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色秋来寒":秋雨料峭,寒意肃然,
"风严清江爽":北风萧瑟,秋江清爽。
"孤高绣衣人":你是孤傲高洁的检察官,
# 绣衣:御史所服。,孤高:孤傲高洁。
"潇洒青霞赏":身姿潇洒,有仙道之气。
# 潇洒青霞赏:江淹《恨赋》:“郁青霞之奇意。”李善注:“青霞奇意,志意高也。”
"平生多感激":你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尽的行为,
"忠义非外奖":素有忠义的褒奖。
"祸连积怨生":近来却祸事连连,天怒人怨,
# 祸连:祸事连连。
"事及徂川往":以往事业如流水消失。
"楚邦有壮士":楚邦曾经有壮士伍子胥,
# 壮士:谓伍子胥。按《史记》,伍子胥者,楚人也。
"鄢郢翻扫荡":依靠吴王终于报了家仇。
"申包哭秦庭":申包胥在秦庭大哭七日七夜,
"泣血将安仰":眼睛都哭出鲜血,终于获得秦国的支持,回来救楚。
"鞭尸辱已及":但是楚王被鞭尸的耻辱发生且达极限,
"堂上罗宿莽":庙堂墓地上也长满了荒草。
"颇似今之人":这和如今的某些人一样,
"蟊贼陷忠谠":佞臣贼子陷害忠良。
# 蟊贼:皆害苗之虫也。食根曰蟊,食节曰贼。又《诗诂》蟊贼一虫,以禾将黄而虫害之,故曰蟊贼。取以喻谗恶之人。贼:一作𧌒。
"渺然一水隔":长安虽然仅一水渺然相隔,
# 隔:相隔。
"何由税归鞅":却如何能驾车而返呢?
# 鞅:驾。
"日夕听猿怨":只能日夜听那哀猿啼鸣,
# 日夕:日夜。
"怀贤盈梦想":夜夜梦里与你相见。
# 想:相见。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酬赠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裴侍御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忠义之人的敬重。诗的前四句“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引出裴侍御孤高潇洒的形象。接下来,“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表达了裴侍御一生忠义,却因积怨而遭祸。诗人进一步通过“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等典故,将裴侍御的遭遇与古代忠臣伍子胥、申包胥相比,表达了对忠良被陷害的愤慨。最后,“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格调沉郁,感情激烈,既展现了诗人对忠义的崇尚,也流露出对奸佞的憎恶。
2. 分段赏析
第一联:“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诗篇开篇描绘了秋日的景象,雨后天气转寒,清江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清爽。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开阔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第二联:“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诗人以“孤高绣衣人。”形容崔五郎中,暗示其清高孤傲的品性。“潇洒青霞赏”则描绘了崔五郎中赏景时的潇洒姿态,青霞象征高洁与超脱。第三联:“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李白在此表达了对崔五郎中平生忠义的赞赏,认为他的忠义并非外在的奖赏,而是出自内心的真诚。第四联:“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这两句暗示崔五郎中因忠义而遭受的不幸,祸患因积怨而生,而这些事情都已如流水般过去,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惋惜。第五联:“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诗人以楚国壮士比喻崔五郎中,暗示其在政治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如同楚国的壮士扫荡敌军一般。第六联:“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引用申包胥哭秦庭的典故,形容崔五郎中因忠诚而遭受的委屈与无奈,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同情。第七联:“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鞭尸辱”暗示崔五郎中遭受的极大屈辱,而“堂上罗宿莽。”则描绘了其居所的荒芜,进一步衬托其遭遇的不幸。第八联:“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诗人认为崔五郎中的遭遇与古代忠臣相似,都是被奸佞小人陷害,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愤慨。第九联:“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诗人感叹与崔五郎中被一水相隔,难以相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十联:“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以“猿怨”烘托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念,表达了对崔五郎中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