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途倚伏都无定":世上的事依托隐藏不定,
# 世途倚伏都无定:祸是福的依托之所,福又是祸隐藏之地,祸、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倚伏:即《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简言“倚伏”。
"尘网牵缠卒未休":尘世的事拉开缠绕没有停止过。
# 卒:始终。,尘网:犹尘世,即人世。古人把现实世界看做束缚人的罗网,故言。陶渊明《归田园居》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祸福回还车轮毂":祸福轮回像车轮一样,
# 车轮毂:像车轮转动一样。毂:本指车轮中心部分,此指车轮。,回还:同回环,谓循环往复。
"荣枯反覆手藏钩":人生的得意与失意犹如一场游戏。
# 藏钩:古代一种游戏。《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通‘较’)胜负。”此言荣枯如同藏钩之戏,变化无常,令人难以捉摸。,反覆:谓反复无常。,荣枯:本谓草木盛衰,常以比政治上的得志与失意。
"龟灵未免刳肠患":龟灵占卜要将龟开膛破肚,
# 刳肠患:言龟虽通灵性,也难免自己要被人杀掉的祸患。《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同“披”)发窥阿门(小曲门)……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命人送)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仲尼(孔子)曰:‘神龟……知(智)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策(遗算),不能避刳肠之患,’”刳:剖开。,龟灵:古人认为龟通灵性,故常用龟甲占卜以决吉凶。灵:动词,通灵。
"马失应无折足忧":马丢失不回来了,就不会有儿子折足的忧虑。
# 马失应无折足忧:“马失”句用“塞翁失马”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事见《淮南子·人间训》,一般成语词典皆有载,姑从略。折:摔断。足:同“脚”。忧:忧患。
"不信请看弈棋者":如不信时请看下棋的人,
# 不信请看弈棋者:“不信”二句:以下棋比喻世事的变化不定。
"输赢须待局终头":输赢还得等到局终才分晓。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哲理诗。诗中以世间事的倚伏不定、尘网牵缠不休起笔,颔联将祸福轮回比作车轮转动、荣枯反复比作藏钩游戏,生动展现世事无常。颈联巧用“龟灵刳肠”“塞翁失马”典故,进一步阐述祸福相依。尾联以弈棋输赢需到局终作结。全诗借对世途、祸福、荣枯等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祸福相互转化的深刻认知,呈现出朴素的辩证观点。
2. 写作手法
比喻:将祸福的循环回转比作车轮转动,把荣枯的反复无常比作手玩藏钩游戏,生动形象地展现世事变化不定的状态。用典:运用“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这两个典故,借龟虽有灵却不免被剖腹取肠,以及塞翁失马后未必就有坏结果的事例,深入阐述了祸福相依、相互转化的道理。
3. 分段赏析
《放言五首(其二)》首联“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直接点明世间道路起伏不定,人生被世俗纷扰纠缠不休,奠定了全诗对世事无常感叹的基调。颔联“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运用比喻,将祸福轮回比作车轮转动,荣枯反复比作藏钩游戏,形象展现世事变幻莫测。颈联“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巧用典故,借龟虽灵却遭刳肠、塞翁失马后祸福转化之事,深入阐述祸福相依的哲理。尾联“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以弈棋为喻,揭示人生输赢成败需到最后才能知晓,蕴含深刻道理。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同样借诗歌来阐述哲理,揭示了祸福相互依存、得失彼此转化的深刻道理。一方面,它意在劝导他人以豁达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起伏;另一方面,更是诗人自我宽慰的一种方式,从中展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与坦然面对生活变数的心境。
# 真正千古名言。佛说真经,不过如是。
明末清初黄周星《唐诗快》
# 俚词野调。乃以此传世,实所未喻。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
上一篇:唐·李白《古风(其十五)》
下一篇:唐·刘禹锡《堤上行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