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云松":苍劲入云的青松,
"落落绮皓":落拓开朗的商山四皓。
# 绮皓:即四皓,秦末汉初隐居的四名高士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因四人年皆八十余岁,须发皓白隐居在商山(又名地肺山、楚岫,在今陕西商县东南),故号称“商山四皓”。,落落:豁达,开朗。
"春风尔来为阿谁":和煦的春风啊你为谁吹来,
# 阿谁:六朝、唐代口语,犹言谁。《古诗》:“不知贻阿谁?”《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向者之论,阿谁为失?”
"蝴蝶忽然满芳草":翩翩的蝴蝶忽然飞满了芳草。
"秀眉霜雪颜桃花":看老人秀眉银发满面春色,
# 霜雪颜桃花:一作雪霜桃花貌。颜桃花:谓面容有青春之色。
"骨青髓绿长美好":精气筋骨爽健长久美好。
# 骨青髓绿:一作“青髓绿发”,即《黄庭内景经》所说的“骨青筋赤髓如霜”,道家谓筋骨强健,精气老炼。一作青髓绿发。
"称是秦时避世人":自称是秦时避乱隐居的人,
"劝酒相欢不知老":欢快地相互劝酒而不觉年老。
"各守麋鹿志":四人各守与山间麋鹿为友的栖隐之志,
# 麋鹿志:即遢隐之志。糜鹿:鹿的一种,俗称四不像,生活于山野。古人常以与麋鹿为伴喻栖隐山林。
"耻随龙虎争":耻于参加官场上的权力之争。
# 龙虎争:龙争虎斗,指官场上的权力解触。这里指刘邦和项羽之争。
"欻起佐太子":可是忽然间又出山去佐助太子,
# 太子:指吕后子汉惠帝刘盈。,欻起:欻起:忽然出山从政。欻:迅速短暂如火光一现。
"汉王乃复惊":使汉朝皇帝感到吃惊。
# 汉王:指汉高祖刘邦。王:一作“皇”。
"顾谓戚夫人":回头对戚夫人说,
# 戚夫人:汉高祖宠妃,曾与高祖议立其子赵王如意为太子,被吕后断肢剜目投入茅厕内,呼为“人彘”。
"彼翁羽翼成":那几位老翁啊,羽翼已经形成。
# 羽翼成:即势力已经形成。羽翼:辅佐力量。,彼翁:指四皓。
"归来南山下":功成之后又回到商南山之下,
# 南:一作商。
"泛若云无情":好象天上的浮云一样来去无情。
# 云无情:浮云飘来飘去无情。,泛若:好像。泛,渗泛。
"举觞酹巢由":共同举杯祭奠唐尧时代的巢父、许由,
# 举觞酹巢由:谓商山四皓以巢、由为榜样,保守操持。巢、由,指巢父和许由。传说为尧时二隐士。晋皇甫谧《高士传》: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闻贪言,负吾之友矣!”遂去,终身不相见。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居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觞:酒杯。酹:洒酒于地表示祭奠。巢由:巢父、许由,传说为唐尧时的两位隐士。
"洗耳何独清":你们惧污洗耳,多么高洁自清。
# 独:一作太。,洗耳:这里运用了典故。尧召许由,欲将帝位传给他,许由不想听,就洗耳于颖水之滨。
"浩歌望嵩岳":放声高歌,望着嵩岳那圣洁之地,
# 浩歌望嵩岳:谓四皓之气概与嵩山相匹敌。浩歌,放声歌唱。意气不相倾,谓嵩山之高,不能超越四皓之气概。
"意气还相倾":你们的志趣情怀实让人倾慕钦敬。
# 相倾:指意气相投。,还:一作遥。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借古抒怀诗。诗歌通过对商山四皓稳固刘盈太子地位史实的概括,高度赞赏了商山四皓不受屈辱、甘为隐沦的气节以及出山后扭转乾坤、功成身退、不被名利所牵的气度,表达了诗人李白以此自比的志向。
2. 写作手法
比喻:将商山四皓比作“苍松”“白云”“嵩岳”,既形象地描绘了四皓的高洁风范与豪壮气概,又赋予其深刻的象征意义,凸显其隐逸精神与功成身退的气度。象征:以“云松”象征商山四皓如苍松般健拔、高逸的气质与品格,突出他们落拓不羁、仙风道骨的形象。借古抒怀:李白通过咏叹商山四皓的事迹,抒发了自己对“功成身退”理想的追求。这种借古抒怀的手法,既表达了对四皓的敬慕,又寄托了自身的人生志向。对比:诗中通过“龙虎争”与“麋鹿志”的对比,突出了四皓不慕名利、坚守隐逸的高洁品格。这种对比手法强化了主题,使四皓的形象更加鲜明。
3. 分段赏析
第一段“龙虎争”以上,描绘商山四皓的仪表风度及节操,以“苍苍云松,落落绮皓”展现其如苍松般健拔、落拓不羁的形象,“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通过环境描写与外貌刻画,突出其仙风道骨、青春不老,表达诗人对其高洁节操的赞美之情;第二段“羽翼成”以上,叙述商山四皓力回高祖心意,稳固刘盈太子地位的成就,虽未具体描述过程,但强调其出山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凸显他们的能力与担当;第三段最后六句,用“情若白云,气若嵩岳,楷模巢、由,举觞浩歌”形象地赞颂商山四皓归来的豪壮气概,将他们的情致比作白云,气概比作嵩岳,以巢父、许由为楷模,展现其不系情于官禄爵位、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功成身退”这一志向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四皓的极高敬慕。
4. 作品点评
《山人劝酒》是唐代李白创作的一首富有特色的乐府诗,其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与魅力。诗中借对商山四皓在暴秦之际避世隐居,后辅佐太子又功成身退这一事迹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功成身退”的志向,此志向贯穿李白一生的诸多诗作。诗歌语言生动形象,通过对四皓形象的刻画如“苍苍云松,落落绮皓”等,展现出四皓的仙风道骨与高洁气节。同时,以“情若白云,气若嵩岳”等句赞颂四皓归来的气概,富有想象力与感染力。该诗从写作特色上,借古抒情,层次分明地将四皓的形象、事迹及精神展现出来,风格豪放洒脱,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人了解李白的人生理想和诗歌创作风格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 “泛咏四皓,便是无情之文。故注家以为感时事刺卢鸿辈,不为无见。白居易《四皓庙》云:‘如彼旱天云,一雨百谷滋。泽则在天下,云复归希夷。’可谓蕴藉有味矣。白诗却只有五字曰:‘泛若云无情。’尤为深妙。知古人每相本也。”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 “此诗大意美四皓,当暴秦之际,能避世隐居,及汉有天下,虽一出而辅佐太子,乃功成身退,曾不系情爵位,真可以希风巢、许者矣。箕山、颍水是二子洗耳盘桓之地,俱在嵩山,故望之而慨焉生慕,巢、由如在,意气可以相倾,此正尚友古人之意。初无讥评独清之说,明皇一证,其见左矣。”
清王琦《李太白文集注》卷之四
上一篇:唐·李德裕《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下一篇:唐·李白《少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