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四敛":海上的云雾向四方收敛,
"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在太清楼上,极目远眺,满眼是一片秋色。
"明月飞来云雾尽":明月仿佛飞涌而来,云雾随之散尽,
"城郭山川历历":城郭和山川清晰分明。
"良夜悠悠":美好的夜晚漫长而宁静,
"西风袅袅":轻柔的西风微微吹拂,
"银汉冰轮侧":银河边,明月倾斜。
"云霓三弄":仿佛云中传来几曲仙乐,
"广寒宫殿长笛":那是广寒宫里的长笛奏鸣。
"偏照紫府瑶台":月光偏偏洒照在仙宫瑶台,
"香笼玉座":香气笼罩着华丽的玉座,
"翠霭迷南北":翠绿的雾气弥漫,让人辨不清南北方向。
"天上人间凝望处":在天上与人间凝望的地方,
"应有乘风归客":应该有乘风归来的仙人。
"露滴金盘":露珠滴落在承露盘中,
"凉生玉宇":凉意弥漫在天空之中,
"满地新霜白":地上铺满了新降的白霜。
"壶中清赏":在这如仙境般的美好情境中尽情欣赏,
"画檐高挂虚碧":画檐之上,天空澄澈,一片空灵的碧色。
南宋豪放派词人
张孝祥(1132~1169?),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绍兴进士。张孝祥的诗歌多赠答、题咏和纪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如“艰难念时事,留滞岂身谋”“只今斗米钱数百,更说流民心欲折”等。其词风格豪迈,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爱国情感浓厚。代表作品有《黄州》《和沈教授子寿赋雪》《六州歌头》《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木兰花》《念奴娇·过洞庭》等。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起笔描绘出一幅开阔的秋景图,海云向四方消散,词人于太清楼放眼望去,秋色满溢。“明月飞来云雾尽”运用了比拟的手法,赋予明月以动态,仿佛明月是主动飞来驱散云雾,使得城郭山川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语言灵动且富有画面感。“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一步渲染秋夜氛围。“良夜悠悠,西风袅袅”,叠词的运用,生动地表现出秋夜的悠长与西风的轻柔,营造出静谧清幽之感。“银汉冰轮侧”,描绘出明月倾斜于银河边的姿态,画面唯美。“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词人展开想象,仿佛听到月宫中传来的笛音,为这秋夜之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空灵,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境界。下片:“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承接上片月光,写月光偏洒在如紫府瑶台般的仙境,香气笼罩着玉座,翠绿的雾气弥漫,模糊了南北方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华贵的氛围。“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词人由眼前之景生发联想,觉得天上人间凝望之时,应当有乘风归来的仙人,进一步拓展了意境,使天上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遐想。“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从天上转回人间,描写露滴在盘中,凉意弥漫于天空,地上铺满新霜,洁白一片。词人在这如画的景色中清赏,“壶中清赏”体现出词人沉浸于这秋夜月色之美,“画檐高挂虚碧”,以景结情,描绘出画檐之上,天空如碧,空灵澄澈,将词人对秋夜月色的陶醉之情表达得含蓄而深沉。
上一篇:宋·沈瀛《捣练子·放下著》
下一篇:宋·张孝祥《夜游宫·句景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