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kǒu
hào
wáng
měi
rén
bàn
zuì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fēng
dòng
huā
shuǐ
diàn
殿
xiāng
tái
shàng
yàn
wáng
西
shī
zuì
jiāo
xiào
dōng
chuāng
bái
chuáng

译文

微风吹动着荷花,送来满殿清香,姑苏台上可见摆宴的吴王。西施般的美人酒醉起舞娇软无力,微笑地倚坐在东窗下的白玉床。

逐句剖析

"风动荷花水殿香":微风吹动着荷花,送来满殿清香,

"姑苏台上宴吴王":姑苏台上可见摆宴的吴王。

# 吴王:即吴王李葹,时任庐江太守。,姑苏台:吴王起姑苏台,五年乃成,其下有斗鸡坡、定狗塘、百花洲、采香径诺胜迹。《大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六引《述异记》:“吴王夫差筑姑苏台,三年乃成,周环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千人,又别立春宵宫,为长夜饮。造千石酒钟,又作大池,池中造青龙舟,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戏。”见:一作“宴”。

"西施醉舞娇无力":西施般的美人酒醉起舞娇软无力,

# 娇无力:半醉而舞,虽娇而无力也。

"笑倚东窗白玉床":微笑地倚坐在东窗下的白玉床。

# 笑倚东窗:“笑”字合“娇”字。“倚”字合“无力”字。倚床献笑,曲形要宠之态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是一首七言绝句。在诗里,李白对西施的容颜、姿态(如笑倚、醉舞等)、神态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展开了细致描绘,呈现出一幅帝王后宫生活的生动画面。但这并非仅仅是对古代宫廷生活的简单呈现,实则是以古为鉴,委婉地影射、讥讽当下现实。彼时,唐玄宗在位,国事渐趋衰败,他诛杀驱逐忠良之士,还频繁发动战事,李白借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怀。这首诗与那些格调柔靡、哀怨有余的宫怨诗截然不同。它的行文节奏轻快流畅,风格直率大胆,情感热烈活泼,即便所涉内容并非格调高昂,却也处处洋溢着豪迈的气息,充分展现出李白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是李白于天宝七载(748年)所作。天宝中期,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起始,一直到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这长达七十九年的光阴,见证了唐朝政治局势从昌盛走向衰败的巨大转变。在那段时期,唐朝的国势日益堪忧:朝堂之上,频繁掀起大案,诸多忠良之士遭到残酷杀害或无情放逐;对外关系中,一味热衷于武力征讨,却忽视了国内政务的治理,肆意发动战争。李白在这一时期被迫四处漂泊,为了能生存下去,只能不辞辛劳地奔波,艰难维持着生活。李白以近乎孤立无援的心境,亲身经历了大唐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全过程,内心的忧愤之感极其浓烈,故而常常通过创作诗歌来批判当时的政治现状,《口号吴王美人半醉》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宴饮的七言绝句,诗中呈现出一幅帝王后宫生活的生动画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关怀。

2. 写作手法

借古讽今:表面上写的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姑苏台上与西施宴饮作乐的场景,实则借古事来影射唐玄宗时期的现实。天宝年间,唐玄宗沉迷享乐,朝政渐衰,李白通过描写吴王的奢靡生活,委婉地讽刺了当时统治者的荒淫无道,达到借古鉴今的目的。细节描写:“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对西施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醉舞”“娇无力”“笑倚”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西施醉酒后的娇柔姿态和妩媚神情,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仿佛能看到西施那慵懒又迷人的模样,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对比:诗中虽然没有直接的对比描写,但通过对吴王奢靡宫廷生活的展现,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对比。同时,西施的娇柔妩媚与吴王的沉迷享乐相互映衬,突出了宫廷生活的腐朽和统治者的昏庸,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3. 分段赏析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前两句“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以景起兴,尽显精妙。微风轻拂,满池荷花摇曳生姿,那缕缕荷香,悠悠飘入水殿之中,营造出一种旖旎而又奢靡的氛围。诗人的目光落于那宏伟的姑苏台上,思绪不禁飘远,借吴王之事抒发内心的感怀。于此,我们仿佛能看到那个身着华服,潇洒不羁,在世间肆意纵歌、痛饮美酒的诗人,他的志趣高远,心境超旷而洒脱,不为世俗所拘。而后“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短短两句,将西施的神韵刻画得入木三分。西施在宴饮之间,几杯美酒下肚,带着醉意翩翩起舞,舞罢,娇弱之态尽显,她轻倚在东窗之下那精美的白玉床榻上,嘴角噙着一抹醉意的微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西施那婀娜柔美的身姿、妩媚动人的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唐朝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美人的绰约风姿与名士的才情相互映衬,恰似风云际会,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尽显风流之态。

4. 作品点评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整首诗读来节奏明快,如潺潺溪流轻快流淌,毫无滞涩之感。其风格直抒胸臆,大胆率真,情感热烈奔放,字里行间洋溢着活泼灵动的气息。与那些文风柔弱、萎靡不振,满是哀怨伤感,仅停留在喟叹伤怀的宫怨诗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竹密山斋冷,荷开水殿香。”太白诗“风动荷花水殿香”,全用其语。

徐陵诗《升庵诗话》

# 吴王即为庐江太守之吴王也。以其所宴之地,比之姑苏;以其美人,比之西施。乃席上口占,以寓笑谑之意耳。若作咏古。味同嚼蜡。

王琦《李太白全集》

# 首句叙景起,二句点题,三句以承为转。因见吴王,而见西施;因见西施,而见其醉且舞。半醉半舞,纵娇无力也。四句“笑”字合“娇”字,“倚”合“无力”字,读此可悟用字之法。

《诗式》

# 口号”二字、若今人必缀在下。便成常俗。翼云云:“笑”字合“娇”字,“倚”字合无力”字。倚床献笑,曲形要宠之态也。

严云《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凝碧池》

下一篇:唐·柳郴《赠别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