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罢一觉睡":吃完饭睡一觉,
"起来两瓯茶":起来喝两杯茶。
"举头看日影":抬头看太阳的影子,
"已复西南斜":已经再次向西南倾斜。
"乐人惜日促":快乐的人惋惜日子短促,
# 促:短促。
"忧人厌年赊":忧虑的人厌恶岁月漫长。
# 赊:遥远,漫长。
"无忧无乐者":无忧无虑的人,
"长短任生涯":不管生命长短随遇而安。
# 生涯:生命有边际、限度。后指生命、人生。,长短:指长度。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白描:“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诗人用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修饰地描绘了饭后睡觉、醒来喝茶、抬头看日影已西斜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其中的生活气息。对比:“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将快乐的人觉得日子短促和忧愁的人觉得岁月漫长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对比,突出了不同心境的人对时间的不同感受,进而为后文“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的哲理阐述做铺垫。卒章显志:诗的前四句描述生活场景,后四句通过对比后引出“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的观点,在结尾点明主旨,表达了一种对生活超脱、顺应自然的态度,使诗歌从平凡的生活描写上升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分段赏析
《食后》首联“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以白描手法勾勒出诗人饭后小憩、醒来品茗的生活剪影,语言质朴却富有画面感,“一觉睡”“两瓯茶”的日常行为展现出闲适悠然的生活节奏。颔联“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通过“举头”这一动作细节,将视角转向窗外西斜的日影,暗含时光悄然流逝的哲思,“复”字既点明时间的重复性,又隐隐透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颈联“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以对比手法揭示不同心境下的时间感知,“惜日促”与“厌年赊”形成鲜明反差,为尾联的哲理升华蓄势。尾联“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以“无忧无乐者”的超然态度收束全诗,“任生涯”三字掷地有声,既呼应前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又将主题从具体的生活场景提升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卒章显志的手法使诗歌在平淡中蕴含深刻的人生智慧。全诗四联层层递进,从日常行为到时间感悟,最终归于对生命长短的达观态度,结构严谨而富有张力。
上一篇:唐·白居易《废琴》
下一篇:唐·白居易《禁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