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城下水漫漫":岳阳城下江水浩荡,无边无际,
# 漫漫:大水无边无际的样子。
"独上危楼凭曲阑":独自登上高楼倚着栏杆眺望。
# 凭:倚、靠。,危楼:高楼。
"春岸绿时连梦泽":春天,两岸的绿色与洞庭湖的水色相接,
# 梦泽:即云梦泽,古代面积极大,包括长江南北大小湖泊无数,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到唐代,一般称岳阳南边的青草湖为云梦。
"夕波红处近长安":傍晚的彩霞与湖水中的红波交相辉映,仿佛红波尽头就是长安。
# 波:一作阳。
"猿攀树立啼何苦":两岸山中的老猿正站在树上啼声悲苦,
"雁点湖飞渡亦难":天上的大雁要从这浩渺无边的湖上横空飞过也很是艰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这个地方风景壮阔美丽,只可画成画障,
# 图障:画幅,画幛。唐人喜画山水为屏障,张挂在厅堂上。
"华堂张与贵人看":挂在贵富人家的厅堂里供他们欣赏。
# 张:张挂。,华堂:华丽的厅堂。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题岳阳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属风景题材诗。诗中通过描绘登楼所见洞庭湖的浩渺景色,巧妙地将对京都的眷恋、行旅的艰难之感寓于其中,表达了诗人历经贬谪后的漂泊流离之苦,以及对贵人们无视流民逐客艰辛的怨愤。
2. 分段赏析
首联阔景,奠定苍茫基调“漫漫万重波,连山若蟠螭”以“漫漫”极写洞庭湖的浩渺无际,“连山”似龙蛇盘踞,暗喻仕途险阻,开篇即营造出雄浑苍茫的意境。颔联时空交织,遥寄京华“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中,“春岸绿”“夕波红”以色彩变幻勾连楚地云梦泽与都城长安,既写眼前春景,又借晋明帝“日近长安远”典故,抒发对京城的眷恋与归途渺茫的怅惘。颈联物我相融,悲情迸发“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以猿啼凄厉、雁渡艰危的意象,直喻诗人贬谪漂泊的孤苦。猿雁本为自然之物,却因“苦”“难”二字染上浓烈的主观情感,与“近长安”形成命运落差的反差。尾联讽喻点睛,刺世醒人“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将壮阔湖景贬为权贵厅堂的装饰画,犀利揭露统治阶层奢靡享乐、漠视民瘼的本质。表面写景,实则借“唯堪”二字直刺社会不公,以反讽手法升华批判力度。此诗以登楼为眼,熔壮景、哀情、讽喻于一炉。张戒《岁寒堂诗话》评白居易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此作正以“寓浓情于淡墨”的手法,将贬谪文人的身世之叹与士大夫的家国之忧交织,堪称中唐政治抒情诗的典范。
3. 作品点评
此诗为登楼抒怀佳作。诗人登楼时,将眼前所见之景细致勾勒,于其中深切抒发了对京都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行旅艰难的喟叹。它打破常规,两联皆情景交融,营造出极为深远的境界。该诗最大特色在于寓情于景,在描绘出优美动人景色的同时,巧妙借“独”“苦”“难”“唯堪”等字眼,向读者展露内心独白,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上一篇:唐·刘方平《采莲曲》
下一篇:唐·李白《咏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