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羞夫婿薄":女子不光彩是由于她夫婿的轻视,
# 薄:轻视,刻薄。,羞:不光彩,不体面。
"客耻主人贱":客人感到羞愧是由于主人轻贱他。
# 贱:轻贱,不重视。,耻:感到羞愧。
"遭遇同众流":我的遭遇和这些人一样,
# 众流:指前文的“羞女”和“耻客”。
"低回愧相见":只好低头徘徊,和尊高的人见面感到羞愧。
# 低回:徘徊,也作“低徊”或“低廻”。
"君非青铜镜":您不是青铜的镜子,
"何事空照面":为什么只是看表面呢。
# 空:只。
"莫以衣上尘":不要因为我衣服上有尘土,
"不谓心如练":就不以为我的心像白练那样纯洁高尚。
# 练:白色的丝绢,比喻人心清白高洁。
"人生当荣盛":当您的人生处在荣华富贵的高峰时,
"待士勿言倦":也不要对地位低的人感到厌倦。
"君看白日驰":您请看太阳升落,时光飞驰,
# 白日驰:本文指时光飞快,暗示人生的荣华富贵转瞬即逝,并不是永恒的。白日,太阳,阳光。《南史 苏侃传》:青关望断,白日西斜。
"何异弦上箭":和弦上的箭一去不返有什么区别呢。
中唐著名诗人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名卓著,世称“文章李益”,与李贺齐名。李益各体皆工,尤擅长七言绝句。诗歌题材广泛,以边塞诗最为著名。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诗风悲凉慷慨,情调感伤。代表作品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著有《李益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感遇诗。通过描写游子漂泊中因身份低微遭人轻贱的处境,以及由此引发的羞愧、愤懑与感慨,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批判。全诗将个人遭遇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结合,情感沉郁,充满对世情冷暖的深刻洞察。
2. 分段赏析
“女羞夫婿薄,客耻主人贱”,诗人起笔铺陈的现实便尖锐异常:女子因夫婿的轻慢而深感羞耻,门客因主人的鄙薄而深以为辱。以女子的处境类比“士”,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比兴手法。士人依附于擢用自己的人,恰似古代女子依附于丈夫,命运前程被他人所掌控。在这种依附关系下,士子们只能寄望于被赏识,而遭轻视、才能不得施展,是他们最大的悲怆。“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诗人本为千里马,却与凡马“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呼应了上文“客耻主人贱”的处境,此时也只能低回徘徊,羞于与人相见。其愧怍羞惭之态如在目前。“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中间四句道尽世态炎凉:“君非青铜镜”,为何只映照人的外在表象,却不洞察内在的才德?莫因衣装沾染尘埃,便断言人心不似白练般洁净无瑕。这四句虽似劝慰之语,却也揭露了主人冷眼待士的现实。“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诗人面对此景,进一步劝诫道:主人身旁的门客未必不会显达高升,故在其困顿之时,当以礼相待,勿生厌烦。且看白日飞驰如箭,时光匆匆流逝——这既是劝诫主人珍惜光阴,更是警示:荣衰无常,若不在富贵时礼贤下士,待势衰之日,便难有倚靠了。此句余韵悠长,将劝诫之意融入对时光易逝的感喟中,耐人寻味。
# 古而绚。
明陆时雍《唐诗镜》卷三三
上一篇:唐·徐铉《春分日》
下一篇:唐·贾至《别裴九弟》