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莫逐炎洲翠":鸟儿们呀,游玩千万不能到炎洲的翡翠堆里追逐玩耍,
# 翠:即翠鸟,也称翡翠。雄色赤,曰翡,雌色青,曰翠。,炎洲:海南琼州,其地居大海之中,广袤数千里,四季炎热,故名炎洲,多产翡翠。,逐:追随。
"栖莫近吴宫燕":栖息千万不能接近吴宫的燕子窝。
# 吴宫燕:巢于吴宫之燕。春秋吴都有东西宫。后以“吴宫燕”比喻无辜受害者。
"吴宫火起焚巢窠":吴宫筑巢虽好,可经常会因为大火烧毁你们的巢穴,
"炎洲逐翠遭网罗":炎洲翡翠虽然无比华丽,可经常会有人设下网罗捕捉你们。
"萧条两翅蓬蒿下":还不如在蓬蒿丛中扑扇着两只小翅膀,
# 蓬蒿: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纵有鹰鹯奈若何":天上纵有鹰鹯,能奈你几何。
# 鹯:古书中说的一种猛禽,似鹞鹰,以燕雀为食。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黄雀不应追逐炎洲翠鸟的华丽、不应靠近吴宫的燕子,否则会遭遇灾祸,点明了趋炎附势的危害,表达了劝人远离灾祸、安稳处世的哲理。
2. 写作手法
象征:以“炎洲翠”象征荣华富贵,“吴宫燕”象征依附权势者,“黄雀”象征普通人,用这些象征揭示社会现象。起兴:开篇“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以劝诫鸟儿的口吻起兴,实则借鸟喻人,引出对世人的劝诫,为后文做铺垫。对比:将“炎洲翠”和“吴宫燕”趋炎附势最终陷入困境,与“两翅蓬蒿下”远离纷扰的黄雀形成对比,突出诗人对淡泊自守生活的推崇,以及对追名逐利行为的批判。用典:“吴宫”可能化用春秋时吴国宫殿相关典故,暗示繁华与权势的不可长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以黄雀口吻劝诫,点明追逐炎洲翠和靠近吴宫燕的危险,如吴宫起火燕巢被焚,追逐翠鸟会遭网罗;后两句则说黄雀若能在蓬蒿下低调生活,即便有鹰鹯也无可奈何,突出安稳处世的重要。
4. 作品点评
《野田黄雀行》这首诗堪称野田黄雀的自幸之词,紧扣“野田黄雀”题意而作。在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别具一格的刻板咏物与反衬之法。黄雀暗自庆幸,自己既不追随“炎洲翠”去游乐,也不靠近“吴宫燕”去栖息。只因宫燕易在宫殿起火时巢毁,洲翠易被人布网捕捉。而如今自己藏身于野田蓬蒿之下,远离灾祸,即便有鹰鹯也无可奈何。这种写法本质是赋题法,却运用得极为精妙。此诗综合发挥古意、赋题以及借古题喻今事三种方式,足见李白对传统拟乐府手法的创新发展。
# 白辞言不逐他鸟同祸,宁处蓬蒿自全,皆借雀寓意也。
明胡震亨《李诗通》
# 黯然自伤,当在浔阳既败之后。胡震亨云:“不参按白身世遭遇之概,不知其因事赋题。”借题抒情之本指,最为有见,故颂诗者,必贵于论世也。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上一篇:唐·曹邺《寄刘驾》
下一篇:唐·李白《拟古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