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嶂度云气":青色险峻的山峦上云雾弥漫,
# 青嶂:像屏风似的青山。
"幽壑舞回风":幽深的山涧狂风肆虐。
# 回风:同旋风。,幽壑:深邃的山谷。
"山神助我奇观":山神帮助我领略大自然的奇观,
"唤起碧霄龙":呼唤碧霄泉的长龙来行风施雨。
# 碧霄龙:碧空中的龙。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
"电掣金蛇千丈":电闪拉拽千丈长蛇,
"雷震灵鼍万叠":雷声震动(像鼍龙似的)万堆云团,
# 灵鼍:喻雷声。鼍:鼍龙,扬子鳄。一作龟。
"汹汹欲崩空":声势浩大,就像天空将要崩塌了。
# 汹汹:声音宏大貌。
"尽泻银潢水":天上银河的水仿佛全部倾泻而下,
# 银潢:银河。,尽:一作谁。
"倾入宝莲宫":倾倒在宝莲宫中。
# 宝莲宫:指长有荷花的水池。宝莲:即荷花。
"坐中客":我这位座中之客,
"凌积翠":登上苍翠的层峦之上,
# 凌积翠:攀登高处。凌,升高;积翠,翠绿的山峰。
"看奔洪":观览奔涌的洪流。
"人间应失匕箸":(此时此刻,看到了这奔涌的洪流的人)应该吓得羹匙和筷子都握不住了,
# 匕箸:羹匙和筷子。箸:一作筋。
"此地独从容":只有我站在山峦高处,从从容容。
"洗了从来尘垢":雨水洗尽了长久以来淤积的尘世污垢,
# 了:一作尽。
"润及无边焦槁":滋润广阔无垠的枯萎的草木,
# 焦槁:同枯焦、枯槁。
"造物不言功":生长万物不居功自傲。
"天宇忽开霁":忽然间,雨停了天开了,
"日在五云东":太阳从东边的云中露出了笑脸。
# 五云:五彩之云。
南宋豪放派词人
张孝祥(1132~1169?),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绍兴进士。张孝祥的诗歌多赠答、题咏和纪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如“艰难念时事,留滞岂身谋”“只今斗米钱数百,更说流民心欲折”等。其词风格豪迈,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爱国情感浓厚。代表作品有《黄州》《和沈教授子寿赋雪》《六州歌头》《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木兰花》《念奴娇·过洞庭》等。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词。描绘了隐静山暴雨骤至时的磅礴气势与雨后天晴之景,体现了词人从容豁达的胸襟和豪迈奔放的情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词人通过描写“青嶂度云气”的山雨之景、“天宇忽开霁”的晴日之景,抒发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叹,以及经历风雨后内心开阔、充满希望的情感,情景交融,自然贴切。
3. 分段赏析
上片“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以动态笔触开篇,描绘青色山峦间云气翻涌,幽深山谷里狂风回旋,仿佛山神召唤出碧霄之龙,为读者展现山雨欲来的磅礴气势。“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龟万叠,汹汹欲崩空”,“掣”“震”二字极具张力,将闪电比作千丈金蛇,雷声喻为万叠灵龟震动,生动呈现电闪雷鸣、山洪暴发时汹涌澎湃、似要崩裂天空的壮观场面;“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更以夸张之笔,凸显雨势的浩大与猛烈,尽显大自然的雄浑伟力。下片“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此地独从容”,描绘词人及座中宾客身处隐静山,凌驾于苍翠之上,从容观看奔涌洪流,与外界面对此景可能惊慌失措(“人间应失匕箸”)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词人的镇定自若与豪迈气度。“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由景及理,指出这场大雨不仅洗净尘世污垢,更滋润焦枯草木,赞颂大自然默默施恩的无私;“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以天空转晴、红日东升的明朗景象作结,既展现天气变化,也暗含词人内心在经历风雨后的开阔与希望,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此词行文酣畅淋漓,笔墨饱满,描绘出壮阔非凡的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于湖词豪迈奔放的艺术特质。
# 观雨豪,听雨悲。听有别。净洗,三句,迂腐语化高奇。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