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海角与天涯":无论身处天涯海角,
# 海角与天涯:这里指代任何地方。
"大抵心安即是家":只要内心平静就能安然地把所在地当做家乡。
# 心安:心无挂虑;内心安适坦然。,大抵:只要。
"路远谁能念乡曲":路途遥远,谁还能唱出家乡的小曲儿?
# 乡曲:一说指家乡的小曲。
"年深兼欲忘京华":时间久长,我已渐渐忘却京城面貌。
# 京华:京城。,年深:时间久长。
"忠州且作三年计":忠州的生活清闲幽静,我想以三年为期,
# 三年:唐代地方官三年为一任期。,且:暂且。
"种杏栽桃拟待花":种下的杏树桃树等待花开。
# 待:等待。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种桃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生活抒怀诗。“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诗人以豁达的心态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思想,认为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内心安宁,便能将那里视为家。这体现了诗人对“家”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他面对贬谪时的乐观与旷达。“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离乡远行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和京城的思念。尽管岁月流逝,诗人试图让自己忘记故乡的曲调和京城的繁华,但这种“欲忘”反而凸显了他对故乡和过往生活的眷恋。“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诗人以具体的行动规划未来,决定在忠州定居三年,种下杏树和桃树,等待它们开花结果。这种行为既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归期的渴望。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通过“心安”与“难舍”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自我安慰。首联“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仿佛诗人已经接受了被贬谪的命运,将内心安宁视为真正的家。然而,次联“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乡和京城的眷恋,这种“欲忘”恰恰反映了他对故乡的难以割舍。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又流露出对过去的深深眷恋。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这两句开篇点题,诗人以豁达的语气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无论身处多么偏远的地方,只要内心平静,便能将那里视为家园。这种心境既是对自身处境的自我安慰,也体现了诗人面对贬谪时的乐观与旷达。然而,这种“心安”更多是一种无奈中的自我调适,诗人的内心并未真正平静。中间两句:“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忠州距离家乡遥远,诗人感叹谁还能记得家乡的曲调?岁月流逝,自己也渐渐忘记了京城的繁华。表面上看,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故乡和过往生活的淡忘,但实际上,这种“忘记”正是对故乡和京城难以割舍的眷恋。诗人用“欲忘”二字,巧妙地表现出内心的无奈与挣扎。后两句:“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这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规划与展望。诗人决定在忠州定居三年,种下杏树和桃树,等待它们开花结果。这种行为既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种树的行为象征着希望与等待,而“三年计”则暗示了诗人对任期结束的渴望。诗人以种树为寄托,既表现出安心生活的姿态,又流露出对归期的期盼。
4. 作品点评
《种桃杏》这首诗语言质朴,表达直白,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然而,深入品读,仍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这种矛盾并非简单的悲观或消极,而是在豁达背后隐藏的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诗人以平易的文字,巧妙地将内心的起伏融入诗中,使得作品在浅显易懂的同时,又不失深度。
# 至如六句成七律一首,青莲集中已有之。香山最多,而其体又不一。如《忠州种桃杏》云:“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前后单行,中间成对,此六句律正体也。
清赵翼《瓯北诗话》
# 东坡作《定风波序》云:“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定国南迁归,予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用其语缀词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处是吾乡。”予尝以此语本出于白乐天,东坡偶忘之耶!乐天《吾土》诗云:“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又《出城留别》诗云:“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又《重题》诗云:“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可独在长安?”又《种桃杏》诗云:“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宋吴开《优古堂诗话》
# 至如六句成七律一首,青莲集中已有之,香山最多,而其体又不一。如《忠州种桃杏》云:‘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前后单行,中间成对,此六句律正体也。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四
上一篇:唐·卢照邻《横吹曲辞·梅花落》
下一篇:唐·白居易《代春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