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逍遥":自在无拘,逍遥自得,
"清静恣闲行走":心境清净,随意悠闲地行走。
"拄灵杖、":拄着灵妙的手杖、
"慢垂宽袖":宽大的衣袖缓缓垂落。
"任彩霞、":任凭五彩云霞、
"缭绕紧相随":紧紧环绕相伴,
"更远远香风":更有远方的香风,
"翠雾同来诱":与翠绿雾霭一同来吸引。
"忽昂头":忽然抬头,
"蓦观莹景添秀":猛然看见光洁美景更添秀丽。
"见青衣、":看见身着青衣的仙人、
"半空召手":在半空中招手。
"便唤余、":于是呼唤我:“
"休更别追寻":不要再向别处追寻”,
"指白云深处":指着白云深处说:“
"这里神仙有":这里便有神仙居住”。
王哲(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1. 分段赏析
第一层:“自在逍遥,清静恣闲行走。拄灵杖、慢垂宽袖”,描绘出词人安闲自得、身心舒畅的状态,手拄灵杖,缓步行走,宽袖自然垂下,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在的姿态,奠定了全词逍遥闲适的基调。第二层:“任彩霞、缭绕紧相随,更远远香风,翠雾同来诱。忽昂头,蓦观莹景添秀”,词人任由彩霞环绕,香风、翠雾从远处袭来,这些美丽的景象仿佛在诱惑着他。忽然抬头,又看到了更加绚丽的景色,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优美与奇幻,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美感。第三层:“见青衣、半空召手。便唤余、休更别追寻,指白云深处,这里神仙有”,词人看见青衣仙人在半空中招手,告诉他不要再追寻,白云深处就是神仙所在之处。这几句将词境引入仙境,表达出对自由、宁静和超然境界的向往。
下一篇:元·杨维桢《送贡尚书入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