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suì
nián
lái
chén
zhōng
yǎn
kàn
biàn
zuò
bái
tóu
wēng
bàn
guī
shān
liǎng
qǐng
cūn
tián
gōng

译文

岁月流逝,在尘世中奔波,转眼间已变成白发老人。如何才能实现归隐山林的愿望,只需两顷村田和一座小屋。

逐句剖析

"岁去年来尘土中":岁月流逝,在尘世中奔波,

"眼看变作白头翁":转眼间已变成白发老人。

"如何办得归山计":如何才能实现归隐山林的愿望,

"两顷村田一亩宫":只需两顷村田和一座小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岁月、归隐的深刻思考。主题上,诗人感叹岁月流逝,渴望归隐田园。写作手法上,诗人直抒胸臆,情感真挚,同时托物言志,通过描绘“两顷村田一亩宫”寄托归隐愿望。分段赏析上,前两句写岁月无情,后两句写归隐向往。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夸张:“眼看变作白头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时光流逝之快,让人迅速变老,并非真的马上就变成白头翁,而是通过这种夸张来强调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易逝,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借代:“白头翁”以白发代指老年人,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岁月消磨下容颜老去的状态,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时光对人的影响。

2. 分段赏析

第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岁月的长河中,于尘世的纷纷扰扰里度过一年又一年。“尘土中”三个字,形象地将尘世比作尘土飞扬、繁杂喧嚣之地,暗示了诗人在世俗生活中的奔波与疲惫。第二句进一步强调时光的无情。诗人看着自己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走向衰老,仿佛很快就要变成白发苍苍的老翁。这里的“眼看”二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变化的直观感受和对衰老的一种紧迫感。第三句笔锋一转,诗人开始思考如何能够实现归山的计划。“归山”意味着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回归到自然、宁静的生活中去,是诗人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如何办得”则体现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与纠结,表明归山并非易事,可能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阻碍。第四句具体描绘了诗人心中的归隐生活场景,有两顷村田可以耕种,有一亩大的房屋可供居住。简单的数字勾勒出一种质朴、宁静、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这种平淡而安稳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使东川·梁州梦》

下一篇:唐·白居易《醉后赠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