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欢游何处去":去年一起欢乐游玩的地方在哪里,
# 去:一作好。
"曲江西岸杏园东":是在曲江西岸杏园的东边。
"花下忘归因美景":在花下忘记归去是因为景色太美,
"尊前劝酒是春风":在酒席前劝酒的是如春风般的友人。
"各从微宦风尘里":各自在卑微的官职和纷扰的世事中,
"共度流年离别中":在离别之中共同度过岁月时光。
"今日相逢愁又喜":今日相逢既忧愁又喜悦,
"八人分散两人同":八个人分散了,如今只有两人相聚。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对比:“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花下忘归因美景,尊前劝酒是春风”,描绘出去年八人同登科第后,于曲江西岸杏园东欢游,陶醉于美景、春风劝酒的欢乐场景;而“今日相逢愁又喜,八人分散两人同”则展现出如今八人大多离散,仅有两人重逢的画面。往昔的热闹欢愉与如今的离散稀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光的变迁和离别的惆怅。借景抒情:“花下忘归因美景,尊前劝酒是春风”,通过描写在花下因美景而忘归,在尊前被春风劝酒的场景,抒发了当时游玩的欢乐之情。设问:“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开篇诗人抛出“去岁欢游何处去”的疑问,紧接着给出答案“曲江西岸杏园东”。这种设问手法,引发读者对往昔欢游地点的好奇,自然地引出对过去欢乐场景的回忆,使诗歌开篇便富有吸引力,勾起读者进一步探究的兴趣。直抒胸臆:“今日相逢愁又喜,八人分散两人同”,诗人在此直接点明今日与友人相逢时内心既忧愁又欣喜的复杂情感。“愁”于曾经一同登科的八人如今大多分散,“喜”在自己能与友人重逢,不加掩饰地将内心真实情感直白地抒发出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面对聚散无常时的感慨,情感真挚且强烈。
2. 分段赏析
《酬哥舒大见赠》首联“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以设问开篇,点明去年欢游之地,引发读者对往昔欢乐的联想。颔联“花下忘归因美景,尊前劝酒是春风”,“忘归”“劝酒”等词生动展现了当时游玩的陶醉与欢快,语言自然流畅。颈联“各从微宦风尘里,共度流年离别中”,从往昔转到现实,“风尘”“离别”等词渲染出无奈与伤感。尾联“今日相逢愁又喜,八人分散两人同”,直抒胸臆,将重逢的复杂心情表露无遗,简单数字更凸显出离散之多。
上一篇:唐·李商隐《赋得鸡》
下一篇:唐·李白《赠新平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