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负山郭":背倚着高山离群而居,
# 山郭:山城。外城叫郭。,负:背靠着。,屏居:隐退而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下数月。”
"岁暮惊离索":蓦然发现已是一年将尽。
# 离索:隐居。“离群索居”的简称,即离开朋友而独居。《礼记·檀弓上》:“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岁暮:晚冬。
"野迥樵唱来":旷野传来樵夫的歌声,
# 樵唱:打柴人唱的歌。,迥:远。
"庭空烧烬落":烧山的灰烬飘落在空庭。
# 烬:灰烬。烧烬指烧畬时落到庭院的灰烬。烧畬,即火种。古代南方播种之前,伺有雨候,则将田中杂草放火烧之,其灰即可充当肥料。
"世纷因事远":纷乱的世事已经渐渐远去,
"心赏随年薄":悠然的心境也随岁末而流逝。
# 薄:迫近。,心赏:谓心与景相契合。谢灵运《石室山诗》:“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
"默默谅何为":默默无语也不知因为什么,
# 谅:料想。
"徒成今与昨":空留下今天与昨天的无限叹息。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题材的五言律诗。“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点明诗人隐居在山脚城外,岁末时惊觉自己的孤寂;“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描绘了旷野中传来的樵夫歌声,以及庭院中空落的烧火灰烬;“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写出世间纷争因自己贬居而远离,心中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随着岁月变得淡薄;“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以自问的方式,抒发了自己默默无语,却只能空叹今日与昨日如此相似,壮志难酬的无奈。全诗围绕诗人的城郊岁暮生活,表达了内心的孤寂、感慨与愤懑。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人通过描写“野迥樵唱”“庭空烧烬”等景象,将自己的孤寂、惆怅之情融入其中,使情与景相互交融。直抒胸臆:“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对现状的无奈,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
3. 分段赏析
开篇“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直抒隐居生活与岁暮的孤寂之感,“屏居”“离索”直接点明诗人的处境,为全诗奠定了孤独、惆怅的基调。“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绘环境,旷野传来的樵歌和庭院中的烧烬,一“来”一“落”,以动衬静,突出了诗人居处的清幽与内心的孤独。“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诗人由外界景象转而写内心感受,感慨因贬谪远离世事纷争,同时心境也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如今心境的无奈。“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诗人默默思索却找不到答案的迷茫,以及对时光流逝而自己无所作为的愤懑。
4. 作品点评
《郊居岁暮》是柳宗元贬永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诗歌语言质朴自然,写景细腻而生动,将诗人的情感与周围的环境紧密结合,情景交融。诗人借岁暮之景,抒内心之郁,深刻地展现了被贬谪后的孤寂、苦闷以及对人生的思索,体现了他在困境中依然坚持思考的精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上一篇:唐·李端《妾薄命》
下一篇:唐·白居易《追欢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