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é
zè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jūn
yīn
fēng
sòng
qīng
yún
bèi
rén
xiàng
qún
xuě
jǐng
shuāng
máo
hóng
wǎng
zhǎng
qǐng
kàn
chù
jūn

译文

你凭借风的力量被送上青天,我却被人驱赶,与鸭群在一起。我有着雪白的脖颈、洁白的羽毛和红色的脚掌,请看看我哪里比不上你呢?

逐句剖析

"君因风送入青云":你凭借风的力量被送上青天,

# 送:一作起。,因风:借助风力。,君:指鹤。

"我被人驱向鸭群":我却被人驱赶,与鸭群在一起。

# 驱向鸭群:指与鸭子为伍。

"雪颈霜毛红网掌":我有着雪白的脖颈、洁白的羽毛和红色的脚掌,

# 颈:脖颈。

"请看何处不如君":请看看我哪里比不上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鹅赠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言绝句,围绕鹅与鹤不同境遇展开。这首诗语言清新明快,对鹅的描绘生动鲜活,尤其在对白鹅的刻画上别具一格。诗人巧妙运用拟人修辞,将白鹅的鸣叫赋予“歌”的意味,使白鹅形象更具灵动性。不仅如此,诗中色彩的巧妙搭配,进一步为读者勾勒出一幅丰富且富有层次感的画面。白居易借这首诗,抒发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样身为禽类,鹤凭借风势直上青云,而鹅却无奈被驱赶至鸭群之中。这就如同在人生境遇里,拥有相似才华的人,一些能够获得接纳与赏识,从而得以施展抱负;然而另一些人却始终被埋没,只能在郁郁寡欢中抱憾,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鹅赠鹤》属于七言绝句体裁。在这首诗里,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让鹅与鹤展开对话。诗中揭示出,鹅和鹤同属禽类,只因所处环境的好坏差异,致使命运截然不同:鹤能振翅高飞、翱翔天际,鹅却只能混于鸭群之中。这背后实则蕴含着诗人对自身遭遇的喟叹,就像世间有才之人,有的被器重、得以施展才华,有的却被忽视,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整首诗巧用比喻,言辞平实无华,却意味悠长,引发读者深深思索。

2. 写作手法

对比:“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将鹤凭借风势升入青云的顺畅境遇与鹅被人驱赶至鸭群的落魄处境进行鲜明对比,突出两者命运的巨大差异,引发读者对命运不公的关注。反问:“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鹅通过反问的方式,以自身美丽的外形特征表明自己并不比鹤差,强化了鹅对自身价值的自信,同时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力量,表达出对不公平命运的抗争。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诗人以鹅的视角开篇,描绘出一幅鲜明的对比画面。鹤借助风的力量,顺利地升入青云,高高在上;而鹅却遭受被人驱赶的命运,只能与鸭群混在一起。这两句通过简单的描述,清晰地展现出鹅与鹤截然不同的境遇,为下文鹅对自身价值的强调做铺垫,同时让读者感受到鹅对这种命运差异的无奈与不满。后两句:“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面对与鹤悬殊的命运,鹅并没有自卑。它向鹤展示自己雪白的脖颈、如霜的羽毛和红色的脚掌,并用反问的语气质问:看看我哪里比不上你呢?这两句诗充分体现出鹅对自身价值的坚定认可,尽管命运对它不公,但它坚信自己具备与鹤媲美的特质,表达出一种不甘于现状、对不公平命运勇敢抗争的精神,使诗歌的主题得以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东还》

下一篇:唐·李白《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