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péi
shì
duì
gǎn
shí
jiàn
zè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qiū
lái
hán
fēng
yán
qīng
jiāng
shuǎng
gāo
xiù
rén
xiāo
qīng
xiá
shǎng
píng
shēng
duō
gǎn
zhōng
fēi
wài
jiǎng
huò
lián
yuàn
shēng
shì
chuān
wǎng
chǔ
bāng
yǒu
zhuàng
shì
yān
yǐng
fān
sǎo
dàng
shēn
bāo
qín
tíng
xuè
jiāng
ān
yǎng
biān
shī
táng
shàng
luó
宿
mǎng
jīn
zhī
rén
máo
zéi
xiàn
zhōng
dǎng
miǎo
rán
shuǐ
yóu
shuì
guī
yāng
tīng
yuán
yuàn
huái
怀
xián
yíng
mèng
xiǎng

译文

秋雨料峭,寒意肃然,北风萧瑟,秋江清爽。你是孤傲高洁的检察官,身姿潇洒,有仙道之气。你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尽的行为,素有忠义的褒奖。近来却祸事连连,天怒人怨,以往事业如流水消失。楚邦曾经有壮士伍子胥,依靠吴王终于报了家仇。申包胥在秦庭大哭七日七夜,眼睛都哭出鲜血,终于获得秦国的支持,回来救楚。但是楚王被鞭尸的耻辱发生且达极限,庙堂墓地上也长满了荒草。这和如今的某些人一样,佞臣贼子陷害忠良。长安虽然仅一水渺然相隔,却如何能驾车而返呢?只能日夜听那哀猿啼鸣,夜夜梦里与你相见。

逐句剖析

"雨色秋来寒":秋雨料峭,寒意肃然,

"风严清江爽":北风萧瑟,秋江清爽。

"孤高绣衣人":你是孤傲高洁的检察官,

# 绣衣:御史所服。,孤高:孤傲高洁。

"潇洒青霞赏":身姿潇洒,有仙道之气。

# 潇洒青霞赏:江淹《恨赋》:“郁青霞之奇意。”李善注:“青霞奇意,志意高也。”

"平生多感激":你平生多有使人感激不尽的行为,

"忠义非外奖":素有忠义的褒奖。

"祸连积怨生":近来却祸事连连,天怒人怨,

# 祸连:祸事连连。

"事及徂川往":以往事业如流水消失。

"楚邦有壮士":楚邦曾经有壮士伍子胥,

# 壮士:谓伍子胥。按《史记》,伍子胥者,楚人也。

"鄢郢翻扫荡":依靠吴王终于报了家仇。

"申包哭秦庭":申包胥在秦庭大哭七日七夜,

"泣血将安仰":眼睛都哭出鲜血,终于获得秦国的支持,回来救楚。

"鞭尸辱已及":但是楚王被鞭尸的耻辱发生且达极限,

"堂上罗宿莽":庙堂墓地上也长满了荒草。

"颇似今之人":这和如今的某些人一样,

"蟊贼陷忠谠":佞臣贼子陷害忠良。

# 蟊贼:皆害苗之虫也。食根曰蟊,食节曰贼。又《诗诂》蟊贼一虫,以禾将黄而虫害之,故曰蟊贼。取以喻谗恶之人。贼:一作𧌒。

"渺然一水隔":长安虽然仅一水渺然相隔,

# 隔:相隔。

"何由税归鞅":却如何能驾车而返呢?

# 鞅:驾。

"日夕听猿怨":只能日夜听那哀猿啼鸣,

# 日夕:日夜。

"怀贤盈梦想":夜夜梦里与你相见。

# 想:相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中描绘了秋日寒雨与清江爽风的景象,塑造了一位孤高清逸、忠义满怀的“绣衣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忠臣不幸遭遇的愤慨与同情。这首诗以秋日雨景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引出对忠臣遭遇的感慨。诗中提到“祸连积怨生。”,暗示了忠臣因积怨而遭祸,甚至遭受鞭尸之辱,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中奸佞陷害忠良的愤懑。这首诗格调沉郁,感情激烈,展现了李白对忠义的崇尚与对奸佞的憎恶。诗中既有身世之慨,又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酬赠诗。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裴侍御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忠义之人的敬重。诗的前四句“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引出裴侍御孤高潇洒的形象。接下来,“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表达了裴侍御一生忠义,却因积怨而遭祸。诗人进一步通过“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等典故,将裴侍御的遭遇与古代忠臣伍子胥、申包胥相比,表达了对忠良被陷害的愤慨。最后,“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格调沉郁,感情激烈,既展现了诗人对忠义的崇尚,也流露出对奸佞的憎恶。

2. 分段赏析

第一联:“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诗篇开篇描绘了秋日的景象,雨后天气转寒,清江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清爽。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开阔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第二联:“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诗人以“孤高绣衣人。”形容崔五郎中,暗示其清高孤傲的品性。“潇洒青霞赏”则描绘了崔五郎中赏景时的潇洒姿态,青霞象征高洁与超脱。第三联:“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李白在此表达了对崔五郎中平生忠义的赞赏,认为他的忠义并非外在的奖赏,而是出自内心的真诚。第四联:“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这两句暗示崔五郎中因忠义而遭受的不幸,祸患因积怨而生,而这些事情都已如流水般过去,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惋惜。第五联:“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诗人以楚国壮士比喻崔五郎中,暗示其在政治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如同楚国的壮士扫荡敌军一般。第六联:“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引用申包胥哭秦庭的典故,形容崔五郎中因忠诚而遭受的委屈与无奈,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同情。第七联:“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鞭尸辱”暗示崔五郎中遭受的极大屈辱,而“堂上罗宿莽。”则描绘了其居所的荒芜,进一步衬托其遭遇的不幸。第八联:“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诗人认为崔五郎中的遭遇与古代忠臣相似,都是被奸佞小人陷害,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愤慨。第九联:“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诗人感叹与崔五郎中被一水相隔,难以相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十联:“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以“猿怨”烘托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念,表达了对崔五郎中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徐夤《惜牡丹》

下一篇:唐·骆宾王《咏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