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cū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èr
yuè
cūn
yuán
nuǎn
sāng
jiān
dài
shèng
fēi
nóng
chōng
jiù
cán
qiè
dǎo
xīn
niú
yīn
fēng
yuǎn
tún
guò
shè
huáng
hūn
lín
xià
sài
shén
guī

译文

春天二月里气温转暖,桑树丛里到处飞舞着戴胜鸟。农夫们用力地冲捣着谷子,农妇们仔细缝制着新裤新袄。牛马在春风吹中随意地走向远方,很少有鸡猪跑到祭祀的地方。黄昏时分树林下的道路上,人们参加完赛会,吹着笛子,高高兴兴地归来。

逐句剖析

"二月村园暖":春天二月里气温转暖,

# 村园:村庄田园。

"桑间戴胜飞":桑树丛里到处飞舞着戴胜鸟。

# 戴胜:一种鸟。

"农夫舂旧谷":农夫们用力地冲捣着谷子,

"蚕妾捣新衣":农妇们仔细缝制着新裤新袄。

"牛马因风远":牛马在春风吹中随意地走向远方,

# 因:随,顺。

"鸡豚过社稀":很少有鸡猪跑到祭祀的地方。

# 社:祭社神。,豚:小猪。

"黄昏林下路":黄昏时分树林下的道路上,

"鼓笛赛神归":人们参加完赛会,吹着笛子,高高兴兴地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村》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春日乡村的宁静、以及农人拜社情况,展现田园生活的淳朴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日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欣赏,以及对乡村人民勤劳朴实生活的向往。写事,用人、景、动物来充实。反映了诗人和睦相处的民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以“二月”开篇,点明了时节,为全诗奠定了春天的基调。接着用“村园暖”来形容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到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而“桑间戴胜飞”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戴胜鸟在桑林间自由飞翔,它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颔联将镜头转向了乡村的人们,通过描绘农夫和蚕妾的劳作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勤劳与朴实。农夫们舂旧谷,这是为了保障新一年的粮食供应,体现了他们的辛勤与智慧。而蚕妾捣新衣,则是为了迎接春天的到来,准备新的衣物,这也反映了乡村妇女们的勤劳与心灵手巧。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劳作细节,生动地呈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颈联通过描绘牛马和鸡豚的活动,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牛马因风远行,这不仅描绘了春天里动物们的自由与欢快,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悠闲与自在。而“鸡豚过社稀”则反映了社日过后,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安详。社日是乡村的重要节日,过后生活又回归到了日常的宁静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动物的活动,间接地表现了乡村生活的节奏与韵律。尾联将诗境推向了高潮,通过描绘村民们赛神归来的场景,展现了乡村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黄昏时分,林间小路上传来了鼓笛声声,这是村民们赛神归来的信号。赛神是乡村的一种祭祀活动,它不仅是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的体现,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生动地呈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煜《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下一篇:唐·李商隐《自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