动荡,风吹浪翻,好像许多花片飞舞一样,时暗时明,非常美观,云过后晴空一碧,雁群凌空飞翔,好像是青天上的一行字迹。如此美的景色,只能用颜料勾勒出来,画上题诗,寄送给不在身边的好友。

逐句剖析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的上空不时有淡淡的烟云荡过,不时还夹杂着稀疏细雨,当云过雨收之际,一轮夕阳把金灿灿的阳光撒在湖面上,

# 斜阳:夕阳。,间:间隔,疏雨:稀疏的小雨。,澹烟:清淡的云烟。

"江色鲜明海气凉":风吹江面浪滚波涌,深碧色的波浪在夕阳的照射下,一边是金光跳动,如金蛇游泳,一边是暗色背光,水色对比如呈墨绿。

# 海气:海上吹来的风。,江色鲜明:江上的颜色很明亮。

"蜃散云收破楼阁":天上的彩云在变化,水面的云气在飘涌,好像刚散的海市蜃楼,雨霁残云像破了的楼阁,

# 散:消散。,蜃:大蛤蜊。江海边或沙漠中,因空气冷热骤变,光线折射,而把远处的景物显示到空中或地面上,古人误以为是蜃吐气而成,称海市蜃楼。

"虹残水照断桥梁":由于细雨刚停,空间的水珠与夕阳映照,一条彩虹如桥梁一样架在江上,而彩虹照水倒影入江,一一相应,美不胜收。

# 虹残:雨后虹影渐渐消残。

"风翻白浪花千片":加之水波动荡,风吹浪翻,好像许多花片飞舞一样,时暗时明,非常美观,

# 花千片:风吹江水,浪花喷涌,如片片白花。

"雁点青天字一行":云过后晴空一碧,雁群凌空飞翔,好像是青天上的一行字迹。

# 字一行:雁群从青天经过,排成“人”字或“一”字。

"好著丹青图画取":如此美的景色,只能用颜料勾勒出来,

# 图画取:临摹下来。画:一作“写”。,著丹青:用颜料著色画起来,即彩色画。丹青: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

"题诗寄与水曹郎":画上题诗,寄送给不在身边的好友。

# 水曹郎:水部曹郎,水部官职名。当时张籍在水部任职,故称水曹郎。,题诗:画上题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言律诗。此诗以山水为主题,描绘了诗人于暮色中登上杭州城东楼所眺见的壮美景色,如斜阳透过淡烟疏雨洒在江面上,还有海市蜃楼、彩虹、白浪、飞雁等。写作上寓情于景,语言清秀。首联点明“景物鲜奇”,奠定清新基调;颔颈联细致描绘鲜奇之景,动静结合;尾联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想与友人共享美景。全诗情调轻松,给人以轻松愉悦的美感享受,是闲适诗中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创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当时,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而友人张籍担任水部员外郎。一日,白居易在暮色时分登上杭州城的望海楼,眼前的美景令他陶醉,心中涌起对远方友人张籍的思念,于是挥笔创作了这首诗,寄给张籍,以分享自己所见的美妙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山水诗。描绘了诗人在杭州城楼上所见雨后江景,有斜阳、淡烟疏雨、海市蜃楼、残虹、白浪、飞雁等景色,借诸多景象写出了江楼晚景的鲜奇壮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颔联“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为静景描写,描绘海市蜃楼和水中残虹的静态画面;颈联“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是动景,“翻”“点”二字使白浪、飞雁充满动态感,动静相衬,让画面更鲜活。虚实结合:“蜃散云收破楼阁”是实景虚写,诗人登楼眺望,看到海市蜃楼幻化成的残破楼阁,以虚景与实际的登楼眺望之景相融合,丰富了诗歌意境。比喻:颈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浪花比作千片白色的花瓣,形象地写出浪花洁白、繁多且随风翻动的形态;将飞行的大雁在天空中排列的形状比喻成字,生动展现大雁飞行时整齐有序的画面,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3. 分段赏析

诗的首联“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从阳光切入。傍晚时分,斜阳的余晖穿过淡薄的烟雾和稀疏的雨点,洒落在江面上,勾勒出一种朦胧又清新的意境。刚被雨水洗礼过的江面,格外新鲜明净,海风轻轻拂来,带来丝丝凉意,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题目中所说的“景物鲜奇”,仿佛身临其境。颔联“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聚焦于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和雨后彩虹。诗人并未展现海市蜃楼的全貌,而是巧妙捕捉住蜃散云收、幻影残破的瞬间,好似用相机定格了”破楼阁”这一画面。由于是登楼远眺,眼前本就有亭台楼阁,所以这一句是实景与虚景的融合。再看“虹残”一句,雨后彩虹常见,可诗人耐心等到虹影慢慢消残,水中倒映出如断桥般的景象时,精准地描绘了下来。从水中倒影着笔,让寻常的彩虹之景更添妙处。“破楼阁”与“断桥梁”,生动呈现出难以描绘的景致,尽显诗人选材的独特眼光。颈联“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堪称全诗的精妙之笔。一个“翻”字,将风吹浪花的动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就像画家饱含激情地挥动画笔;“点”字则把大雁在青天飞行的姿态刻画得极为传神,仿佛是用画笔轻点天空。一“翻”一“点”,赋予江天万物蓬勃的生机,用词之精妙,令人拍案叫绝。此联动静结合,与颔联的静景相互映衬,让整首诗的画面更具活力。尾联“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诗人面对如此绮丽的自然景观,满心欢喜,恨不得马上请人将其绘成图画,再题上这首诗,寄给远方的友人张籍。这不仅传达出诗人想与好友分享美景的急切心情,也流露出他身处杭州,悠然自得的心境,和早年在忠州时的悲郁形成鲜明对比。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层层铺陈,运用淡墨白描之法,笔法新颖独特,诗句明白如话,通俗易懂。情感的表达巧妙融入景物描绘,又在尾联点明主旨,含蓄蕴藉。读者阅读时,既能细细品味诗句的韵味,又能从中感受到轻松愉悦的美感,沉浸在诗中的美妙意境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乍惊物色从诗出,更想工人下手难。

唐张籍《答白杭州郡楼登望画图见寄》

#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两句:“诗人巧妙地剪裁了江上雨后的自然景物,以实字写实景,构成了清新和谐的画面。”

不详《全唐诗佳句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下一篇:唐·李益《度破讷沙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