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rèn
chéng
zhǔ
簿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hǎi
niǎo
zhī
tiān
fēng
cuàn
shēn
mén
dōng
lín
shāng
néng
yǐn
jiǎo
líng
kōng
zhōng
wéi
yān
shuāng
shuí
tóng
guī
fēi
wèi
rěn
liú
lèi
xiè
yuān
hóng
鸿

译文

海鸟感知大风的到来,飞到鲁国都城东门外避风。面对杯中的酒,却无心畅饮,挥着翅膀渴望在天空翱翔。祭祀的钟鼓也不能让它开心,烟霭霜雾能与谁相共。不忍心就这样归去,只能以泪愧谢贤德友朋。

逐句剖析

"海鸟知天风":海鸟感知大风的到来,

"窜身鲁门东":飞到鲁国都城东门外避风。

"临觞不能饮":面对杯中的酒,却无心畅饮,

"矫翼思凌空":挥着翅膀渴望在天空翱翔。

"钟鼓不为乐":祭祀的钟鼓也不能让它开心,

"烟霜谁与同":烟霭霜雾能与谁相共。

"归飞未忍去":不忍心就这样归去,

"流泪谢鸳鸿":只能以泪愧谢贤德友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任城卢主簿》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律诗。此时李白刚从长安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处于人生的一个低谷时期。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李白游历四方,途经任城(今山东济宁),写下了这首诗赠给当地的卢主簿。诗中李白以海鸟自比,借用“海鸟悲钟鼓”的典故,抒发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却不被理解、在尘世中孤独寂寞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风格,同时也反映了他在人生挫折面前的复杂心境和不屈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临觞不能饮”与常人面对美酒时的愉悦形成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即使有美酒也无法消解愁绪。“钟鼓不为乐”将世俗认为的欢乐场景(钟鼓齐鸣)与诗人的感受(不以此为乐)相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世俗的格格不入。象征:“海鸟”象征着诗人自己,海鸟本应在广阔的天空和大海中自由翱翔,却被迫处于鲁门东,象征着诗人在现实中受到束缚,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天风”象征着广阔的天地和自由的理想境界,“烟霜”则象征着尘世的冷漠和凄凉。用典:运用“海鸟悲钟鼓”这一典故,以海鸟自比,暗示自己在尘世中不被理解,不适应世俗的生活方式。

2. 分段赏析

首联“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诗人以海鸟自喻,海鸟本是能感知天风的灵动之物,却无奈逃窜到鲁门东,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在现实中的困境,暗示自己本有高远的志向和才能,却被迫处于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中。颔联“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矛盾心理。面对美酒却无心畅饮,满心只想着振翅高飞,飞向那广阔的天空,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强烈渴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颈联“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世俗的隔阂。世俗之人以钟鼓齐鸣为乐,而诗人却并不以此为乐,在这充满冷漠和凄凉(烟霜)的尘世中,又有谁能与自己心意相通呢?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尾联“归飞未忍去,流泪谢鸳鸿”,诗人想要归飞,回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但又不忍心离去,只能满含泪水向一同飞翔的鸳鸿告别。这里的“未忍去”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眷恋和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海鸟这一形象的刻画,运用典故、象征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怀才不遇、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自由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昌龄《梁苑》

下一篇:唐·张籍《牧童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