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苗深处一农夫":在谷子幼苗长得茂密的田地里,有一位农夫,
"面黑头斑手把锄":他面色黝黑,脸上带着斑点,手里正握着锄头劳作。
"何意使人犹识我":真没想到会有人还能认出我,
"就田来送相公书":竟然走到田边来,给我送来相公的书信。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谷苗深处一农夫”,开篇点明场景与人物。“谷苗深处”描绘出谷子幼苗生长旺盛、一片茂密的田地环境,既交代了农夫所处的地点,又透着田间的生机;“一农夫”直接点出描写对象,简洁明了。这一句以环境衬托人物,让农夫的形象在谷苗的映衬下自然出现,为后文刻画农夫形象做了铺垫。“面黑头斑手把锄”,紧承上句,细致刻画农夫的外貌与动作。“面黑”“头斑”是对农夫容貌的描写,直观展现出他长期在田间劳作、经受日晒雨淋的痕迹;“手把锄”则是具体的劳作动作,进一步印证了他农夫的身份,也体现出劳作的状态。此句通过外貌与动作的结合,生动勾勒出一位勤劳质朴的农夫形象,语言朴实却极具表现力。“何意使人犹识我”,由对农夫的描写转向他的内心疑问,视角从客观叙事转为人物的主观感受。“何意”带着惊讶与不解,“使人犹识我”则点出他没想到自己还会被人认出来的心理。这一句打破了之前的场景描写,加入人物的心理活动,让农夫的形象更显鲜活,也为下句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就田来送相公书”,解开上句的疑问,交代来人的目的。“就田”写出送信人直接来到田间的举动,呼应了农夫正在劳作的场景;“送相公书”点明送信的内容,暗示农夫或许并非普通农夫,与前文“面黑头斑”的劳作形象形成对比。此句以简单的叙述,不仅完成了情节的交代,还通过前后形象的反差,引发读者对农夫身份的思考。
上一篇:唐·杜牧《秋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