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yáng
běi
tíng
wàng
shān
huái
怀
zèng
tó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zhāo
dēng
běi
tíng
yáo
wàng
shān
tiān
qīng
bái
xià
shǐ
jué
qiū
fēng
huán
yóu
tuō
zhǔ
rén
yǎng
guān
méi
jié
jiān
sòng
fēi
hóng
鸿
miǎo
rán
pān
cháng
xiāng
quàn
miǎn
shì
lái
guān
wén
yǒu
zhēn
zhèn
qióng
shuǐ
wān
qīng
guāng
liǎo
zài
yǎn
bái
yán
gāo
fén
liù
dūn
měng
jiǔ
quán
fāng
míng
dòng
qiān
shí
qīng
jiāng
yùn
kāi
zhǎn
宿
fèn
chǔ
biān
píng
wáng
lǐn
liè
tiān
jiān
wén
míng
ruò
huái
怀
shuāng
zhuàng
huò
wèi
shí
jiǔ
tài
háng
jūn
wàn
tóng
áo
xiáng

译文

清晨登上北湖亭,遥遥瞭望瓦屋山。天空萧肃白露漫地,开始感觉秋风西来。游子生活寄托主人,言语行动必须察言观色。这鸟主人和卫灵公一样,目送飞鸿,不理睬孔夫子,邈然不可攀附。游子长吁互相劝导勉励,为什么要来吴关啊?听说这里有忠贞仗义之女的古坟,她曾经在溧水湾救助困穷的伍子胥。清美的风彩了然在眼,太阳也笑开了颜。高坟五六墩高,险峻高耸犹如猛虎栖息。遗体遮蔽在九泉之下,芳名感动千古之人。伍子胥曾经向她乞食,此女曾经箪食壶浆救济伍子胥。伍子胥得以转运,从而报仇泄愤,攻入楚国鞭打楚平王的尸体。她的英名凛冽长存于天地之间,闻她的芳名如胸怀霜雪一样高洁冰清。豪杰在没有发达的时候,走十步,有九步如同在攀登太行山。咱们一起拂衣而去,管他个臭主人,咱们一起万里翱翔去。

逐句剖析

"朝登北湖亭":清晨登上北湖亭,

"遥望瓦屋山":遥遥瞭望瓦屋山。

"天清白露下":天空萧肃白露漫地,

"始觉秋风还":开始感觉秋风西来。

# 始觉:一作“始知”。

"游子托主人":游子生活寄托主人,

"仰观眉睫间":言语行动必须察言观色。

"目色送飞鸿":这鸟主人和卫灵公一样,目送飞鸿,

# 目色:一作“日色”。

"邈然不可攀":不理睬孔夫子,邈然不可攀附。

# 邈然:高远貌。

"长吁相劝勉":游子长吁互相劝导勉励,

"何事来吴关":为什么要来吴关啊?

"闻有贞义女":听说这里有忠贞仗义之女的古坟,

"振穷溧水湾":她曾经在溧水湾救助困穷的伍子胥。

# 溧水:即濑水,又名九阳江。在今江苏溧阳市。

"清光了在眼":清美的风彩了然在眼,

"白日如披颜":太阳也笑开了颜。

"高坟五六墩":高坟五六墩高,

"崒兀栖猛虎":险峻高耸犹如猛虎栖息。

# 崒兀:险峻貌,高耸貌。

"遗迹翳九泉":遗体遮蔽在九泉之下,

# 翳:遮蔽,掩盖。

"芳名动千古":芳名感动千古之人。

"子胥昔乞食":伍子胥曾经向她乞食,

"此女倾壶浆":此女曾经箪食壶浆救济伍子胥。

"运开展宿愤":伍子胥得以转运,从而报仇泄愤,

"入楚鞭平王":攻入楚国鞭打楚平王的尸体。

"凛冽天地间":她的英名凛冽长存于天地之间,

"闻名若怀霜":闻她的芳名如胸怀霜雪一样高洁冰清。

"壮夫或未达":豪杰在没有发达的时候,

"十步九太行":走十步,有九步如同在攀登太行山。

"与君拂衣去":咱们一起拂衣而去,管他个臭主人,

"万里同翱翔":咱们一起万里翱翔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一作《赠孟浩然》。此诗以怀古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清晨登上北湖亭,遥望瓦屋山,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清冷与壮美。通过游子与主人的互动,表达了游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诗人引入贞义女和伍子胥的典故,赞美贞义女的高尚品德和义举,同时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营造出清冷的氛围,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诗人引用贞义女和伍子胥的典故,通过历史故事来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赞美。通过夸张的手法,“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突出了贞义女事迹的震撼人心。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对高尚品德的颂扬,显示出诗人豪迈洒落的胸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开篇描绘了诗人清晨登上北湖亭,遥望瓦屋山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的清朗与白露的晶莹。诗人通过游子与主人的对话,表达了游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诗中引入了贞义女的典故,赞美她振穷济困、高风亮节的行为。贞义女曾救助过伍子胥,她的事迹被千古传颂。诗人通过伍子胥的典故,进一步烘托贞义女的义举,展现了她的高尚品德。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自己欲与友人一同翱翔万里的豪迈情志,展现了诗人豪迈洒落的胸襟。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营造出清冷的氛围,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用典:诗人引用了“贞义女”和“伍子胥”的典故,通过历史故事来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通过伍子胥乞食的典故,突出了贞义女的高尚行为。对比:诗中通过“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与“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的对比,烘托出贞义女事迹的伟大与震撼人心。

3. 分段赏析

第一、二联:“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天清白露下,始觉秋风还。”诗人清晨登上北湖亭,远眺瓦屋山,描绘出一幅秋高气爽、白露纷降的景象。这里的“天清白露下”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季节的转换。第三、四联:“游子托主人,仰观眉睫间。目色送飞鸿,邈然不可攀。”诗人以游子的身份寄居他乡,通过“仰观眉睫间”和“目色送飞鸿”展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暗了主人的冷漠。第五联:“长吁相劝勉,何事来吴关。”这两句通过游子之间的相互劝勉,表达了对漂泊他乡的无奈与迷茫,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历史人物的怀古。第六、七联:“闻有贞义女,振穷溧水湾。清光了在眼,白日如披颜。”诗人听闻溧水湾有一位贞义女子,她曾救助过伍子胥。这里的“清光了在眼”描绘了女子的高洁形象,与“白日如披颜”相呼应,象征着她的美德。第八、九联:“高坟五六墩,崒兀栖猛虎。遗迹翳九泉,芳名动千古。”诗人描绘了贞义女的墓地,高坟突兀,象征着她的英名永垂不朽。即便遗迹已深埋九泉,她的芳名仍激励着后人。第十、十一联:“子胥昔乞食,此女倾壶浆。运开展宿愤,入楚鞭平王。”这里讲述了伍子胥乞食的故事,贞义女的善举帮助伍子胥成就大业,最终报仇雪恨。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正义与善良的赞美。第十二、十三联:“凛冽天地间,闻名若怀霜。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诗人感慨贞义女的英名如同霜雪般纯洁,激励着后人。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坎坷的感慨,暗示即使英雄未达,也要坚持不懈。尾联:“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最后,诗人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与友人共同追求自由、摆脱世俗束缚的愿望,展现了李白诗歌中一贯的浪漫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佚名《杂曲歌辞·浣沙女》

下一篇:唐·李白《雨后望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