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鸦飞去":晚空中寒鸦飞向远方,
# 晚鸦:傍晚归巢的鸟鸦。
"一枝花影送黄昏":一枝花影送走黄昏。
"春归不阻重门":重重院落难以阻拦归去的新春。
# 不阻重门:即不为重门所阻。
"辞却江南三月":辞别这繁花似锦的暮春三月,
"何处梦堪温":何处再重温春光如画尽情游赏的美梦?
"更阶前新绿":哪堪忍受阶前又长出碧绿的青苔,
# 新绿:嫩绿色。
"空锁芳尘":空自掩盖着芳花香尘。
# 芳尘:芳华尘土,喻黛华之景消歌。
"随风摇曳云":春云随风摇曳翻滚,
"不须兰棹朱轮":再不能乘坐画船钿车游赏春景。
# 朱轮:本高官所乘之车,以朱红漆轮而名。词中代指装饰华丽之车。,兰棹:兰舟。
"只有梧桐枝上":只有梧桐枝上,
"留得三分":还有几片枝叶在晃动。
"多情皓魄":那多情的明月啊,
# 皓魄:明月。
"怕明宵、":害怕明天夜晚、
"还照旧钗痕":依旧照射到闺阁楼中。
# 旧钗痕:此处比喻故国遗迹。
"登楼望、":登楼遥望、
"柳外销魂":夕阳外柳丝缕缕更添愁情。
# 柳外销魂:谓看到远处垂柳更添愁情。销魂,形容极度愁苦。
明末抗清将领、诗人
夏完淳(1631~1647),明末抗清将领、诗人。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十四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夏允彝兵败自杀后,他与陈子龙继续奔走抵抗。后鲁王封他为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阳军事。之后被捕遇害,年仅16岁。夏完淳少负才能,所作诗赋,语言华美,慷慨悲凉。其诗赋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其斗争经历。著有《夏完淳集》《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暮春感怀的词作,描绘了晚鸦归巢、花影送别黄昏的暮春景象,营造了春色将尽的落寞氛围,抒发了词人对春光易逝的深切惋惜,寄托了词人对己身、对国家的幽思深情。
2. 分段赏析
上片“晚鸦飞去”以暮色归鸦起笔,勾勒出春夜寂寥的底色。“一枝花影送黄昏”中“送”字尤为精妙,将花影拟作挥别黄昏的使者,暗含恋恋不舍之情。随后转入对春光的挽留,“春归不阻重门”直写春意决绝,纵有重重门扉亦难阻拦,“不阻”二字道尽人力难挽时节的无奈。此处反用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之意,独创“一枝花影送黄昏”之句,将留春不得的怅惘表现得淋漓尽致。“辞却江南三月”将春景浓缩为具体时空,如诀别般褪去温软记忆。“何处梦堪温”以问句吐露旧梦难寻的怅惘,“温”字原指暖意,在此反衬心境的凄寒。“更阶前新绿”借新生绿意反衬春逝,“空锁芳尘”中“锁”字极写徒劳,新绿徒然封锁着象征过往的香尘,更显春光无情。至此,情感已由最初的惜春转为怨春,层层转折中见深情。下片承上启下,写春去无痕。“随风摇曳云”以浮云自在之态对比人间眷恋,“不须兰棹朱轮”暗讽华贵车船不及春风自在,凸显春之洒脱,不恋人间,反衬其无情。“只有梧桐枝上”笔锋忽转,偏又在梧桐枝头“留得三分”,如截取残春片段,非但不能慰藉人心,反更添惆怅。春似多情实无情,与上阕呼应。继而笔锋一转,“多情皓魄”指明月多情相伴,“怕明宵、还照旧钗痕”中“旧钗痕”暗喻往昔欢愉,“怕”字既盼又惧,既恐物是人非又恐连追忆亦将消散。“登楼望、柳外销魂”结于登高远望,柳色迷蒙处暗藏销魂之痛,以苍茫暮色收束全篇,余韵绵长如未了春愁。
# 此词写春光已逝,好景难再。笔势摇曳,音韵悠长,把伤心人触目凄凉满腔郁闷的情怀,婉曲地表现出来。
现代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黄天骥文集》
上一篇:明·戴良《还旧居》
下一篇:明·朱栴《官桥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