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去年来白发新":一年年过去,白头发不断添新,
"匆匆马上又逢春":戎马匆匆里,又一个春天来临。
# 马上:指在征途或在军队里。
"关河底事空留客":为了什么事长久留我在边塞?
# 底事:何事。,关河:关山河川,这里指边塞上。
"岁月无情不贷人":岁月太无情,年纪从来不饶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报祖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想起尊亲来便不禁双泪直淋。
"孤怀激烈难消遣":孤独的情怀激动得难以排遣,
"漫把金盘簇五辛":就凑个五星盘,聊应新春节景。
# 簇五辛:蔟,攒聚的意思。五辛,指五种辛味的菜;《本草纲目》:“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叶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明代大臣、诗人
于谦(1398~1457),明代大臣、诗人。字廷益,号节庵,因官至少保,故世称于少保,谥号忠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进士,历任河南、山西等地巡抚,正统末召为兵部左侍郎,迁兵部尚书。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其诗作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记录和深刻反思,风格遒劲、兴象深远。主要作品有《石灰吟》《荒村》《入塞》等。后人辑有《于忠肃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感怀为题材的七言律诗,描绘了报国与思亲的矛盾情感,表达了诗人于谦在国难当头之际。一心报国的忠诚与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2. 分段赏析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岁月如流,旧岁去而新年来临,鬓间白发亦悄然增添。诗人跃马驰骋于征途之上,在疾驰的马蹄声中,又一次与立春节气不期而遇。此联开篇即紧扣诗题,以凝练笔触勾勒出其常年征战四方的生涯轨迹,同时将逢春之际的特殊情境和盘托出。“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颔联以一问一叹的形式展开,“空留客”三字,道尽羁旅漂泊的无奈;“不贷人”之叹,则饱含对时光飞逝的怅惘。诗句中暗涌着久困他乡、欲归无计的伤感,字里行间皆是岁月蹉跎的喟叹,令人读之动容。“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诗人笔锋一转,将赤胆忠心尽数倾注于报国之志,尽显壮志豪情;然佳节时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又化作两行清泪,诉尽情长。颈联生动展现出忠孝难全的思想矛盾,情感深沉真挚,既合乎人性情理,又直击人心。出句回应颔联“关河底事空留客”,点明正是出于报国热忱才驻守边关,并非无端滞留;对句与“岁月无情不贷人”相呼应,细腻刻画了诗人担忧来日无多、与亲人相聚短暂的复杂心理。“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尾联承接“为思亲”的情感脉络,诗人满腔孤寂心绪翻涌,难以排遣,无奈之下,只能勉强遵循习俗,将葱、蒜等食材攒成五辛盘,以此聊表迎春之意。“漫把”二字尽显无可奈何之情,而“簇五辛”则巧妙呼应首联“又逢春”,使全诗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3. 作品点评
全诗以细腻笔触交织报国壮志与思亲柔情,于字里行间勾勒出一位心怀家国大义、情牵骨肉至亲的立体人物形象。诗人既以赤子之心坚守报国之志,又在佳节时分袒露凡人的思乡情愫,将“国”与“家”的双重羁绊熔铸为动人诗篇。这种情感表达既源自真实的生活境遇,又经艺术匠心的淬炼升华,实现了生活本真与艺术美感的完美交融,塑造出有血有肉、令人敬仰的英雄典范。
# 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作者表达了忠孝难以两全,不得不舍孝取忠,而又忍不住思念父母,感觉对不起双亲的痛苦心情。一个酒下英雄泪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形象跃然纸上,十分真实感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两句在和平年代也成为常年在外报效祖国的爱国者形象的写照。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定广《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下》
上一篇:明·李梦阳《汴京元夕》
下一篇:明·道源《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