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diào
tóu
·
·
guì
lín
zhōng
qiū

朝代:宋作者:张孝祥浏览量:3
jīn
guò
zhōng
qiū
shǎng
xīn
tíng
shàng
huàn
zhuī
nián
yóu
qiān
jiāng
shān
huà
wàn
jǐng
shēng
kàn
áo
tóu
jiè
yōng
yín
què
zhū
juǎn
qióng
gōu
fēng
chuī
dào
lǐng
biān
zhōu
nián
míng
yuè
jiù
hái
zhào
dēng
lóu
lóu
xià
shuǐ
míng
shā
jìng
lóu
wài
shēn
héng
dǒu
zhuǎn
sāo
shǒu
yōu
yōu
lǎo
xìng
qiǎn
liáo
yān
liú

译文

今晚是什么日子啊,我在此地度过中秋。在建康赏心亭邀友欢聚,追念去年同游的旧事。千里山河如锦绣画卷,万家灯火彻夜笙歌,沿途百姓争睹太守出游的盛景。天穹如玉宇环抱明月,珠帘卷起露出如钩的琼月。乘风而去,倏忽间被吹落,至五岭边的荒州。去年那轮明月依然如故,此刻还照着我独自登楼。楼下江水澄澈沙岸静谧,楼外星斗横斜北斗转向,我独自搔首思绪万千。我这的兴致一点都不浅。暂且在此多作停留罢。

逐句剖析

"今夕复何夕":今晚是什么日子啊,

# 今夕复何夕:今晚是什么日子啊。杜甫《赠卫八处士》:“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此地过中秋":我在此地度过中秋。

"赏心亭上唤客":在建康赏心亭邀友欢聚,

# 赏心亭:赏心亭位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建康是当时宋金对峙的前线。

"追忆去年游":追念去年同游的旧事。

"千里江山如画":千里山河如锦绣画卷,

"万井笙歌不夜":万家灯火彻夜笙歌,

# 笙歌:泛指奏乐唱歌。,万井:千家万户。井:人口聚集的地方。《史记·刺客列传》:“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

"扶路看遨头":沿途百姓争睹太守出游的盛景。

# 遨头:宋代成都自正月至四月浣花,太守出游,士女纵观,称太守为“遨头”。,扶路:沿途。

"玉界拥银阙":天穹如玉宇环抱明月,

# 银阙:指代明月。,玉界:天空。

"珠箔卷琼钩":珠帘卷起露出如钩的琼月。

# 琼钩:弯月。庾信《灯赋》:“琼钩半上,若木全低。”(若木:树名。古称日没之处。),珠箔:珠帘。

"驭风去":乘风而去,

# 驭:驾驶车马,这里引申为驾风。白居易《长恨歌》:“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忽吹到":倏忽间被吹落,

"岭边州":至五岭边的荒州。

"去年明月依旧":去年那轮明月依然如故,

"还照我登楼":此刻还照着我独自登楼。

"楼下水明沙静":楼下江水澄澈沙岸静谧,

"楼外参横斗转":楼外星斗横斜北斗转向,

# 参横斗转:北斗转向,参星打横。指天快亮的时候。

"搔首思悠悠":我独自搔首思绪万千。

# 悠悠:深思的样子。

"老子兴不浅":我这的兴致一点都不浅。

"聊复此淹留":暂且在此多作停留罢。

# 淹留:停留,长久逗留。《战国策·楚策四》:“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聊复:姑且,暂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是南宋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张孝祥在桂林任上的一个中秋节。上片回忆去年在金陵过中秋,登赏心亭,与友人一同赏月的情景。下片叙写来到岭南以后,又逢中秋,明月依旧,登楼眺望,不禁思绪万千。作者调任桂林,是在罢官起复之后,因此词中含蓄地流露出仕途坎坷、人生飘忽不定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豪放派词人

张孝祥(1132~1169?),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绍兴进士。张孝祥的诗歌多赠答、题咏和纪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如“艰难念时事,留滞岂身谋”“只今斗米钱数百,更说流民心欲折”等。其词风格豪迈,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爱国情感浓厚。代表作品有《黄州》《和沈教授子寿赋雪》《六州歌头》《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木兰花》《念奴娇·过洞庭》等。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是张孝祥出任静江(今广西桂林市)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时在桂林欢度中秋佳节写的。张孝祥二十三岁高中状元,可谓是年少得志。但他没有吸取陆游的教训,考上状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公开上疏为岳飞鸣冤。于是秦桧诬告张孝祥的父亲谋反,将其逮捕入狱,进入大理寺等候审判。秦桧死后,虽然张孝祥父亲的谋反罪名被平反,但是张孝祥坚持主战言论,与朝廷的主和派发生激烈的冲突。宋孝宗任用张浚,结果张浚仓促起兵北伐战败。以汤思退为首的主和派对主战派展开了打压,张浚被罢相,张孝祥也因此被罢官回家。乾道元年(1165年)六月,张孝祥被起复为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水调歌头·桂林中秋》就创作于这年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中秋节的词。词人上阙回忆去年在金陵过的中秋,下阙写此时在桂林过中秋,含蓄的流露出对仕途坎坷和人生飘忽不定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对比:本词以"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开头,词人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中秋节,今夕对照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苦闷的同时仍有凌云壮气。比喻:“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词人以仙境喻月夜天空,以银阙、琼钩喻月宫,生动形象地将中秋之月写得光彩夺目。

3. 分段赏析

上片起笔先点出“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此地”就是桂林,接着追忆了去年的中秋之游,用铺叙的手法,展示出繁华的闹市,皎皎的明月,把千里江山、万户笙歌之景与天上宫阙的明丽壮观融为一体。下片笔锋一转,“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御风飘忽于天地之间,不知不觉之中竟然好似又回到了“岭边州”,明月依旧如去年那般皎洁,登楼凭栏而望,水波澄净,月夜宁静之意隐现笔端。天上的星光转移,时间悄然流逝。这不由得使词人思绪悠悠。

4. 作品点评

全篇清旷飘逸,豪迈奔放,透露了出词人高洁不羁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曹勋《念奴娇·冰铸雪》

下一篇:宋·京镗《定风波·次杨茶使七夕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