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送行客":在客居他乡之时送别即将远行的友人,
"常苦不胜情":常常痛苦得难以承受这份离别的深情。
"见公秣马东去":看到您喂饱马匹准备向东而去,
"底事却欣欣":为何我心里却感到欣喜呢。
"不为青毡俯拾":这并非像俯身拾取青毡那样容易平常,
"自是公家旧物":您本就才华出众,此次被启用本就是您应得的,
"何必更关心":又何必为此格外挂心。
"且喜谢安石":令人高兴的是您就像当年的谢安石一样,
"重起为苍生":再次出山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圣天子":圣明的天子,
"方侧席":正急切地侧身以待,
"选豪英":选拔天下的豪杰英才。
"日边仍有知己":在皇帝身边仍然有您的知己,
"应剡荐章间":应该会在以剡纸书写的推荐奏章中举荐您。
"好把文经武略":希望您好好运用文韬武略,
"换取碧幢红旆":换取军队统帅的职位,
"谈笑扫胡尘":在谈笑之间就扫平金兵的侵扰。
"勋业在此举":建立功勋大业就看这次行动了,
"莫厌短长亭":不要厌烦一路上的短亭长亭。
南宋豪放派词人
张孝祥(1132~1169?),南宋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绍兴进士。张孝祥的诗歌多赠答、题咏和纪行之作,不少篇章都能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如“艰难念时事,留滞岂身谋”“只今斗米钱数百,更说流民心欲折”等。其词风格豪迈,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爱国情感浓厚。代表作品有《黄州》《和沈教授子寿赋雪》《六州歌头》《水调歌头·和庞佑父》《木兰花》《念奴娇·过洞庭》等。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客里送行客,常苦不胜情。”开篇点明送别情境,身处他乡送别友人,这种离别的愁苦更加浓烈,难以承受。“客里”二字强调了送别者的漂泊感,使离情别绪更添几分惆怅。“见公秣马东去,底事却欣欣。”描绘友人喂马准备东去的情景,“底事却欣欣”写出友人看似高兴的状态,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做铺垫,引起读者好奇。“不为青毡俯拾,自是公家旧物,何必更关心。”这里词人劝解友人,不要把此次出行当作是轻易获取家族旧物般的事情,不必过于在意得失。“青毡”象征着家族传承之物,暗示友人不要有心理负担。“且喜谢安石,重起为苍生。”将友人比作谢安石,谢安石在东晋时为挽救危局而重新出山,此处表达对友人如同谢安石般为了天下苍生而重新投身仕途的欣喜之情,提升了友人的形象,也为下阕的激励做铺垫。下阕:“圣天子,方侧席,选豪英。”描绘出南宋朝廷的现状,圣明的天子正虚心求贤,渴望选拔豪杰英才。“侧席”形象地表现出天子求贤若渴的态度,为友人的前途提供了积极的背景。“日边仍有知己,应剡荐章间。”“日边”指代京城,意思是京城还有友人的知己,会在推荐贤才的奏章中举荐友人。这一句给友人带来希望,让友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好把文经武略,换取碧幢红旆,谈笑扫胡尘。”这几句是对友人的激励,希望友人充分施展自己的文才武略,获取军职(碧幢红旆),然后轻松地扫平外敌(胡尘)。词句豪迈,充满了对友人的信心与期待。“勋业在此举,莫厌短长亭。”最后点明主旨,此次出行是建立功勋的好机会,不要害怕离别时的送别场景(短长亭指代送别之地)。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又再次激励友人勇往直前。
上一篇:宋·韩元吉《水调歌头·雨花台》
下一篇:宋·程垓《长相思·风敲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